開經濟大講堂 助商會大發展

(中國中部網劉素君報道)6月2日,武漢棗陽商會為了更好地服務會員企業的發展,在武昌雄楚九龍大酒店舉辦2018經濟大講堂活動,一百多家企業的代表參加,紛紛表示這堂課講得深入淺出,受益匪淺。

開經濟大講堂 助商會大發展

開經濟大講堂 助商會大發展

本次活動論壇的主題是“解析政策,助力發展”,緊密圍繞“國家對民營經濟投資的有關政策以及民營經濟申請國家有關補貼資金的條件、程序及相關要求”等內容展開交流與討論。

會上,省發改委投資處副處長魯良超作了《民營經濟發展正當時》的主旨演講。他詳細詮釋了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實施“一主兩副”重大戰略決策加快推進湖北跨越式發展的決定等系列重大政策,解讀了關於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意見、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魯良超指出,政府大力推廣運用湖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改革試點推行政務服務網上預約、網上支付、網上評價、自助終端辦理,實現企業群體辦事“只進一扇門,一次就辦好”,最大限度提高辦事效率。全面推廣建設工程領域“多測合一”,清理和規範涉企保證金,搭建政企溝通的制度化平臺。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作了《武漢城市圏新經濟的發展機遇》演講。他指出相比沿海發達城市,武漢新經濟發展存在不足,包括先進製造業產值佔比低,限上企業網絡零售額較小,重點稅源企業中涉及新經濟的戶數少等問題,建議探索新經濟與傳統產業相銜接的產業制度。

葉青運用“456789”五個數字,高度概括民營企業的作用和貢獻: 民營企業用近40%的資源,民營企業對國家的稅收貢獻超過50%,國內民營企業的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均超過60%,貢獻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城鎮就業超過80%,民營企業對新增就業貢獻率達到了90%。如今一批代表新經濟、新產業的項目正在湧現,產業規模逐漸擴大。

十堰商會、宜昌商會等十多家駐漢商會參加了活動,武漢地市級商會聯盟主任陳國雲說,此次經濟大講堂層次高,針對性強,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論壇,促使企業及時瞭解國家對民營經濟出臺的有關政策,合理的利用政策規避市場風險,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