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滇打造第二帝國?匯源果汁自身難保

入滇打造第二帝國?匯源果汁自身難保

最近,全國知名品牌匯源果汁,可謂是舉步維艱,先是被曝違規借款導致停牌已4個月,原定於3月披露的2017年年報,至今仍未發佈,已經面臨退市危機。

儘管依然是家喻戶曉的中國第一果汁品牌,但匯源果汁風波四起,難免讓人擔心其近年來在我省的一系列大手筆投資項目能否如數落地。

“果蔬飲料大王”

1992年,朱新禮與其兄弟朱新學共同創立了山東永新實業公司,1997年,山東永新收購北京懷南實業公司,並向後者轉讓了兩條果汁生產線為注資,將其改名為北京匯源果汁飲料集團總公司(現北京匯源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該公司由集體制企業轉變為有限責任公司,朱新禮、朱新學及執行董事江旭代替山東永新,成為北京匯源控股公司股東,分別持有80%、10%、10%的注資。

其實早在1999年,匯源就開始為上市做準備。2001年,在融資受限後,匯源選擇與當時風頭正盛的新疆德隆合作。匯源控股與德隆旗下新疆屯河成立合資公司——北京匯源飲料集團,匯源果汁以大部分核心資產入股,佔股49%,後者出資5.1億元持股51%。

2004年底,因繼續主張“加大產業投資和產業佈局”,朱新禮與資金鍊陷入緊張狀況的德隆出現戰略上的分歧。在感受到德隆資金鍊方面的危險後,朱新禮利用北京匯源控股的湖北威陵集團,迅速回購新疆屯河持有的匯源飲料股權,奪回了控制權。

與德隆的合作僅僅兩年時間,雖然雙方不歡而散,但這段時間內德隆強大的資本實力也為匯源帶來了諸多便利,匯源也在國內迅速建設、收購了26個大型果汁生產、加工基地,基本完成“大匯源”的全國產業佈局,多條生產線也更新到國際先進水平。兩年時間裡,匯源集團長期投資總額約41億元,朱新禮曾透露,已經完成的一期、二期投資額約20億元。

2005年,匯源控股將匯源集團果汁製造產業拆分,並在開曼群島設立如今的上市公司“匯源果汁”,臺灣統一集團購得其部分股份,但由於大陸投資限額的問題,統一於次年退出。之後,法國達能集團、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荷蘭發展銀行以及香港惠裡基金共同投資匯源果汁2億多美元,換得35%的股份。其中,法國達能一家獨得22.18%股權(之後匯源果汁控股逐漸收回股權,如今持股65.03%)。幾輪融資下來,也加快了匯源的上市夢想。

最終,2007年2月,“匯源果汁”在香港成功上市,共發售4億股股份,機構投資者佔90%,剩下為公開發售,最終發行價6港元/股,籌資規模達24億港元。此次IPO公開認購部分獲得超額認購937倍,上市當日股價就上漲66%。

經過26年的發展,目前匯源集團在全國各地成立了140多個經營實體,鏈接了1000多萬畝林果、蔬菜、糧食、畜禽等種植養殖基地,銷售網絡遍佈全國,擁有100多條世界先進的水果加工、飲料灌裝等生產線。其中,原漿生產的水果冷破碎、濃縮果汁加工的超微過濾、飲料灌裝的UHT超高溫瞬時滅菌、無菌冷灌裝等工藝、技術,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目前,匯源集團的產業格局以果汁產業為主體,匯源果汁、匯源果業(主要從事水果製品、雞尾酒、果酒與休閒食品研發、加工、銷售等業務)、匯源農業(以建設集種植、養殖、商貿物流、加工、現代農業體驗、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養生等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園區為主業)3大產業鏈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據權威調查機構AC尼爾森2016年公佈的數據,按銷量計算,匯源百分百果汁分別在中國百分百果汁及中濃度果蔬汁市場份額中佔53.4%及38.3%,連續十年保持我國市場份額第一

。同時,濃縮汁、水果原漿和果汁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入滇打造第二帝國?匯源果汁自身難保

