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8年10次出手,LV旗下基金能否投出下一個LV?

私募基金L Catterton Asia(2016年1月,由L Capital Asia更名而來)一直以來在消費品投資領域都享有盛名,其LP名單中有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但眼下,這家基金恐怕要在中國市場渡過一段低迷時期了。

L Catterton Asia有明確的退出週期,一般為3-5年。尷尬的是,它在中國的投資,目前還沒有一筆是通過IPO成功退出的。進入2018年,監管從嚴,A股上半年成功IPO的企業數量僅為2017年同期的四分之一,企業成功登陸A股變得比以往更為艱難。L Catterton Asia的投資企業欣賀股份在2018年1月時IPO被否。2018年7月30日,壞消息再次傳來。其投資企業丸美(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IPO進程也暫停了。

從2014年6月首次報送IPO材料算起,這是丸美第四次在A股IPO路上折戟了。L Catterton Asia在2013年5月以3億元買下了丸美10%的股權。作為它在中國境內投資的首家化妝品公司,丸美曾被寄予率先IPO的厚望。但證監會2018年7月30日發佈的公告稱,鑑於丸美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此前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丸美的股權結構相當簡單。招股書顯示,發行前持有丸美股份的股東共有3名:孫懷慶是控股股東,持股比為81%,佔絕對優勢;L Catterton Asia(L Capital Asia)佔股10%,為第二大股東;孫懷慶的妻子王曉蒲持股9%。

在華8年10次出手,LV旗下基金能否投出下一個LV?

有趣的是,丸美歷次提交的招股書表明,從一開始,L Catterton Asia就打定了主意,不會長期持有丸美的股份。如果丸美IPO成功,L Catterton Asia在12個月的鎖定期屆滿後的24個月內,就將減持60%-100%的公司股份。

“它就是手裡握著一把錢,唯一的任務就是賺回來更大一把錢”,業內人士對投中網表示,L Catterton Asia獨立運作,LVMH在這家基金的投資比例僅佔10%,所以基金的投資行為和LVMH集團在消費品方面的大戰略沒有什麼關係。基金“沒有打算按照LV的標準去塑造自己的投資項目”,投資項目也不會和LVMH集團有什麼實在的交易。

在丸美的案子上,L Catterton Asia還曾與孫懷慶、王曉蒲簽訂對賭協議。在基金成為丸美工商登記在冊股東之日起的60個月內,丸美還不能夠完成合格上市的話,孫懷慶、王曉蒲必須要回購基金持有的全部股份。這也印證了L Catterton Asia以回報率為導向的投資模式。

5年過去了,這項對賭協議雖然已在2017年12月1日中止,但時間仍然來到了L Catterton Asia的期待退出時限。

上市魔咒

丸美算得上是本土化妝品市場的一支生力軍。它起步於二、三線城市,以眼霜品牌“丸美”起家,隨後進軍護膚和彩妝領域,發展出子品牌“春記”和“戀火”。

L Catterton Asia的入股,一度被視為是丸美命運的分水嶺。孫懷慶此前拒絕過包括九鼎投資、高盛(香港)、今日資本等機構伸來的橄欖枝。丸美原本期待能夠在這個外資新股東的助力下,成為“高級品牌”。2013年的相關報道顯示,L Catterton Asia和丸美的合作將從產品研發、外觀設計、廣告公關、市場營銷、零售管理、團隊訓練、營銷全球、投資併購等八大領域展開。

得到投資之後,丸美在業績方面的表示確實不錯。據其披露數據,丸美近四年來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非常穩定。2014年度至2017年度,丸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76億元、11.91億元、12.08億元和13.52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2.71億元、2.81億元、2.3億元和3.06億元。2017年,丸美的淨利潤高達近22%。

招股書披露,2014年至2016年間,丸美還進行了四次股利分配,其中三次直接派發現金,合計金額4.1億元。

但丸美的上市之路一直不太順利。2014年6月,丸美首次報送了IPO材料,並在排隊兩年後,於2016年6月重新向證監會提交了招股書。但其上市計劃被髮審委否決,理由為經銷商模式、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問題。2017年6月,不甘心的丸美第三次申報IPO材料,並將發展方向調整為彩妝,但因為招股書隱瞞食藥監局通報的產品質量問題而失敗。直到2018年7月30日,其在3月16日第四次向證監會遞交的招股書也被告知不過審。

