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一、場地建設

每個一期土建施工合同段原則上只設置一座集中拌和站;每個二期路面施工合同段原則上只設置二個基層拌和站,一個面層拌和站。對個別段落確因條件限制(如長隧道、跨大江大河、運輸便道等)無法滿足要求的,由施工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報監理工程師初步審批,經建設單位審批後,方可增設拌和站。

拌和站建設,應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符合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要求,遵循“因地制宜,節約土地,保護環境,安全可靠,規範有序,功能完備,佈設合理,方便生活,滿足生產”的原則。

每個一期土建施工合同段所有用於橋樑、隧道(不含初支噴射混凝土)、通道涵洞、路基防護排水(不含錨噴防護混凝土)的混凝土必須由集中拌和站統一供應,嚴禁在施工現場使用小型拌和設備生產混凝土。

1、選址基本要求

選擇交通、水電便利的位置,儘量避開居民集中地帶。

嚴禁設置在泥石流、滑坡體、洪水位下等危險區域,避開取土、棄土場、坍方、落石、危巖等地段。

避開高壓線路及高大樹木。與通信、天然氣等地下管線保持一定距離。

必須離集中爆破區500m以外。

2、硬件設施要求

總體要求

(1) 拌和站建設應綜合考慮施工生產情況,合理劃分生活區、拌和作業區、材料存放區及機械設備停放區等,必須嚴格分開,各功能區面積滿足規定要求,區內場地及主要通路應做硬化處理,排水設施完善。

(2) 拌和站計量系統應按部頒《瀝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攪拌設備計量系統》(JJG(交通)071-2006)計量檢定規程進行標定。

(3) 生活區內設施參照 “施工駐地建設”相關規定執行。

(4) 拌和站內設置車輛停放區,停車位畫白線。

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砼拌和站建設

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車輛停放

(5) 拌和站內合理配備消防設施,並按照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頒佈的有關文件規定辦理。

(6) 拌和站必須設置汙水處理設施,儘量減少對附近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具體要求

1)面積

(1)每座水泥砼拌和站場地佔地面積一般不少於10000㎡。

(2)每座基層拌和站的佔地面積(含備料場)不少於15000㎡。

(3)每座面層拌和站的佔地面積(含備料場)不少於40000㎡。

2)場地處理

(1) 拌和站的所有場地必須進行砼硬化處理,硬化厚度必須是不小於15cm厚的碎石或砂礫墊層,不小於10cm厚的C15砼面層,拌和站的一般行車道路硬化必須是不小於15cm厚的碎石或砂礫墊層,不小於10cm厚的C20砼面層;大型作業區(如路面瀝青拌和站)、重車行車道路硬化,必須使用不小於15cm厚的碎石或砂礫墊層,不小於20cm厚的C20砼面層。其中水穩場拌拌和機、水泥罐、集料斗基礎及瀝青拌和樓主樓、瀝青罐、礦粉罐、集料斗基礎等部位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場地混凝土澆築後要及時分塊切割伸縮縫。

(2) 場地硬化要嚴格標高控制,一般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則進行,場地面層排水坡度不應小於1.5%,場地四周應設置排水溝,拌和機下宜設置暗溝連接到排水溝。拌和站內必須設置沉澱池和汙水過濾池,嚴禁將站內生產廢水未作處理直接排放。

(3) 在進入拌和站大門口處設置車輛沖洗區域,對進場車輛進行沖洗,防止攜帶泥土進入拌和站場地內。

3)大門

集中拌和站設進出拌和站大門一處,大門寬度不小於6米。有條件的可以將進、出站大門分開設置。拌和站大門右側門柱上統一懸掛不鏽鋼標牌,統一命名“××項目××拌和站”。

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拌和站大門

4)圍牆

集中拌和站場地必須用圍牆進行封閉,圍牆高度不小於200cm,宜採用磚砌後水泥砂漿抹面。

5)儲料倉

(1) 凡用於工程的砂石料應按配料要求,不同粒徑、不同品種分倉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並設置明顯標識,分料倉應採宜用“37”磚牆砌築,水泥砂漿抹面,圍牆高度不小於200cm。水泥砼、瀝青砼拌和站每種規格集料必須設置一個已檢倉和一個待檢倉,儲料倉內地面設不小於4%的坡度,並設置排水溝,嚴禁積水。儲料倉倉口必須設置一道截水溝。