朱新禮

大手筆入滇

匯源與雲南的第一次牽手,要追述到2012年初,匯源集團董事長朱新禮為尋找公司的新基地來到普洱考察,發現了普洱的發展潛力。同年10月,匯源與普洱市政府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普洱投資100億元,5年內在思茅區、寧洱縣、景谷縣境內建成一系列高特農產品種植園區。

兩年後,項目正式落地,普洱市政府與匯源集團簽訂《中國普洱匯源現代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示範園區項目投資協議》。去年2月初,朱新禮再次來到普洱市,考察了匯源在普洱投資建設的匯源曼歇小鎮。半個月後,普洱市政府與匯源集團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去年6月中旬,雲南省公佈了《雲南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匯源小鎮在105個特色小鎮之列。

而除了普洱,匯源與麗江也有合作。去年12月,匯源集團與華坪縣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芒果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全域旅遊、有機化一產基地及配套物流中心等項目。

同月,匯源集團和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在昆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建立“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合作共建未來農業學院、未來農業研究院和高原特色產業聯盟。

今年1月,雲南省政府與北京匯源控股有限公司同樣在昆明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悉,協議中包含成立雲南匯源現代農業集團公司、建立產業發展基金、加強校企合作、建設“農業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和大健康產業生產基地、打造雲南農業及大健康產品商貿流通平臺、加強人才雙向交流、加強服務保障等八大內容。

匯源集團董事長朱新禮與省領導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化、旅遊、大健康、特色小鎮建設等多領域戰略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匯源集團以我省資源、區位、產業優勢為基礎,充分發揮其在品牌、市場、金融等方面的優勢,雙方優勢互補,實現企業、產業、民生、社會效益協同提升。

入滇打造第二帝國?匯源果汁自身難保

退市危機風波

匯源在雲南大施拳腳,但其“後院”似乎沒有那麼平靜。

3月29日,匯源果汁發佈公告稱,從去年8月至今年3月,匯源果汁向北京匯源飲料提供短期貸款,貸款金額高達42.8億元,年利率10%,而北京匯源飲料則將這筆鉅款用於臨時營運資金需要及還債。

北京匯源飲料是匯源控股下屬公司,此次借款構成關聯交易,但奇怪的是,這筆借款並沒有經過董事會批准,甚至沒有履行披露義務,這一行為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於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准及披露的條款,匯源果汁因此停牌。

而對於這筆鉅額借款,匯源這樣解釋道:“自2017年6月以來,集團在國內的人民幣銀行戶口有大量現金存款,但由於國內投資機會有限,並沒能很好利用這筆資金,加上繼續向銀行放款人及債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公司營運資金成本較高,因此這筆貸款可以讓公司更有效運營額外資金,此外還能收取不少利息收入,抵銷集團的運營資金成本”。

儘管匯源果汁3月29日第一時間發佈公告,稱貸款協議的貸款安排已經終止,且相關貸款的本金及應計利息已全數償還。但公司還是於4月3日停牌,一系列連鎖反應也隨之而來。

6月11日,匯源果汁公告稱收到港交所有關復牌條件的關注函,若公司要恢復交易需滿足以下條件:

1、對相關貸款進行法證調查,並公佈調查結果,採取合適的補救行動

2、進行獨立內部監控查閱,以及證明公司有足夠的內部監控系統

3、證明管理層在誠信上無問題

4、儘快公佈2017年財務業績,並說明任何審計修訂

次日,穆迪公司發表報告指,由於擔心港交所提出的條件將延長匯源果汁停牌時間,導致其資金鍊緊張,因此將其信用評級下調3級至Caa1。緊隨其後,惠譽評級也將匯源果汁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下調至CCC+。此外,匯源果汁被調出恆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等多個指數及分類指數名單,同時被調出港股通標的名單。

7月20日,匯源發佈公告稱:“將於2018年8月1日生效有關上市規則除牌架構的修訂,若未能在2020年1月31日完成港交所列出的復牌條件,港交所將會展開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

