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你們有弟弟了!」14歲女孩說完後爬上24樓窗外……

“反正你们有弟弟了!”14岁女孩说完后爬上24楼窗外……

8月1日中午12時許,杭州餘杭公安分局餘杭派出所接到報警:餘杭街道某小區24樓有小女孩爬到了窗戶外沿要跳樓!民警鄭希傳迅速趕往現場。

民警趕到現場時,女孩人已在小區居民樓24樓窗外,僅有20公分左右寬的地方,女孩較瘦,坐在外面兩隻腿在空中晃悠。這可是24樓,人往下一看,感覺腿都在打顫。

01

反正他們有弟弟了

我跳下去也不會傷心

女孩家人都在客廳裡,女孩情緒非常激動不許家人靠近,“一靠近便是要跳下去。”

鄭希傳仔細觀察了周邊地形情況,完全沒有強行救援的可能。他走到窗戶邊,問女孩能不能和警察叔叔說幾句話,女孩猶豫了下然後點點了頭,不過只讓鄭希傳一個人過去,其他人都退到了一旁。

“反正你们有弟弟了!”14岁女孩说完后爬上24楼窗外……

“你這樣家裡人都會很擔心的,快點進來吧!”鄭希傳如是說道。

“反正他們有弟弟了,我跳下去也不會傷心的。”剛剛鎮定下來的女孩頓時激動起來了。

02

聊人生、聊理想

女孩漸生悔意

鄭希傳開始和女孩聊了起來,從家長裡短、學校瑣事,聊到了人生理想、美好生活。一面平靜的和女孩說話,迴轉她的輕生念頭,一面內心十分焦急,擔心女孩坐的久了失足墜樓。

經過近十多分鐘的勸說,女孩有了些悔意,鄭希傳趁熱打鐵,邀請女孩進屋繼續談心。 女孩慢慢站起了身,配合著把手交給了鄭希傳,爬進了屋內。

“反正你们有弟弟了!”14岁女孩说完后爬上24楼窗外……

人總算是進來了,鄭希傳的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據瞭解,女孩今年14歲,家裡還有個5歲的弟弟,父親常在外地工作。她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夠好,感覺家裡人又更寵愛弟弟,跟自己溝通時簡單粗暴,對弟弟總是很耐心。

“反正你们有弟弟了!”14岁女孩说完后爬上24楼窗外……

這天因為一些小事,女孩又被媽媽罵了幾句,頓時有了輕生的念頭。

鄭希傳告訴小女孩,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輕視自己寶貴的生命,平常要和家裡人多溝通。家人督促學習也是為了她好,只有等自己有能力了,才有資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隨後,鄭希傳也和女孩的母親進行了溝通,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簡單粗暴,要多耐心教導,孩子大了,又正處在叛逆期,對兩個孩子也儘量不要有所偏頗,做到公平公正,小孩的心是脆弱的,需要家長的呵護,讓孩子健康安全成長。

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把孩子當成大人對待

十幾歲的少年是半大的孩子,這個時候他們不願意父母把自己當做孩子對待,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懂得自己思考。

父母不應該嘲笑孩子的想法,應該鄭重地認同孩子,並端正他們的思想,幫助孩子開闊視野。

適度關心孩子

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關心疼愛,叛逆期的孩子在情感上都是脆弱的,只是他們不願意表露出來。

這裡說要適度關心孩子,注意適度的問題,過度反而會引起反感。

引導孩子溝通交流

叛逆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滿腔心事,對於他們來說重要的事情,可能在父母眼中看來很幼稚,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不願意與父母交流這些事情。

這個時候,做父母的要引導孩子交流溝通,設身處地把孩子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感受他們的心情,讓他們知道你很重視他所煩惱的事,並沒有嘲笑或看不起。

幫孩子做事

其實父母在孩子從小到大不知幫孩子做了多少事了,比如說打掃他們的房間,清洗他們的衣服,給他們做飯等等。就是因為這些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孩子意識不到父母是“幫”自己做事。

這裡說的幫孩子做事,就是要讓孩子意識到,這件事你本可以不必做,你是幫他做的。

不要過分使喚孩子

孩子在房間看電視看得正起勁,父母在外面三番四次打斷孩子,只為讓孩子幫忙做一些類似於遞個東西的小事。

這樣孩子很容易厭煩父母,使喚孩子可以,為了不讓孩子厭煩,可以商量好在孩子娛樂的時候不打斷他,但是孩子必須抽出時間給父母幫忙。

不要囉嗦

叛逆期的孩子,最反感的一點就是父母的囉嗦。過於囉嗦的父母就像是進入了更年期一樣,當叛逆期槓上更年期,結果可想而知~

天下父母心,忍忍吧,不要太囉嗦。

給孩子空間和自由

孩子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別管束得太嚴了,父母害怕孩子變壞,因此嚴加管束,但叛逆期的孩子往往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小心適得其反。

對孩子的態度不要前後矛盾

父親和母親對待孩子的態度要一致,不要一方嚴教,一方寵溺,這樣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另外,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不要前後矛盾,前幾個星期明明說不給孩子壓力,過了一段時間又嚴厲盤問孩子成績,像這樣大人在孩子心中就無信任可言。

讓孩子看見父母的艱辛

最明智的教人成長之法,就是讓孩子懂得生活的艱辛。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面前,都不願意讓他們看到父母的艱辛,其實對待叛逆期的孩子,就是要讓他們懂得父母的艱辛,這樣他們才會心疼,從而開始懂事成長。

溝通才是人和人之間相處的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