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我們可能偶爾會聽到一些用戶抱怨蘋果的某些產品缺乏創新。可事實上,那些看似沒變的產品是有作出改進的,只是這種改進一般發生在“看得見”的地方,也有可能發生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們可能是“無關緊要”的設計。所謂“無關緊要”的設計,往往棲居於那些注意不到的細節,這種改進並非來自功能上的直接需求,乍一看可有可無,但仔細一比較會覺得這些改進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可能還會讓一些做設計的人感嘆“我怎麼沒想到”。本文主要就是為了介紹蘋果產品上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改進,轉自iD公社。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來自 Twitter 用戶 @surenix

Safari 瀏覽器的圖標

iOS 上 Safari 瀏覽器的圖標,左側為 iOS 10,右側是 iOS 11(從 iOS 11 beta 4 最先引入)。設計上的改變是,指針的角度約略轉動了一下,以及指針的長度約略往回縮了一點。

這個設計改動的原因在社交平臺上有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新浪微博用戶@闌夕曾指出:“在 iOS 11 Beta 4 的圖標設計中,Safari 的指針朝向發生了輕微的偏移,這是因為在現實中,地球的地磁北極也在持續發生變化,在過去的 150 年裡向北移動了超過 1000 公里。”

而這個說法最早可能出自 Twitter 用戶 @nAODI:“iOS 11 Beta 4 中 Safari 圖標也發生變化,指針有偏移。原因應該是現實中地磁北極繼續向北移動。”這樣的說法總是能被人們津津樂道,這些外部的參照以及軼事能夠為設計帶來故事和製造傳播,就像廣為流傳的蘋果 Logo 背後的故事一樣。對於設計師來說,相對於為設計增加豐富的外在含義而言,對設計內在內容的探討更有樂趣也更有意義。

回到正題。說 Safari 圖標上指針的變動是源自地磁北極的變動,顯然是沒有立足點的。iOS 10 上的磁針是 45°,而 iOS 11 上的磁針角度是 50°,如果這個角度變化代表地磁偏角的變化,那麼為什麼是變大而不是變小?通過維基百科以及 NOAA 網站可以看到,美國地區在近百年的地磁偏角是縮小的。

iOS 10 上的 Safari 圖標磁針是 45°,是為了視覺效果,因為通常情況均等優於不均等,而 iOS 11 上的 Safari 圖標磁針從 45° 調整到了 50° 也是出於視覺體驗上的改進。iOS 10 上的 Safari 圖標定型於 iOS 7,繼承自 iOS 6 及之前的 Safari 圖標中的羅盤,包括 5° 的單元角形成了刻度盤,刻度的長條短條間隔排列。iOS 7 上羅盤指針兩端超出了刻度與外圓相接,45° 時羅盤指針剛好覆蓋了刻度短條,被兩長條相夾,從大圖上看這樣的設計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從實際尺寸上看,指針的兩端的形態就顯得擁擠,並且干擾識別,指針幾乎要與相鄰的刻度長條相接了。

離奇的是, iOS 10 上的羅盤指針不是恰好在 45° 的位置上,有些許偏移(白色指針偏向了 6 點鐘方向)。可能是因為設計師手抖,iOS 9 上倒沒有這個瑕疵。經過調整後, iOS 11 上的 Safari 圖標雖然角度從均等的 45° 變成了 50°,但新圖標指針兩端明顯更加清晰和簡潔,指針與相鄰的刻度長條間也有了更大的空間。

USB 數據線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老設計(左)和新設計(右)

上圖兩種 USB 數據線都是來自於蘋果,只不過一條是老的設計,一條是新的設計。很多人會覺得老的設計應該是很久以前的了吧,實際 iPhone 3GS 隨機附送的數據線仍為上圖左邊的老設計(2009 年),新設計的數據線零售版在 iPhone 3GS 發佈後上市,而隨機附送的要到第二年的 iPad 上市才有。

兩個 USB 端口的設計,差別就在於手持塑膠殼體的尾端,一個為弧形一個為直線型,這就是上文所說的“無關緊要”的設計。只是設計語言上的差異,新設計比老設計更好更漂亮?似乎很難給出具有說服力的理由,但是人們會認為新設計更符合時代,很多這樣的評價其實是基於對新設計的習慣。然而我們從形態識別上來說,顯然後者更為容易使用,因為曲線的形態帶來了不少複雜度,新設計更加簡潔和乾淨利落,而且與另外一端的形態相配(當時另一端是30 針接口)。

iPad Case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Apple 在 2010 年 1 月發佈第一代 iPad 時也發佈了一些配件,其中就包括這個 Smart Case,它能用來保護 iPad 以及易於攜帶,還能將 iPad 支起,提供橫屏使用時兩個不同的角度,便於看視頻和打字。這個 Smart Case 並沒有覆蓋機身上的按鍵和插口位置,所以裝上這個保護套也不影響任何按鍵和連接功能。