這份來自港交所的最後通牒,讓匯源果汁真實的感受到了退市的危機。如果放到A股,那就相當於加上了“*ST”。

7月31日,匯源果汁相關負責人表示:“匯源果汁資產負債率近期雖有所上升,但總體處於正常水平。相關媒體關於“匯源正陷入債務危機”的說法,為不實結論,是對匯源負債情況的誤讀。針對退市風險,公司表示,有實力也有信心,早日完成港交所關於股票復牌的相關條件,促使股票早日復牌”。

入滇打造第二帝國?匯源果汁自身難保

上市以來“匯源果汁”股市表現(來源:Wind)

微薄利潤卻堆砌114億元鉅債

除了關聯貸款,匯源果汁還存在更大的危機。

上市之後,24億元的融資讓其開始了大肆的擴張,在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形成產業鏈的同時,產能利用不足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等原因,不斷吞噬著企業利潤。

2008年9月,可口可樂曾想以近180億港元全額收購匯源果汁。如果交易完成,朱新禮將以41.53%的股權套現74億港元。這是當時可口可樂在中國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可是朱新禮想另起山頭的計劃並沒有成型,國家商務部最終依據《反壟斷法》叫停了這筆收購。

失去了大資本的支持,匯源果汁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從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來看,自2008年至2016年,僅有2008年盈利1.83億元、2010年微利,而其餘年份均有近2億-6億元的虧損。與此同時,公司的負債總額也在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26億元增加至去年的114億元。

2013年前後,朱新禮陸續拋售出12家傳統業務的子公司,用28億交易額來彌補虧空。

另外一方面,匯源也在人事方面壓縮支出,公司員工從2014年的1.77萬人,到去年上半年末的不足4000人,裁員幅度近80%。從員工配置來看,其2014年、2015年銷售及營銷人員,均佔總員工人數超過60%,而2016年該佔比以下降至約30%,重拳裁員的效果我們可從其銷售及營銷開支窺見一斑。

2017年中報顯示,其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16年上半年的7.83億元下降至2017年同期的5.77億元,一年減少超2億元。2016年這筆開支同比減少2.83億元,公司稱“主要是僱員福利開支減少”。

據匯源果汁4月19日發佈的2017年度未經審核財務數據,其去年營收53.82億元、淨利潤1.35億元,雖然業績扭虧向好,但公司營收較去年有所下滑;而負債率為51.77%,較上年有所上升。

根據尼爾森在2017年上半年的研究顯示,匯源果汁百分百果汁及中高濃度果蔬汁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5.8%和35.3%,較上年有所下降。雖依然維持著國內中高濃度果汁第一的行業地位,但一年之內市場佔有率的下降,除了如今行業競爭越演越烈外,匯源果汁的自身原因更為突出。

截止停牌前,“匯源果汁”市值不足54億港元,距離其上市當年的市值巔峰175億元相去甚遠

,而2.02港元/股的股價,距其最高股價(11.72港元/股)下跌已超過80%。

入滇打造第二帝國?匯源果汁自身難保

在不久前的南博會上,匯源簽下的項目有:紅河州彌勒市、蒙自市投資康養小鎮、高原特色水果交易中心、石榴基地等項目達230億元。此外,其在曲靖市馬龍區、陸良縣投資佈局的蘋果田園綜合體、食用菌田園綜合體等項目擬投資70億元。

而總體來看,目前除麗江、普洱已開工投建的康養小鎮、芒果小鎮外,匯源在雲南的其他項目均正處於規劃、協調前期階段。

此外,匯源還計劃成立一個涉及“三農”種植、精準脫貧和康養綜合體等項目,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大型現代農業集團公司——雲南匯源現代農業集團,該公司可以說是其第二大涉農和康養綜合體的全資子公司。

可以看出,匯源在滇佈局可謂是其近年來在全國戰略版圖規劃佈局投資最大的涉農和康養綜合體項目。而匯源是否能在我省繪製出一幅結合現代農體系的嶄新版圖,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