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將,寧被抄家滅族,也要爲中國剷除大患,皇帝:必須嘉獎!

大家都聽過一句豪氣沖天的話,而且經常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愛國,這句話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出自誰的口,有的人認為是霍去病所說,但是實際上這句話來自於漢朝的另外一位名將,這位大將叫做陳湯。

自漢朝建朝以來,匈奴就頻繁騷擾漢朝邊境,漢初的時候,因為國力衰弱,皇帝不得不採用和親政策穩住匈奴。等到了武帝時期,國力愈發昌盛,所以開始對匈奴進行了武力反擊,武帝曾對匈奴三次大規模出兵,將大部分匈奴打得全逃往歐洲,這些被打慘的匈奴們到了歐洲以後,倒是所向披靡,讓西方人聞風喪膽。

一名將,寧被抄家滅族,也要為中國剷除大患,皇帝:必須嘉獎!

而且這個時候,留下的那些匈奴人內部發生了重大的衝突,分裂成了南北匈奴兩支。南匈奴的首領是呼韓邪,北匈奴的首領是郅支。南匈奴的呼韓邪知道自己的實力遠遠不及漢朝,所以乾脆直接就歸順了漢朝,當時在位的漢宣帝得知他前來歸降,高興的都親自到城門外去迎接他。元帝時期,還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以此來穩住南匈奴。

而北匈奴的郅支,就決心跟漢朝作對,他還殺了大漢前來的使者,他們也知道漢朝使者被他們殺了,漢朝是一定要會報復他們的。而且他們也知道以自己的實力,是絕對敵不過漢朝的,所以就跑到了康居國。康居國當時也是野心勃勃,想要統領整個西域,而北匈奴跑過來投靠他們,可以為他們所用,康居國自然接納。

一名將,寧被抄家滅族,也要為中國剷除大患,皇帝:必須嘉獎!

郅支到了康居國以後,還是想著恢復匈奴以前的輝煌,所以開始向周邊的小國動武,大宛和烏孫都被他欺負得很慘,而這兩個國家早已歸降漢朝,他攻打這兩個國家,也就相當於在攻打大漢朝,漢朝怎麼會做事不管呢?

陳湯是個熱血分子,他當時在西域當副校尉,他的長官是甘延壽。陳湯看到北匈奴部隊如此過分,想要帶兵去攻打他們,讓他們看看大漢的國威。但是甘延壽是個保守的人,他認為此事還是得先上報朝廷,得到批准之後才能出兵。

一名將,寧被抄家滅族,也要為中國剷除大患,皇帝:必須嘉獎!

可是等報告發過去,再等著批下來,得需要不少時間。陳湯也是個急性子,他不想再等了,非得要給北匈奴點顏色看看,所以他趁著甘延壽生病之時,冒著被抄家滅族的危險,假傳聖旨,帶著士兵直接去攻擊北匈奴。  

他一共召集了4萬人,這裡面有漢軍,也有西域的一些士兵。在陳湯的帶領下,很快就攻破了郅支的城池,將北匈奴殺得片甲不留,而北匈奴的首領郅支也在亂戰中被殺死,這樣一來,算是徹底解決了漢朝的一個心腹大患。

陳湯的這場戰役當然很快傳到了元帝的耳朵裡,陳湯大捷,徹底粉碎了北匈奴,元帝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怪罪他假傳聖旨呢?於是睜隻眼閉隻眼不提假傳聖旨的事,就當不知道,而且還好好地嘉獎了陳湯。

為了起到震懾匈奴的作用,陳湯請求讓把郅支的人頭掛在使館區域內,讓那些各國的使者都好好看一看,這就是得罪漢朝的下場,讓其餘的那些西域國家都安分一點,不要搞事情。陳湯的這個辦法確實好使,起到了一定的殺雞給猴看的效果,壓住了一些西域國家蠢蠢欲動的心。而且在上書皇帝的奏摺裡,陳湯也說了一句流傳後世,經久不息的豪氣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