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2018年菲爾茲獎得主:左上為Caucher Birkar,右上為Alessio Figalli,左下為Peter Scholze,右下為Akshay Venkatesh。

撰文 | 楊梟 李林 趙亞傑

● ● ●

獎牌丟了!

8月1日上午,巴西,里約熱內盧。

Caucher Birkar教授早上獲得菲爾茲獎,半小時後發現,自己的公文包不見了——包裡有手機、錢包和菲爾茲獎獎牌。保安後找到了Birkar教授的公文包,但是14K的金牌已經不知所蹤(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夏志宏曾講述他和同事的遭遇:“巴西曆險記”https://mp.weixin.qq.com/s/aUb49P8SJK2RC3sHvN0htA)。

國際數學家大會委員會對此表示“深深的遺憾”。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Caucher Birkar

對於Caucher Birkar來說,菲爾茲獎可以說意味良多。

“庫爾德斯坦是一個不太可能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地方。我希望這個獲獎消息會讓這4000萬人的臉上露出笑容。”獲得菲爾茲獎時,40歲的數學家Caucher Birkar表示。

Caucher Birkar現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但他來自伊朗。1978年,Birkar出生在伊朗西部庫爾德地區的農村,那裡與伊拉克接壤。因為庫爾德人在伊朗常常面臨政治打壓,在本科最後一年,他逃離伊朗前往英國。

在劍橋大學的辦公室裡,Birkar展示了兩張照片,一張是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Alexander Grothendieck),這位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在1966年獲得菲爾茲獎,作為現代代數幾何的奠基者卻因為政治避難不得不逃離納粹德國,就像Birkar一樣。

Birkar是雙有理幾何的主要貢獻者。他證明了Fano簇的有限性,以及對極小模型綱領有所貢獻,這也是他獲得菲爾茲獎的原因。

菲爾茲獎牌丟失的消息傳出後,多家媒體表示對里約熱內盧的治安表示擔憂。

Peter Scholze:罕見的數學天才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Peter Scholze

與Birkar一起獲獎的還有波恩大學教授Peter Scholze(31歲)、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Alessio Figalli(34歲)和斯坦福大學教授Akshay Venkatesh(37歲)。

在7月31日推送的文章中(https://mp.weixin.qq.com/s/YFmZpLnDuBriUAdykPq2VQ),《知識分子》曾預測德國數學家Peter Scholze很有可能獲得今年的菲爾茲獎。

這次,菲爾茲獎沒有讓Scholze繼續等待(關於Peter Scholze的更多文章,詳見

“自古英雄出少年,這位新晉菲爾茲獎得主也不例外”https://mp.weixin.qq.com/s/HR1kILsa_VqbwNuIHSodmg)。

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劉若川評論,Peter Scholze是當前算術幾何方向無可爭議的第一人,是多年來罕見的數學天才,擁有極為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技術能力。

“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他獲獎的工作,是建立了所謂的p進類完美空間理論,並利用這一理論對數學中著名的朗蘭茲綱領做出了重大突破。”劉若川說。

有趣的是,Scholze之前拒絕了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新視野獎是俄羅斯富豪尤里·米爾納設立的一個獎項,獎勵有潛力的年輕科研人員,每年評選一次,單項獎金為10萬美元(約68萬人民幣)。菲爾茲獎的獎金只有1.5萬加元(約8萬人民幣)。不過,菲爾茲獎歷史更為悠久,它成立於1936年,被視為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四年才頒發一次。

Scholze還曾連續四年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其中三次獲得金牌,一次獲得銀牌。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Akshay Venkatesh:生於印度,澳大利亞長大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Akshay Venkatesh

同樣參加過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獲獎者還有Akshay Venkatesh。他是第一位出生於印度的菲爾茲獎得主。

Venkatesh1981年11月21日出生在印度新德里,在澳大利亞長大並接受教育。1993年,11歲的Venkatesh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並獲得一枚銅牌。一年後,他又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獲得銅牌。13歲時,Venkatesh進入西澳大利亞學習數學和物理,16歲獲得本科學位,而且是一等榮譽畢業。2002年, Venkatesh在普林斯頓大學獲數學博士學位。

Venkatesh研究的領域主要是計數、自守形式的等分佈問題以及數論,特別是表示論、局部對稱空間以及遍歷理論。他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從1994年到2018年,半數以上的菲爾茲獎得主有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背景。製圖:《知識分子》

Alessio Figalli:希望和妻子生活在一個城市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Alessio Figalli

Alessio Figalli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他沒有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但因在高中接受相關的訓練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在此之前,他只關心踢足球。

2007年在法國高等師範學校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導師是菲爾茲獎得主Cédric Villani (2010年得獎)。他目前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他的主要研究興趣為變分法、最優運輸理論及其與Monge–Ampère 方程的聯繫。

Figalli的妻子也是數學家,任教於英國杜倫大學。因為不在一個城市,他們嘗試每10天見一次面,非常不容易。Figalli說,自己知道未來30-40年應該做什麼,但是現在最想解決的問題是和自己的妻子生活在一個城市。

關於歷屆菲爾茲獎的其他趣聞: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丘成桐

丘成桐是唯一一位出生於中國大陸的菲爾茲獎得主。1949年,丘成桐出生於廣東汕頭,當年隨父母移居香港,在香港接受本科教育,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

1982年,丘成桐因證明卡拉比猜想獲得菲爾茲獎。他現為哈佛大學數學與物理學教授。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Maryam Mirzakhani

Birkar不是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伊朗人。

四年前,生於伊朗德黑蘭的女性數學家瑪麗安·米爾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因在曲面對稱性研究的貢獻獲得了菲爾茲獎,成為了獲得該獎的首位伊朗人和首位女性。去年,這位傑出的數學家因為乳腺癌去世,年僅40歲。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Jean-Pierre Serre

法國數學家讓-皮埃爾·塞爾(Jean-Pierre Serre) 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1954年,他獲獎時只有27歲。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Andrew Wiles

1996年,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Andrew Wiles)因證明費馬大定理獲得唯一的國際數學聯合會銀質獎章,時年45歲。這枚獎章被認為等同於菲爾茲獎。

法國數學家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因抗議蘇聯對東歐的入侵,抵制1966年在莫斯科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來。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創始人和院長里昂·瓦爾拉斯(Léon Motchane) 代他出席並領取了菲爾茲獎。

1970年和1978年,前蘇聯數學家Sergei Novikov和Grigory Margulis由於前蘇聯政府的限制,分別無法出席在法國尼斯和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領取菲爾茲獎。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Edward Witten

1990年,美國理論物理學獎愛德華·威滕(Edward Witten)成為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物理學家。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Grigori Perelman

2006年,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俄羅斯數學家格里高利·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拒絕接受菲爾茲獎也沒有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

2014年,阿圖爾·阿維拉(Artur Avila)成為第一位南美菲爾茲獎得主,曼朱·巴爾加瓦(Manjul Bhargava )則是第一位印度裔菲爾茲獎得主。

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菲爾茲獎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