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因爲他的幾句話,幾萬人無端被殺,可是卻沒有人責備他

有人說,人最危險的一個部件就是他自己的嘴,有時候,說錯了幾句話就可能害死自己,嚴重的還會牽連別人。春秋時期,孔大聖人便說過:“君子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瞭解的事情千萬不要說。”然而,這個道理雖然很簡單,卻很少有人做到。

三國時期,有一位名將,他功勳卓著,連諸葛亮經營了幾十年的蜀漢都是他打下來的,可是,就是因為他的那張臭嘴,蜀國差點得而復失——而他本人更加悲慘,雖然建立了不世之功,卻和自己的兒子一起,走上了刑場。

三國裡因為他的幾句話,幾萬人無端被殺,可是卻沒有人責備他

這位將軍就是大名鼎鼎的鄧艾。當時,他剛剛接受了劉禪的投降,得意洋洋。為了安撫蜀地的百姓,他和善地對待投降的蜀國官員,對於個別識相的人,他還讓他們擔任魏國的官職,出人意料的是,連蜀漢的天子劉禪也得到了一官半職,而這些任命都沒有得到曹魏政權的同意,完全屬於鄧艾的先斬後奏。

這些決定本不是由軍中的統帥可以做出的,鄧艾倘若還讀過一些史書的話,就應該明白避嫌的道理。事後,鄧艾還沾沾自喜,對著接受恩惠的蜀國人說:“你們都肯定很慶幸吧!其實我也覺得你們遇到我這樣仁慈的將軍是你們的福分了,要是其他人,你們恐怕連命都沒了呢!”

三國裡因為他的幾句話,幾萬人無端被殺,可是卻沒有人責備他

對於這話,蜀國人自然是連聲附和,順帶歌頌鄧大將軍的大恩大德。可是,有些人聽了就不太舒服了,比如鄧艾的兩個同事,鍾會和衛瓘,他們本就嫉妒鄧艾的莫大功勞,現在聽到了他這種趾高氣揚的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於是兩人合謀誣陷鄧艾要割據西川,擁兵自立。

三國裡因為他的幾句話,幾萬人無端被殺,可是卻沒有人責備他

曹魏朝廷的人原本還是很信任鄧艾的,但是後來聽說鄧艾在蜀國自行任命官員,口出狂言,便產生了懷疑,況且舉報他的還是他的兩個同僚,於是乎,朝廷命令鍾會他們把鄧艾關押起來。

之後的情節便是十分狗血了,鍾會和衛瓘兩人似乎是對於功勞的分配產生了矛盾,兩人帶著自己手下的了士兵便打了起來,當時魏軍加上投降的蜀軍總計有二十多萬人,全部參加了戰鬥。事後,衛瓘打敗了鍾會,但是雙方卻是死傷了數萬人。

三國裡因為他的幾句話,幾萬人無端被殺,可是卻沒有人責備他

如果鄧艾能夠管住自己的嘴的話,就不至於太過得罪衛瓘等人,如果沒有得罪衛瓘這些人,他就不會被關起來,如果沒有關起來,魏軍就不至於會產生內亂,就不會死了幾萬人。不過,儘管他犯了怎麼大的錯,人們還是十分惋惜他立下了莫大的功勞,卻還是被朝廷疑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