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始,農村4類人將成爲「失地農民」, 農村一點要注意了

今年以來,在農村被談論較多的話題,農村土地改革榜上有名。特別是前段時間出臺的關於農村土地的新政策,比如將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部分試點地區土地可以進行抵押貸款;土地可以入股、集體土地入市試點嘗試;明年土地確權即將完成等,這都是農民關注和熱議的,而且農村土地“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導致不少沒有分地土地的農民,更是期盼下次土地重新分配。

2018年開始,農村4類人將成為“失地農民”, 農村一點要注意了

對於已經有土地的農民,也不能大意了。從明年開始,特別是土地確權一旦完成,將加強對農村土地的管理,不要因為一時選擇失誤或者不在乎,最後導致自己淪為“失地農民”,如此以來就得不償失了。其中,有4種情況要謹慎、三思而行。

2018年開始,農村4類人將成為“失地農民”, 農村一點要注意了

1、打算永久退出農村土地

農村土地改革的一項政策,即是農村土地可以自願有償退出。這項政策主要考慮到:想落戶城市或者其他原因不再依靠土地、國家合理分配土地以及避免土地資源浪費等原因。自願有償退出土地的農民,將獲得一筆可觀的補償,但也意味著從此將失去土地,成為無地農民。

2018年開始,農村4類人將成為“失地農民”, 農村一點要注意了

2、非法買賣土地

對於農村土地的權屬,相信很多人也都瞭解。農村土地作為集體財產,集體具有所有權,農民具有使用權,不具有處理權。而且國家嚴禁農村土地私自、非法買賣,一旦被發現罰款事小,土地被收回,就損失大了。

2018年開始,農村4類人將成為“失地農民”, 農村一點要注意了

3、由於種種原因土地不能確權

土地確權眼看就最後一年時間,大多數合法擁有土地的農戶,早晚都會確權。而對於那些非法、不合規定獲得的土地,將面臨無法確權,並且面臨處罰或者土地被收回的風險。

4、土地閒置、拋荒超過3年的

農村改革目的之一也在於避免土地資源浪費,釋放土地價值。對於擁有土地,卻長期閒置和拋荒,超過3年土地將被收回。

2018年開始,農村4類人將成為“失地農民”, 農村一點要注意了

以上4種情況,如果農民不想失去土地,就不要再出現了。對於進城落戶的農民來說,雖然不再依靠土地,讓其閒置和拋荒,倒不如將土地出租流轉或者入股,定期獲得分紅來的划算。特別是2018年將是土地確權的最後年頭,今後土地價值提升,而且也更難申請了,所以農民要好好打理自家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