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普及到深入到家家戶戶,你認爲還要有多久的時間?

五六財經


十年後的風口——今日之區塊鏈

區塊鏈普及至少需要十年!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像一個數據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這項技術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漸得到了銀行與金融業的關注。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無須中心信任、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等特點。按目前區塊鏈行業的主流觀點,相對於傳統中央式記賬,分佈式的區塊鏈安全、準確、高效、公開。區塊鏈是傳統金融機構的顛覆者。

​區塊鏈落實的場景有金融類:比如比特幣鏈。遊戲類:例如網易星球,百度狗狗。公益類:例如,螞蟻金服公益追蹤鏈。在實施過程中還有物流信息追蹤鏈,貨物跟蹤鏈,音樂版權類鏈等。雷軍曾經有句名言:只要抓住風口母豬都能飛起來!你懂的…………



汕頭神馬都是浮雲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5480157689030012305, "vid": "v030041a0000bddhma5ehji4nc89fkk0\

區塊戀LOVE


這個問題不能這樣問,應該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深入到家家戶戶。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如果技術普及到家家戶戶,那是猴年馬月的事情。區塊鏈是一種IT技術,家家一個程序猿肯定是不存在的。


區塊鏈應用普及到家家戶戶不現實,就像電腦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如果只是說普及率比較高的情況,那我認為至少10年。

為什麼呢?

首先,區塊鏈技術不算成熟,還處於發展階段,自身存在當前階段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性能問題等。兩年後會不會繼續熱門還不一定,就像VR技術,16年非常火熱,但是現在呢,相關的消息不多了。

時間的估算必須要考慮區塊鏈都應用於哪些領域。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主要是金融服務,醫療健康,IP版權,教育,物聯網,共享經濟,通信,社會管理,慈善公益,文化娛樂

應用真正深入家家戶戶比較好的辦法是與物聯網相結合,也可以說現在比較熱門的智能家居。前段時間我有了解到迪拜要在2025年結合區塊鏈技術建立第一座智慧城市。



物聯網出現已經很多年了,智能家居生態也誕生了幾年,但是,仍然處於一個初級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物聯網模塊的普及率還是比較低,等到家家戶戶至少有一個物聯網終端還需要很多年,智能手機的出現到現在的普及(相信現在肯定還有地方沒有智能手機)花了10年左右。圍繞手機發展的智能家居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更別說與之相關聯的區塊鏈。

是萌新程序猿,科技圈的事情歡迎邀請我來回答!

碼了這麼多字,點個贊關注下再走吧!!!

關注萌新程序猿(本人咯),跟隨小編學習如何從菜鳥成為大佬,瞭解更多IT以及程序猿的知識!!


萌新程序猿


區塊鏈對老百姓來說到底能有什麼用

文|鄧小浪

知乎號|鄧小浪

投資者和Web瀏覽器拓荒者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先生認為,20年後,我們就會像討論今天的互聯網一樣討論區塊鏈。

從整個行業上看,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如果說蒸汽機釋放了生產力,電力解決了基本生活需求,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是否將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從根本上講,任何一種技術的開發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人類的發展,區塊鏈也不例外。

那麼,口乾舌燥地講了半天,區塊鏈到底能夠幫助人們做什麼?在官方術語上,是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場景有哪些。用咱們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這碗麵能能否被我所用,是被打造成武漢熱乾麵呢,還是陝西臊子面。

實際上,區塊鏈不是一個金礦,而是數據時代解決問題、解決隱私問題、安全問題、信用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

就拿最早嗅到先機的金融領域來講,區塊鏈誕生時是以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底層技術誕生的,所以金融是它最最天然的應用場景。前面提到的容災能力和防篡改機制,都是金融行業所需要的。比方說,中國的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就設立了眾安科技公司,併成立了區塊鏈聯盟。

區塊鏈技術在數據儲存領域同樣有不少的應用場景。比方說雲儲存服務,以前都是儲存到某一個科技企業的服務器,各種數據都被這一家服務器壟斷。如果使用分佈式計算,就可以把個人閒置的服務器資源利用起來,說不定可以徹底地改變整個數據儲存行業。

當然,公共領域也可以採用區塊鏈技術。比方說教育方面,加州有一家科技企業就是通過區塊鏈技術來認證學歷證書的真實性。在政治選舉方面,美國一所大學的學生會組織就基於區塊鏈技術設立了一個投票選舉平臺。

