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的唐副師座?

ChicagoTypewriter


唐基是民國官僚的最完美形態,電視劇裡面看不出來因為沒有拍完,小說裡面是寫得非常具體的。

虞嘯卿在書裡面就是一個養成型人物,前期的他就是國難期的熱血男兒,冷酷高傲一心報國。這個時候的他如果堅持自己的信仰走下去,他會變成龍文章那樣的妖人,一個不存在於現實中的戰神。

但他最後選擇了當唐基,一個仕途風光順暢,甚至穿越到新中國也是一個有身份的返鄉臺胞。記得樹堡下來之後,龍文章看到虞嘯卿之後對煩啦說:這娃娃,越來越像唐基了。

唐基和龍文章是團劇裡的兩個極端,一個是戰場上的神,一個是官場上的神。而他們彼此是絕對排斥的,書中交待炮灰團渡江回到禪達以後,那個目空一切甚至敢愚弄虞嘯卿的死啦死啦害怕了,他害怕唐基,這個對誰都客客氣氣的老狐狸,龍文章受審的時候,唐基輕描淡寫的給他挖了足以至他死地的坑,龍文章只能問東答西的詭辯,但最後還是虞嘯卿愛慕他的天才,保住了他。

但唐基永遠都佔著上風,戰場下所有事態發展,都沒有逃出唐基的佈局。他摧毀虞嘯卿的那一段,真正詮釋了什麼叫殺人誅心。輕輕鬆鬆奪走兵權不說,還提前把虞嘯卿最親近的張立憲,何書光送入死地,虞嘯卿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發現自己身邊只剩了李冰,虞嘯卿對他說:你和張立憲何書光餘治經常混一起,但你張哥總說你和他們不是一條心,我今天才知道,你是唐副師座的人。李冰冷冷一笑,回應了虞嘯卿。

這個角色蘭曉龍是按照諸葛亮的智力水平來設定的,炮灰團也好,龍文章也好,都是棋子,是用來服務另一顆棋子虞嘯卿的。最後虞嘯卿變成他,唐基幾乎就沒有出場了。


鹹魚茶館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副師長唐基並不是一個顯露出真性情的人。然而,在這場局部戰爭中,這位嘻嘻諾諾的副師座卻將戰事的最後階段完全掌控住。這也是我為什麼願意對唐基評論一番的原因。 一把年紀,卻跟著自己的世侄混飯吃。可是,卻讓虞嘯卿這個半個憤青式的軍人一路平步青雲。識人、用人之功底可見一斑!如何引導虞嘯卿走仕途,如何幫助他走好走對,這是難上加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唐基知道自己的份量,知道憑自己的力量無法達到那個高度。



於是,資源優化組合是唐基首選,他知道打仗還是要虞嘯卿這樣的人去,自己上不了戰場。在識人另一個例子就是啟用阿譯這樣的書生式的人物,像唐基這樣圓滑的人,不會一下就給人封官,阿譯是個例外。在軍事法庭的聽證會上,阿譯的似假卻真的表現將龍文章的好處說全了;在醫治豆餅的過程中,阿譯外表的軟弱和一套悲天憫人的說辭,讓唐基不得不親自送豆餅上醫院。於是,唐基當場給了阿譯副團長兼督導的職位。此後,阿譯所表現的與外表完全成反比。唐基的眼睛有其獨到的地方。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最後階段,唐基顯露出自己的真本事,僅僅幾個小時,就將虞嘯卿的軍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且也迅速轉變了虞嘯卿的作戰思想,薑還是老的辣啊。犧牲了炮灰團,讓更多的人免於喪失,最後用最小的傷亡,輕易取得戰場的勝利。



從軍事上看,唐基是正確的。但是從道義上呢,唐基卻逃脫不了責任。這也是這個從伍一輩子老將的道行。 在戰事轉折點上的力量,是唐基力量的體現。試問,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又有什麼人能有這樣的力量呢。看似對戰事什麼也不懂,逢事都做和事佬的唐基,在關鍵時刻卻顯示出威力。 僅從劇中看是這樣,但其中也有唐基自私的一面,虞師是他的老本了,他不能坐視看著自己的本錢喪失殆盡,如果真的那樣,他也就什麼都不是了。所以,他才一再攪亂虞嘯卿進攻的節奏。運氣也是這個老頭的一個方面。如果不是炮灰團的表現,最後能不能渡江還真不好說。



唐基是純粹的反面嗎?我認為不是。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唐基代表著當時各路軍閥為了保存一點家當在抗日戰爭中的綜合表演。他們曾經是既得利益者,委員長為了制服他們大費周章,但是日本人打進來了,這些既得利益者突然什麼都沒有了,他們也要抗日,但是他們一定也要為將來計算著算計著。就象虞父讓唐基轉達給虞嘯卿的話,中國的政治是槍桿子的天下,一個師長兒子在我看來就是孫子!弄成軍、集團軍才夠保護自己這個集團的利益!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很多人嫌太拖沓,相反我卻覺得還可以長一點,因為很多東西沒有被表述清楚。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唐基是一個典型的老狐狸,不像一個處於國家危難,民族存亡時軍人的樣子。


首先,在虞師唐基是副師座,除虞嘯卿之外最高管理者,甚至在某些方面其實是唐基在代表虞師,比如在上峰的眼中唐基肯定要比虞嘯卿更有存在感,而上峰也肯定更喜歡唐基這樣的人,唐基是一個一心一意都為虞家軍的人,不放過任何一個壯大虞家軍的機會,同時對虞師的人馬都是一視同仁,像炮灰團都逃不開唐基的“洗腦”收服,不管背地裡怎麼想明面上唐基做的很到位!