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儲料倉

(2) 儲料倉的容量應滿足最大單批次連續施工的需要,水泥砼拌和站單個料倉的容量不小於500m3 ,水穩拌和站單個料倉的容量不小於16000 m3 ,瀝青砼拌和站單個料倉的容量不小於3000m3 。

(3) 水泥砼、面層儲料倉必須搭設頂棚,禁止太陽直接照曬或雨淋。宜採用輕型鋼結構頂棚,鋼結構頂棚起拱線高度不小於7m,滿足受力、防風、防雨、防雪等要求。基層儲料倉應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石料雨淋,宜採用彩條布進行覆蓋。

5)拌和機、樓

拌和樓應用彩鋼板設置封閉式防曬防雨設施。

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混凝土拌和機

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6)庫房

庫房包括外加劑庫房、機械配件庫房等。

庫房原則上採用磚砌房屋,庫房內外部採用水泥砂漿粉刷,地面採用C15混凝土進行硬化,然後利用方木或磚砌上鋪設木板或竹膠板,使物品儲存離地不小於30cm同時應離四周牆體不小於30cm。

外加劑應採用專用的容器存儲,不同批次、不同品種、不同生產日期的外加劑應分開存放,並根據不同的檢驗狀態和結果採用統一的材料標識牌進行標識。

二、機械及設備要求

1、水泥砼拌和站

一座水泥砼集中拌和站必須配置2臺拌和機,每機至少配備3個水泥罐、4個集料斗、5臺混凝土罐車,每座拌和站至少設置4×2個儲料倉。

拌和機型號(拌和能力)要根據合同段工期、混凝土總量進行計算,必須採用強制間歇式拌和機,單機額定拌和能力不小於90m3 /h。拌和站主機必須封閉,宜採用彩鋼板進行封閉。配料倉之間應設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小於100cm,防止串料,配料倉上應設置頂棚,禁止太陽直接照曬或雨淋。

水泥罐必須由專業廠家定做,單個水泥罐的容量不小於80t。

上料用裝載機配備不少於2臺,裝載機鬥寬應與配料倉的寬度匹配。

混凝土罐車的容量不小於6m3 ,必須保證在施工高峰期混凝土供應不間斷。

應採用稱重式計量系統。

至少配備一套滿足拌和站運行的備用電源,發電機應儘量遠離生活區。

2、水穩拌和站

一座水穩拌和站配置1臺拌和機,至少配備3個水泥罐、4個集料斗、每座拌和站至少設置3個儲料倉。

水穩拌和站採用強制式集中廠拌設備,應採用自動控制、電子計量系統,所有電子計量系統需進行標定,單臺額定拌合能力不低於500t/h,水泥計量採用螺旋電子秤,水計量採用流量計,實現計算機自動控制。配料倉之間應設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小於100cm,防止串料,配料倉上應設置頂棚,禁止太陽直接照曬或雨淋。

水泥罐必須由專業廠家定做,單個水泥罐的容量不小於80t。

上料用裝載機配備不少於3臺,裝載機鬥寬應與配料倉的寬度匹配。

水穩料運輸車的裝載能力大於25t。

至少配備一套滿足拌和站運行的備用電源,發電機應儘量遠離生活區。

3、瀝青砼拌和站

一座瀝青砼拌和站配置1臺拌和機,額定拌和能力不低於320t/h,每機至少配備3個瀝青罐、2個礦粉罐、5個集料斗、5個熱料倉,每座拌和站至少設置7×2個儲料倉。

瀝青砼拌和站應採用計算機全自動控制間歇、強制式攪拌設備,乾燥筒具有全自動溫控系統,燃燒器為全自動比例控制,烘乾筒出料口設置紅外或熱電偶溫度傳感器;應採用二級除塵,第一級採用除大顆粒粉塵的旋風式或沉降慣性式除塵器,第二級採用除小顆粒粉塵的布袋式除塵器,配備溼排式廢粉處理設備,以防止二次汙染。配料倉之間應設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小於100cm,防止串料,配料倉上應設置頂棚,禁止太陽直接照曬或雨淋。