屢戰屢敗間,丸美的擬募集金額已縮減過半。2016年丸美IPO被否時,招股書顯示的募資金額是14.04億元。而在2018年的招股書中,丸美的募集的金額已縮減到5.84億元。

私募基金“暫停時”

L Catterton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一直低調而神秘。

這家基金於2016年1月由LVMH宣佈旗下的私募基金L Capital Asia和美國私募投資公司Catterton合併而成。L Catterton的管理總資產約為140億美元,其中LVMH集團和LV創始人阿諾特合計持股40%。而基金在亞洲地區的投資,則由L Catterton Asia進行。

在中國市場,L Catterton Asia最新的一筆投資是寺庫。2018年7月9日,L Catterton Asia宣佈和京東共同戰略投資1.75億美元給寺庫。

關於這筆交易,市場中已有不少從業務、品牌合作方面進行的解讀。但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寺庫官網公佈的英文版新聞稿裡,這筆1.75億美元的投資,被定位為一筆為期三年的可轉債。如果寺庫股價上漲,L Catterton Asia可將可轉債轉換為A類普通股,獲得出售股票的收入或獲得股息收入。如果寺庫股價下跌,L Catterton Asia也可在可轉債至期日獲得穩定的本金與票面利息收益,或者執行回售權回售給發行公司,領取利息補償金作為保底收益。

這類可轉債投資幾乎是穩賺不賠的。這與市場對L Catterton Asia最為在意投資回報率的認知一致。

中國市場近年來的消費升級,讓L Catterton Asia嗅到了不少賺錢的機會,其在大中華地區投資的企業,在其亞洲地區投資組合中近乎佔據半壁江山。在L Catterton Asia首期(截至2010年12月31日完成募集)6.35億美元基金所投入的10個項目中,有4個項目來自中國。而在其2013年所募集的9.5億美元資金中,預計將有45%-50%的資金流入中國市場。

在華8年10次出手,LV旗下基金能否投出下一個LV?

縱觀L Catterton Asia在大中華區投資的10家企業,可以發現這些企業有一共性:業務發軔於二、三線城市,之後才逐漸向北上廣深延伸。L Catterton Asia對丸美的投資也是基於相同邏輯。“他們看重二線以下城市裡有影響力的中國本土品牌。”業內人士稱,這家基金認為,低線城市的國際品牌滲透率低,可供本土品牌發揮的空間很大。

但讓L Catterton Asia失望的是,截至目前,這些項目中只有英皇鐘錶珠寶(00887.HK)實現了退出。根據WIND數據,2010年8月,L Catterton Asia入資英皇鐘錶珠寶時,其股價約在0.5港元/股左右。2011年6月,基金開始出售其股份時,英皇的股價高達1.2港元/股。雖此後無官方記錄可以查證,但媒體報道顯示,L Catterton Asia在2013年前後已徹底抽身離去。

另外兩家港股上市公司雅士維(01993.HK)和奧立仕(00860.HK,2015年1月由明豐珠寶改名)的表現就沒有那麼好了,L Catterton Asia仍被牢牢套住。

同時期,L Catterton Asia還投資了兩家非上市公司:欣賀股份和赫基集團。這兩家公司做的都是基於中國內地市場的服裝買賣。目前,L Catterton Asia入資這幾家公司都已陸續到達退出時限。前文提到,欣賀股份在2018年1月時IPO被否,事實上,早在2014年,欣賀股份就曾遞交過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2017年年底,赫基集團申請在A股IPO,並於2018年7月13日更新了招股書申報稿。此外,L Catterton Asia2016年所投公司GXG也在2018年3月傳出將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消息。但上述IPO進程,均還沒有實際的進展。

L Catterton Asia看中處於明顯消費上升通道中的中國市場,不斷將本土品牌納入自己的投資標的。但它將依靠哪家企業殺出IPO退出之路,尚屬未知。2018年市場流動性吃緊,沒有人敢做出太過樂觀的斷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