如果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這個 Smart Case,會驚訝於蘋果怎麼會做出這樣的設計。這個 Smart Case 雖然提供了一些功能創新,能貼合 iPad 的使用模式(看視頻和打字),但看上去沒有什麼太高的技術含量,是一個非常功能化的產品,以直接又快速的方式來解決功能性的需求。比如,如何讓這個 Smart Case 的蓋子反折到背後來形成一個楔形的支撐角,蘋果就直接在背面做了一個外露卡口,卡住翻轉過來的蓋子,非常直截了當的設計。

有一點需要說明,2010 年 1 月時蘋果在售的最新手機還是 iPhone 3GS,保護套這個品類雖然開始興起,但是仍然處於較為原始的狀態。當時蘋果把保護套當作一個功能性附件來看待,與今天將這類產品視作時尚品一樣(不信你去看看蘋果現在在售的配件),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在第一代 iPhone 時期,蘋果也設計過保護套,申請了專利,專利號為 USD574819S1 和 USD582405S1,但最後沒量產和推向市場。

在推出了第一代的 iPad 以及 Smart Case 之後,僅僅過了一年,Apple 發佈了 iPad 2,以及極具創新性的 Smart Cover。按照通常的認知路徑,第一代的 Smart Cover 肯定會有一些小問題,那麼第二代應該會“有所”改進。而 Smart Cover 的出現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料,圍觀的設計師不再發出類似“我怎麼沒想到”這樣的感嘆,而是覺得自己可能再怎麼想也未必能想到類似的設計。因為這樣的設計除了靈感之外,還需要精力和專注的持續投入。這跟多年後看到 AirPods 的誕生一樣,覺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覺得這樣的設計已經足夠好了。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然而,Smart Cover 仍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在 2012 年 10 月,蘋果推出了第一代 iPad mini,有了新的形態設計(側面輪廓線),同時也將 Smart Cover 作了設計上的改進,就是將原先與 iPad 相連的外露金屬鉸鏈改成了隱藏的一體式設計。在 iPad mini 的 Smart Cover 上,磁鐵藏於長條槽形的塑膠內,然後一面是 PU 材質一面是超纖材質。新的設計能夠帶來更好的握持體驗,手感比裸露的金屬鉸鏈更加舒適。而在視覺體驗上有了更強的一體感,結構都被封閉在內,不像金屬鉸鏈看上去那麼工具化。

Apple Store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紐約第五大道的 Apple Store,通常會被認為是蘋果的符號和象徵。一說起 Apple Store,在人們腦海中的替代形象就是第五大道上那個玻璃方盒子。早些時候,Apple Store 的數量還不多的情況下,人們是通過各種媒介最先認識到這個玻璃方盒子。這個 Apple Store 在 2006 年開業,也成為紐約的一個建築地標。

在 2011 年 6 月,蘋果開始對這個玻璃方盒子進行整修,主要是重建地面部分。玻璃盒子有 5 個面,原先每個面有 18 塊玻璃,總共 90 塊,重建後每個面只有 3 塊玻璃,總共只是 15 塊,用巨條形玻璃替代原先的小塊玻璃。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從上圖可以看出,15 塊玻璃裡面還有一些細的長條形玻璃作結構支撐,視覺效果的改變就像視網膜屏幕一樣,在沒看到之前,或者還在看前一代的設計時,很難去預測改進後會是怎樣,甚至懷疑是否有改進的必要。而一旦看見之後,一切就變得十分明確了,就像這個 Apple Store 一樣,它的設計朝著純粹的方向邁進了一步,會讓人覺得這樣的設計改進完全是有必要的。

當時負責這個項目的建築公司是 BCJ,而 Steve Jobs 參與了設計,這裡可以參見改進後的 Apple Store 外觀專利 USD712067S1。改進後的 Apple Store 在 2011 年 11 月 4 日重新開放,而在一個月前,也就是 2011 年的 10 月 5 號,Steve Jobs 去世。

iMac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蘋果在 2004 年 8 月發佈 iMac G5,告別了 iMac G4 上服役兩年的檯燈式設計(Steve Jobs 曾在 iMac G4 的發佈會上說它那漂亮和優雅的設計將會持續十年)。iMac G5 上的設計更理性,而且設計原型持續到了 14 年後的今天,它就是一個彎折的支撐底座和一個懸掛的盒子。支撐底座是用 8 mm 厚的陽極氧化鋁板彎折而成,它可以支持電腦從 25° 到 -5° 進行角度調整,而懸掛的設計可以讓桌面變得非常乾淨整潔。蘋果官方當時介紹說:“當不使用電腦時,你的鍵盤和鼠標可以放在這個鋁合金的底座之上。”