瀝青罐、礦粉罐必須由專業廠家定做,單個瀝青罐容量不小於100t,礦粉罐容量不小於60t。

上料用裝載機配備不少於4臺,裝載機鬥寬應與配料倉的寬度匹配。

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裝載能力大於25t。

應採用稱重式計量系統。

至少配備一套滿足拌和站運行的備用電源,發電機應儘量遠離生活區。

三、文明施工及管理

1、標識標牌及圖表

拌和站標識標牌

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拌和站標識標牌

大臨建設篇-拌和站建設標準化意見

(1) 在拌和站內醒目位置懸掛八牌一圖,一字排開,尺寸為2500mm×2000mm,主要內容如下:

①工程概況牌:主要是對項目簡介、主要生產任務進行公示;

②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對項目組織機構和工點相關負責人員進行公示;

③質量保證牌:結合工點施工內容,質量管理措施等;

④安全生產牌:安全管理制度或措施等;

⑤消防保衛牌:消防、保衛管理制度或措施等;

⑥文明施工牌:結合工點施工內容,文明施工制度或措施等;

⑦風險告知牌:告知施工場所和所從事工種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預控措施等;

⑧安全警示牌:集中告知工點設置的安全警告、禁止、指令標牌圖片、定義等;

⑨施工現場佈置圖:對施工現場的佈置採用圖示方式表達,註明位置、面積、功能。

(2) 在拌和站內適當位置設置裝載機、拌和機、混凝土攪拌車、混凝土輸送泵(車)、臨時用電等安全操作規程,尺寸為900mm×600mm。操作規程的設置位置要註明。

(3) 拌和機操作室外醒目位置應懸掛混凝土配合比標識牌,標識牌尺寸900mm×600mm。標識牌應包括以下內容:混凝土設計與施工配合比(含外加劑)、各種材料的每盤使用量等。

(4) 水泥罐、儲料倉、庫房等處均要設置原材料標識牌,尺寸為400mm×300mm。標識牌應包括以下內容:材料名稱、產地、規格型號、生產日期、生產批號、進場日期、檢驗狀態、檢驗單編號、進場數量、使用單位等。

(5) 各個配料斗上均要設置標識牌,尺寸為400mm×300mm。標識牌應包括以下內容:配料斗名稱、規格型號。

(6) 施工單位還應根據拌和站場地內實際需要設置其他標識牌。

①拌和站沉澱池採用安全防護網進行圍閉,高度不小於120cm,懸掛“沉澱池危險,請勿靠近”等安全警告標識。

②拌合站配電箱(櫃)設置“高壓危險”等警告標識和“責任人”。維修作業時,設置“禁止合閘,正在維修”標識牌。

③料斗下方、輸料皮帶下方設置“禁止停留”、“當心落物”等禁止、警告標識。

④拌和機操作室及磅房懸掛“機房重地,閒人免進”標誌。

⑤拌和站出入口處設置“施工重地,閒人免進”標牌。

消防設施

拌和站內各功能區必須在明顯位置設有防火設施。每個功能區的滅火器不少於10個,每個功能區至少設置一個消防池並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在每處消防設施處懸掛公告牌,明確消防責任人、聯繫方式等。

2、其他

(1) 根據場地條件,合理設置廢水沉澱池和洗車池,佈設排水系統,設置明顯標示。根據需要設置機動車輛、設備沖洗設施、排水溝及沉澱池,施工汙水處理達標後方可排入汙水管網或河流。施工機械設備生產的廢水、廢油及生活汙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飲用水附近的土地中。

(2) 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進料時,要注意材料罐頂的密封性能。當粉塵較大時,應暫時停止上料,待處理完後方可繼續。

(3) 臨近居民區施工生產的噪聲不應大於現行《建築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1990)的規定,否則應進行監控。

(4) 每次混凝土拌和作業完成後,及時清洗機具,清理現場,做到場地整潔。

(5) 拌和站場地內應定期灑水,對粉塵源進行覆蓋遮擋。設置專人定期進行拌和站的清理和打掃,保持拌和站內衛生。

(6) 水泥罐必須安裝避雷設施及纜風繩,每月對水泥罐基礎沉降情況進行觀測。

(7) 宜在拌和站設置視頻監控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