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 ,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修身養心嘉言錄》善心,善念。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行善之人有善緣,作惡之人天不容。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物成有敗日,人生有死時,善人得好報。惡人有怨對。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作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善人前惡先熟,不能先報其善;惡人前善先熟,不能先報其惡。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人善心靜,養血益氣。人在受到善的撞擊時,常會感到一股暖流沐浴全身。善是人體積極因素的起動器,讓身體每一個細胞都充滿善,可加快氣血流通。

養性是養生的根本,養性就是使“性善”。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夫養性者,所以習以成性,性自為善。……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不悉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生之大經也。”

人生的命運不是求來的,是自己修來的,真心向善,上善若水,以善修心,天地自保。什麼是真正的善?真正的善,是一種自然的流露,沒有一點造作,沒有一點企求,像水一樣一往無前地流動,沒有一點分別心,取捨心,無私地奉獻一切,這樣才是善,才是真正的上善若水。以善修心,以善洗心,以善造心,以善治心,人就會快樂和幸福。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老百姓說“心善”、“善心”。說白了就是心眼好,心術正。心地善良,擺正良心,就不會去做壞事,凡事光明磊落,心安理得,無內疚,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要想活得自由自在,卻病延年,注重養“心”為第一要務。靜心最重要,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要心靜就要時時觀照自己,學會放下,去自我,除雜念,息妄想。做普通人,持平常心,恬淡度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我兩忘、靜如止水。這樣,就會正確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遠離顛倒夢想,獲大自在。

面對萬丈紅塵的擾攘,人有時候難免會有妄想,有煩惱,有是非,有差別。如何去除妄念雜染的心呢?佛家主張“萬念歸一,清心滌慮。”所以我們要有菩提正覺,用正念去清心,用禪定來養心,用唸佛來淨心。做到心清如水,視榮辱升降為過眼煙雲,可將外界一切干擾拒之門外,自得其樂,樂而心身康泰。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佛經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感恩。因此,要“去惡從善”,首先要淨化自己的心靈。不起小小的惡念,不做損人利已的惡事;要有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思想言行,要做一切維護眾生利益,造福眾生的善事。從行善中體驗什麼是幸福,什麼是真正的人生,不枉到人世間走一回。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憨山大師《醒世歌》:“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百事忍為上,能忍亦豪傑。有了容忍的大度,心胸像虛空宇宙,就能容納世界萬有。既可排除自己種種敗壞的心境,又有良好的家庭和人際關係,人也就自然樂在其中。

人生在世,如果自己不會用心,就會被心所用,成為心的俘虜,所謂心為形役。心常被財、色、名、食、睡和色、聲、香、味、觸、法等五欲六塵所左右,致使愚痴無明、貪愛染著。所以我們要懂得用心,時時返觀自省,明白心物既俱虛幻而不可得,打破妄知妄見,狂心息處,身心消殞時,才能夠明心見性。這樣,心身了無牽掛,活得瀟灑過得自由。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善待他人不僅可以延壽。氣血暢通,還可以令面容秀美。民間有句古話:“相隨心變。善能使鬼變成人,惡能使人變成鬼”。此話千真萬確。我們生活中之人,有的鼻眼端正,但並不美,仔細想來,因其面部每一細胞裡都缺少善的內涵。有人相貌平平,卻令人感到親切和不凡,這是因其由表及裡透著善。

一個日本心理醫生曾治療過一女性患者,此女兩腮奇大,像扣了兩個乒乓球,無奈只能用口罩掩蓋。經心理醫生追問,此女道出真情。原來她見到比自己好看的女人就恨得咬牙切齒。久而久之,兩腮變形,到處尋醫不見療效。心理醫生告訴她,此病無法用現有的物理和化學手段治療,但只要悟出一個字的道理,即可病癒,這個字是“善”。其做法是:每見到一個女人,就從心裡祝願她長得更加漂亮,久之必有療效。此女遵醫囑,半年之後兩腮恢復原狀,臉上的橫肉也消失了,變得溫和而可愛。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善心像一盞海上的孔明,指引著方向;不可置否,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裡,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善心的傳播,感受著善心給予社會帶來的顏色。佛曰: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為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心之燈乃靈魂之燈,善是萬物之泉!

有人講,生活中有害我者,如何對其行善?消除此念,須跳出一般的思維。比方說,大水即將來臨,可螞蟻還在爭鬥你死我活;洪水一過,雙方均亡。對此,我們思維的方式屬三維空間,可以看清;螞蟻的二維空間思維模式則看不清這一點。那麼,在四維空間看我們人與人的爭鬥,不是像我們看螞蟻一樣嗎?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我們都希望自己作一個受人尊敬的善人。作一個善人,要有合乎善人的條件。怎麼樣做一個善人呢?

一、要修養身心:修養身心,就是內心清淨光明,身體莊嚴威儀,一舉手、一投足,都讓人覺得很正派。所以修身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修心,要把心裡面的骯髒、嗔恨、嫉妒、疑忌都排除。東西髒了,要洗一洗;我們的心臟了,也要把它洗乾淨,所以身心要修養才能清淨,才能正派。

二、要多作善事:人生苦短,要多作一些慈悲的事、善美的事、有利於別人的事情。作事如果對別人沒有利益,就不合乎慈悲的原則。所以我們要做一些移風易俗、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等有利於大眾的善事。

三、要敬上念下:一個善人、好人,對長上要恭敬,對晚輩要愛護。如果對上不敬重,對下不愛護,怎麼能算是一個善人。

四、要矜恤孤貧:世界上有很多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我們不必錦上添花;但是有很多鰥寡孤獨、無依無靠的人,卻需要我們去幫忙。真正的善人,一定會多作矜恤孤貧等雪中送炭的善事。

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人存善心萬事足。人有善心萬事足。善心是一絲真情、一種關愛 ,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擁有善心就擁有了美好的生活。胸懷善心的人不可能不知足,也不會為紅塵凡世中的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真正的快樂和幸福與他們同在 。

一個胸懷善心的人,即使他沒有金錢、房屋、汽車和存款等物質財富,只要他善念在心,就會有一份坦然和寧靜,知足之心也油然而生,他就不會有任不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