只要能壯大虞家軍不管是什麼方法或者付出什麼代價都可以,從始至終唐基都在做著這一件事,無論是時不時“虞師一家人”的演講還是最後盡力阻止虞嘯卿的總攻,都是為了虞師更受關注重視。在禪達這樣一個小地方駐守想要獲得盟軍大量資源傾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虞師中有這個本事的只有唐基。



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唐基和獸醫交談兩個人都痛哭的一段,當時感覺唐基太作後來仔細一想才明白確實是真情流露,他不像虞嘯卿一樣整天喊口號,劇中的唐基是一個非常真實也非常現實的人。


可以說如果沒有唐基,虞師只能是一個普通的戰鬥部隊不能成為王牌,而相對來說如果沒有虞師,唐基的溜鬚拍馬就無用武之地,也不可能靠審時度勢成為高級軍官。


檸檬王者


唐基就是虞家家奴,為了虞家,他會用盡一切辦法。虞家因為有兵成為虞團座虞師座,虞嘯卿少東家也明白唐基為虞師的汗馬功勞,唐基更清楚沒有了虞師他什麼也不是,才會有攻打南天門關鍵時刻讓虞嘯卿無兵可用無計可施保存實力讓炮灰團孤立無援主力隔岸觀火,沒有了軍隊就有了美援就沒有了與上峰討價的資本就沒有了在派系林立的國軍中立足的根基,所以唐基這個名字沒取錯,他就是虞家的總經理一商人一家奴,且是最忠心的,為了虞家,他會兵諫虞嘯卿。可惜他格局太小了,立於國,他雖不足管仲諸葛,也堪比曹參蔣琬,但絕不是軍人,羞論袍澤。


北風中的楊白勞


唐基實際就是國民黨軍隊文化的一個代表,一個符號。

北伐勝利後,民國名義上統一,實際仍是各地方大小軍閥割據狀態,有槍便是草頭王。各軍閥為了搶地盤,爭奪利益,混戰不止。但也有一樣,幾乎不會死戰到底,都會保存實力。四川軍閥間就有“上午打仗,下午打牌”之說。

抗日統一戰線成立之後,各地軍閥雖息兵休戰,但戰鬥方式和思維習慣仍保留著大量軍閥作戰時的思維,如張學良東北軍熱河之潰敗,韓復榘山東之逃跑,無不是不死戰,保存實力之思想。

而戰役指揮官,為消耗異己,用雜牌軍犧牲的指揮方式也是比比皆是,部隊間為私人恩怨,派系不同而相互不救援,甚至拆臺的現象十分常見,這也使國民黨部隊人數不少,但戰力卻一直很差,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抗日戰爭中除了少量戰鬥級別的局部勝利外,大局上就是不停的敗退。遼瀋戰役、淮海戰役這種戰略意義的大決戰,依然如此。

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唐基這樣的“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八面玲瓏九面光。打勝仗時,能上報注水的戰績,打敗仗時,能找到推御的理由,平時能要到補給裝備,能收買散兵的人心,還能剋制住虞嘯卿的衝動。



從某種角度講,唐基對於“虞師”是有大功的,沒有他,“虞師”可能早就散了。這也是國民黨部隊的一種悲哀。


淨月暖陽


不好評價唐基,因為他不是一個單純的人。

少年激情的是紅螞蟻,激情有餘但能力不足,想做事做不了。

孟煩了少年老成,智慧有餘但激情不足,想做事卻畏首畏尾。

龍文章是穩重成熟的中年人,有激情有智慧,所以做了阿譯長官夢想中的人。

一無所成的老獸醫,只有溫暖病傷員的能力了。

雷厲風行的虞嘯卿只是枚旗子,比煩了有餘,比死啦不足。

成熟睿智熱情真誠狡詐奸滑的唐基,無論大家是否喜歡他,可卻是他的存在奠定了虞師的成功。

這樣的人,已經超越了愛恨,為了最終的勝利已無所不用其極。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人不也挺好嗎?


奰侘


我認為唐基就是另一個龍文章,他們都是做事的人,不過死啦死啦想的是不管什麼事都該是它該有的樣子,唐基是站在更高的地方,在他眼裡,如果能壯大虞家軍實力,什麼兄弟情義,同袍之義都是可以利用的,不能說唐基有錯,他做的也是他該做的事,虞嘯卿曾經說過,禪達能守下來,他和死啦死啦,唐副師座,功勞各居三分之一。

這也確實是讓人不喜歡的一個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