蘩鎖
戲曲界公認的是秦腔是中國梆子腔的鼻祖,而秦腔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五路,其中流行於陝西渭南地區的大荔縣和蒲城縣的東路秦腔同州梆子,入山西后形成了蒲劇、晉劇等劇種,從此可以看出秦腔是晉劇的母體,其表演技巧,板式結構,程式動作,劇本結構上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弄清楚了本源後,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秦腔和蒲劇有什麼不同。
首先,秦腔和蒲劇同時屬於地方劇種,因此上其所屬的形成土壤和地域文化差異有著很大的區別。
其次,在戲曲的主要元素語言上二者有很大的差別,秦腔以關中方言,尤其以涇陽,三原,高陵的方言為主,而蒲劇以山西晉南一帶的方言為主。
最後,作為梆子腔,雖然二者的板式結構上看雷同之處甚多,但實際上秦腔的板式變化更為複雜,這也說明了秦腔作為梆子腔鼻祖的重要性。
總之,祖國戲曲大家庭裡頭百花齊放,各有所長,藝術是相同的,希望各個劇種取長補短,相互學習,藝術長青。
秦腔鬚生
早期的山陝梆子本來就差不多,一個是黃河對面的同州梆子和黃河這面的蒲州梆子,他們本是同根生。
在民國蒲劇演員好多在西安演出,孫廣盛,董銀午,閻逢春,張慶奎,王秀蘭等在西安和秦腔的演員共同演出。梆子重量級人物郭寶臣也去西安參與秦改革。西安和河東在唐朝就一個文化圈,口音風俗相近。
如果是晉南人和和陝西人是不難分別秦腔與蒲劇,如果離的這兩個地方遠的人,對這兩個劇種確實不好分辨。如果你堅持聽上一個月這兩個句子,你肯定能分辨出他們,他們一個是在音樂上有所不同,在唱腔上也不是很相同。總的說來是你聽的少,聽得多了,你就能分辨出來。
晉韻風華
其實秦腔和蒲劇同屬梆子腔系列,要說區分還真的不是很容易。
秦腔的曲調忽高忽低,直來直去,蒼涼悲壯,酣暢淋漓。
蒲劇的曲調樸實奔放,甜美悠揚,唱腔厚實,韻味十足。
長期生活在陝西或山西,經常聽這兩個劇種的人,應該還是很好區分這兩個劇種的,但是外人猛然一聽,會覺得差不多,因為無論是腔調還是曲牌,大都聽起來差不多。
不過有一點,唱秦腔的人一般會被人稱為“吼秦腔”,基本上全靠大聲吼,而蒲劇的腔調也是比較高亢激昂,兩者聽起來都比較帶勁,但是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其實秦腔和蒲劇,原先都是一個劇種,算是一母同胞,而且兩個劇種在成熟之後,向外界流傳的時候,也曾經多次合班,組成山陝梆子,山陝梆子在傳到中原的時候,也幫助過很多劇種的發展,比如河北梆子、山東梆子、河南梆子、徐州梆子等。
區分秦腔和蒲劇,最好的方法就是注意兩個劇種的語言,秦腔是用陝西話演唱的,蒲劇則是用山西話演唱的,如果能夠對這兩個語言熟悉的話,還是很好區分秦腔與蒲劇的。
魏青衣
給你說個最明顯的區分方法:
秦腔是演員唱到到那兒,床隊就跟到那兒,唱歡了,樂隊也演奏歡了;
而蒲劇相對於秦腔,被稱作靜板戲,也叫亮板戲。演員唱的時侯,樂隊一般不動,保持安靜,在唱詞快唱完,開始拖音時,樂隊才續個尾,然後拉過門,過門拉完,又保持安靜,靜侯演員開口。
不知是否說明白了!
同朝皮影
就隔一條黃河,語言相通,風俗相近,秦腔粗獷,蒲劇委婉,有時候幾乎雷同。幾十年前醉漢夜歸,唱一路秦腔蒲劇,聽者盡知其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