到了 2007 年 8 月,iMac 機身的前殼專用衝壓鋁合金製作,而到 2009 年 10 月份整體機身都用鋁合金製作。但是在 2009 年 3 月份,蘋果對 2007 款的 iMac 作了一個小改款,淘汰了一個 FireWire 400 接口,增加了一個 USB 接口。另外一個改變就是這個支撐底座前端變薄,而這一處設計到 10 月份發佈新款 iMac 時,蘋果也對它作了介紹:“又一次戰勝雜亂,精緻處理漸薄的鋁合金底座幾乎在桌面上消失掉了。”

也許不是那麼顯著的改進,但它實實在在提升了視覺體驗,否則視覺容易被非常具有物質感和材質感的底座吸引。就好像面對一塊厚厚的鋁板,這種搶眼的視覺特性或多或少在離散我們對產品的注意力。

到了 2012 年底,蘋果發佈了側面更薄的 iMac,拋棄了光驅(對光驅的考慮,在幾代的 iMac 設計上佔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發現對 iMac 的這個底座支架又作了微小的調整,也是出於視覺體驗上的考慮。對比上圖可以看出,這個底座支架兩端都有漸消的變化,對彎折處的形態也作了改進,整體看上去更加流暢,不像前一版本在彎折處會有一些視覺上“淤積之感”。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MacBook

Steve Jobs 在 2007 年發佈 iPhone 時曾說:“每過一段時間就有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出來,改變了一切。”iPhone 的確如此,而這句話用來稱讚 2008 年蘋果推出的 Unibody 設計,也並不為過,雖然 Unibody 設計的改變不是那麼直接和明顯。Unibody 的設計理念最早體現在 2008 年 1 月發佈的 MacBook Air 身上,在同年 10 月的 MacBook Pro 發佈會上,Jony Ive 上臺全面地介紹了 Unibody。

在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這本書的引言中,Jony Ive 寫到過一句:“切出一個孔洞來作為把手而不是增添多個零件。”雖然在上下文中,這句話只是一個舉例說明,但這句話也是蘋果追求的簡潔設計的理念。我們套用著理念,來說明一下 MacBook Pro 的手指扣位設計。在 2008 年發佈的 Unibody 之前,MacBook Pro 上有一個獨立的鎖閂結構,方便用戶翻開平米,而在 Unibody 上就通過一個凹槽來形成手指的扣位。

蘋果對這個手指扣位的介紹是:“這個手指扣位面臨的設計挑戰,是既要表現出機器加工的清晰銳利感,同時也要讓操作舒適,蘋果的設計師為這個手指扣位設計了數百個原型,甚至用電子顯微鏡來檢驗,希望達到合適的效果。”這個手機扣位由兩條曲線和一個曲面構成,頂面的曲線高度低,為了不破壞形體同時也要保證扣位的空間。而正面的曲線相對高一些,保證手指放入的足夠空間。曲面則是兩個垂直方向上的面的融合,這個曲面對於機器加工來說也並不簡單。

到了 2016 年 6 月蘋果發佈帶有視網膜屏的 MacBook Pro 時,MacBook Pro 的設計作了一些更新。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更薄,厚度只有 1.8 cm(此前版本厚度為 2.41 cm),手指扣位的設計也作了調整。仍然是兩條曲線一個曲面,仍然是頂面的曲線低而正面的曲線高,但曲線的形態略微有點變動,與機身稜邊形成的夾角更大,這樣可以讓三線交接的尖點更鈍一些。最大的變化來自曲面,這個曲面在中間段是一個斜面,而兩側的曲面順勢形成,不像此前版本由兩個垂直相交的平面圓滑過渡。

為什麼作了這個改進?是因為內部空間不夠,不能向裡掏去更多的材料?並非如此,從拆解圖看空間是足夠的,主要是因為原先的加工工藝複雜?明顯這不會成為蘋果設計改進的主驅動力。