甚至在文娛領域也衍生出了不少業務,如女團SNH48利用區塊鏈製作的虛擬人工智能形象;美圖在區塊鏈上用人臉特徵創建的美圖智能通行證(MIP);一個名為未來版權(Unlimited IP)的團隊(即鏈娛科技),已經打造出了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垂直於文娛類的智能IP交易平臺。


我是鄧小浪


區塊鏈從1.0數字貨幣時代到現在的2.0只能合約時代,期間只不過短短數年,目前正在朝著3.0時代進發。

我國目前註冊區塊鏈相關行業的公司也是多如牛毛,之前有則新聞:小區的大媽都開始炒幣了,重新獲得事業巔峰了。

目前騰訊、阿里都開始投入對於區塊鏈的研究和落地,鏈馬覺得,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深入到家家戶戶的時間不超過十年。

畢竟當面馬爸爸做淘寶,到現在的網上交易幾乎頂替線下交易,也不過才十年,十年可以說長,也可以說短,十年可以讓淘寶家喻戶曉,上至80歲老奶奶,下至三歲小兒,都會使用淘寶購物,那麼,鏈馬相信,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是一個新的科技新潮,一定是能夠普及到家喻戶曉,只不過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區塊鏈,從去年一直火到現在,前有那誰誰誰1萬塊變成100萬,後有誰誰誰比特幣漲了30倍。

是人都想賺錢,於是總有一些騙子、大忽悠想從想要一夜暴富的人口袋裡抽幾張毛爺爺出來。

所以在這方面,大家還是要捂緊口袋,睜大眼睛,識別區塊鏈騙局~~


鏈馬



光榮與夢想1987


首先講一點,問題不夠具體。比如說普及到家家戶戶具體是什麼標準。比如說你認為互聯網現在普及到家家戶戶了嗎?如果有個覆蓋率,應該會好一點。在這裡重新定義一下問題。區塊鏈用多久可以將基於它上面應用覆蓋中國80%的家庭?

類比互聯網的發展路徑,從20世紀90年代傳入中國,到微信全面普及,用了20-25年。那麼區塊鏈如果要達到這個狀態,需要一個類似於微信的超級無敵應用誕生作為標誌。再結合整合區塊鏈在各個企業的現狀和人們的認知。應該在10-15年之間,也就是2028年-2035年之間,有可能出現一個10億量級的區塊鏈應用,那個時候也就可以認為區塊鏈覆蓋了家家戶戶。


瑤叔頻道


區塊鏈這塊技術的發展對普通用戶來說是比較無感的。你說什麼時候落地?部分應用其實已經落地了,比如瑞波在銀行業的作用(它還不算“很區塊鏈“)。那拿近點的,阿里的區塊鏈技術已經應用到捐款上,可以追蹤款項路徑。

那些說什麼炒幣,買幣的,不應該是區塊鏈落地項目。這些行為只是“眾籌”給區塊鏈項目而已,人家項目還沒做完,你怎麼就說落地了呢?

區塊鏈接入生活,對於大部分是無感的。比如現在支付寶轉賬其中是經過網聯了。但大家察覺到了麼?你轉賬的時候金額,速度,體驗,都還是一樣的啊。

未來2年左右,會有一個現象級的大區塊鏈應用進入到視野。


相親區塊鏈


最少要五年,改變現在人的觀念還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時間與金錢,互聯網就是例子還有智能手機也是例子,不過話說回來,區塊鏈的普及也就代表著機遇漸漸的少了或者說有一夜暴富神話的例子也就基本不復存在了,蛋糕就那麼大,分的人多了你說呢?



區塊鏈幣選


所謂的區塊鏈技術在最早其實是比特幣的基礎技術,目前普遍作用於金融領域和其他。至於把這項技術普及到千家萬戶,這個概念有些不太明朗,怎麼才算普及?是每家每戶都能應用?還是僅僅瞭解達成共識就可以?

如果是說讓每個人都有所瞭解,那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兩到三年就可以做到。但如果說是做到讓普通人都能應用,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推理、測試和實踐。

用很通俗的話打個比方,區塊鏈就好比一個記事本,我們每個人都有查看、修改的權限。當一個人在記事本上有所操作時,其他所有人的記事本都會即時更新。這也就造就了生活、市場、社會的透明化,有利也有弊。如果將來真的能夠普及,那不管運用到哪種領域,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定要有政府監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