後來很多筆記本電腦的手指扣位都使用了這種形式的設計,比如微軟的 Surface Book 2,其手指扣位採用的是 45° 角切除,即頂面的曲線和正面的曲線是一致的,而到了兩端以較大的角度與機身稜邊相接,非常直接的設計。如果在商店裡比較 MacBook Pro 和 Surface Book 2 的手指扣位,就會發現 MacBook Pro 的設計在光影表現下更加微妙和豐富,而 Surface Book 2 的設計看上去比較生硬,沒有太多的光影變化。從使用體驗上來說,MacBook Pro 的屏幕很容易打開,而且大角度的斜面對手指有很好的引導效果,Surface Book 2 的手指扣位空間較小。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MacBook Pro 的手指口味在 2016 年又迎來了改進。主要是為了視覺效果,當機身變得更薄時,仍然採用原先的設計,對形態的破壞就更明顯,也更加突兀。原先的手指扣位通常不會被視覺理解成一個面,而是一個體塊特徵,形成的光影效果也比較複雜。兩端有類似球面一樣的面,高光和陰影很容易就一起出現,上圖下就是經過嫁接後的效果示例。

放在今天來看,這是一個更好的設計,但仍然不完美,仍會讓人覺得這個手指扣位是一種對整體性的破壞。

Lightning數據線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2012 年 9 月蘋果發佈了 iPhone 5,最大的改進是用上了 Lightning 接口,替代了原先寬大的 30-pin 接口。Lightning 接口更小更牢靠,可以正反插。iPhone 5 的包裝盒內配備了 USB 到 Lightning 的轉接線,消費者打開包裝盒,會驚訝於這種連接線纏繞得是如此規整,看上去就不像手工纏繞的。

雖然今天這種包裝方式已經較為常見了,但在 2012 年時看到就會讚歎蘋果對細節的關注。在這之前,從 USB 到 30-pin 的連接線,無論是 iPhone 還是 iPad 數據線也都有纏繞,但相比而言是比較雜亂的。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連接線的纏繞使用到了治具(上圖來自專利 US9073727),這個治具的關鍵在於如何在開始和結尾時對兩端連接頭進行固定。

現在蘋果將這種設計和連接線纏繞的規整性,應用到所有的產品之上,只不過固定數據線的材料從透明塑料變成了硬紙張。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iPhone 的包裝上還有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設計改進,就是包裝盒外層的保護膜。此前蘋果的產品包裝盒使用的都是熱縮膜,或者稱塑封膜。包裝的時候,在盒子外面套一層膜,處理一下邊角,經過電熱箱烘烤,膜收縮繃緊在盒子上,而盒子四周會出現幾條熔接線。熱縮膜的好處是成本低,收縮服帖便於後續的流通。但缺點也明顯,品質不高,尤其在熔接線處,有時也會因收緊力大導致盒子變形。

還有一個主要缺點就是用戶拆開困難,網上那些開箱視頻中,基本有兩種方法拆法:要麼用刀劃,要麼直接用指甲去摳。iPhone 7 採用全新設計的保護膜,使用的是包裹的方式,拆除變得很簡單,而且塑料膜厚度更大,轉角處有包裹的自然圓角,感覺比熱縮膜品質感更強。但包裹貼合度會差一些,無法完全避免折皺或氣泡。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散熱設計

在 2012 年更新的 MacBook Pro 上,蘋果對散熱結構作了很大的改進。在掌託兩側的底部加了設計很酷的長條進風口,隱蔽且不誇張。但細看斜向進風口,加上 Unibody 工藝帶來的厚度,讓人感覺 MacBook Pro 散熱性能很強。蘋果的確提升了散熱性能,隱藏在轉軸上的出風口和 Unibody 融為了一體,不像此前的 MacBook Pro,只是散熱件和轉軸連為一體。

2012 年的 MacBook Pro 還改進了內部風扇,將風扇的扇葉進行非對稱排列,可以降低風扇的噪音,因為非對陣排列帶來了變動的聲波頻率。而到了 2016 年的 15 寸 MacBook Pro 上,蘋果又對這個風扇作了設計改進,仍然維持原先的不對稱排列,但增加了扇葉,大小相間進行排列(分離式扇葉設計),來增強氣流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總結

在蘋果的產品中,這些“無關緊要”的設計改進還有很多,我們研究這些細節並不是為了直接借鑑,而是為了激勵自己,時不時問自己,是不是足夠好了?是不是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了?

蘋果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

2015年《紐約客》 對 Jony Ive 專訪,那篇題為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的報道中,提到了 Jony Ive 的辦公室牆上有兩幅海報,一幅是 Banksy 的黑猩猩臉的英國女王,另外一幅就是來自 Brian Buirge 和 Jason Bacher 的海報 Good Fxxking Design Advice,海報以“Believe in your fxxking self. Stay up all fxxking night.”開頭,以“Think about all the fxxking possibilities.”結尾,或許這也是很好的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