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和田玉,爲什麼越盤越「糟」?

說起盤玉,也許每一個玩玉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而關於盤玉,也有各種各樣的花式盤玉,比如這樣的: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又或者是這樣的: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盤玉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手盤、臉盤、盤玉袋、刷子、甚至是人工代盤等等。

對於盤玉,懂玉或者不懂玉的玩家,相信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這塊玉盤活了。那麼到底什麼是盤活了呢?除了盤活,玉有沒有盤“死”的可能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玉盤活的問題。

有的玉盤一盤就活了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關於玉盤活的說法,也聽過很多,有人說自己的玉盤了一段時間之後,自己會生長,有人說自己的玉盤過之後,顏色變了,或者是感覺像換了一塊玉一樣……等等之類的說法有很多,而民間的說法更是千奇百怪。

而對於籽料來說玉盤活是有可能的,而盤活之後的變化大概有下面幾種:

冒油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冒油是一個很確切的形容,並不是真的能冒油,而是從感官上來說,它就像冒油一樣。

籽料越盤油性越好,這是玩家們都知道的。一塊好的籽料或山料,在經過長時間的佩戴盤玩之後,它的油性感會明顯增強。

而這種油性感的增強,用冒油倆字來表達確實也再貼切不過了。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不過,對於白玉籽料來說,這個油性的變化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看到變化,而籽料當中油性能得到明顯改善的就要屬一些沁料了。

我們來看這幾個沁料: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這幾個沁料每一個看起來都很乾。而且有明顯的白點,我們稱之為返鹼。

但如果你盤過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這些症狀就消失不見了。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它的油性出來了,它不會幹了,它被盤活了!

癒合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籽料上經常會有一些細小的綹,這種綹,在你剛拿到一塊籽料時可能會比較明顯,每天盯著那道裂看。而時間久了,你會感覺到,那個小的綹裂似乎自己會生長一樣,越來越不明顯了。

這種變化,我們就可以叫做癒合。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癒合其實就是在盤玩的過程中,一些小的綹從視覺上變的沒有那麼明顯。這種癒合並不是說真的長住了,或者說是消失了,而是視覺上的一種減輕。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但這種癒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雖然只是視覺上的,但也就像活了一樣。

 有的玉能“癒合”,有的玉卻能“裂變”!

這個我們下文再講。

色變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色變同樣是玉盤活的另一種變化。

怎麼才算色變,之前我們看到的這個料子比較明顯: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從以前的發黑變成了發紅發黃。

關於色變的料子,其實我們也能經常看到,尤其是一些皮色比較深的料子,重皮色的料子。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這些重皮色的料子在你盤玩之後,會產生一種奇妙的變化,顏色漸漸發生了改變,可能以前看起來是那種又髒又黑的感覺。但經過長時間的盤玩之後,顏色變紅了,變的沒有那麼深了。

此外,還有類似的這種秋梨皮: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秋梨皮的料子有些地方看起來會有一些髒一樣的皮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盤玩之後,你會發現,以前並不明顯的地方,可能會慢慢消失了一樣。

色變是籽料盤活的另一種象徵,就像一個稚嫩的孩子向成熟美女一樣的轉變。

什麼料盤過,什麼料沒盤過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最後再說一點,很多人說籽料盤玩很長時間也看不出什麼變化,的確如此,和田玉的盤玩變化並不如一些文玩那樣變化特別明顯。但變化還是有的,只不過你盤的時間不夠。

經常收料的人就能看出什麼料盤過,什麼料沒有盤過。原因就在於,它的一種變化: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上圖這兩個料,不知道你能否看出不同。

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它的亮度。上面這個明顯的發亮一些,而下面的發暗。

一個料是“老料”,盤過很久,一個料幾乎沒怎麼盤過。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人的手在盤玉的時候相當於一個打磨工具,在長時間的打磨之後,手也能把籽料變的更亮。所以我們看到有些料子油光發亮,表面很平滑。就是因為它被盤了很長時間後的效果。

有的玉盤一盤就“死”了

有的玉盤著盤著就活了。但有的玉盤著盤著就死了。怎麼理解呢?

越來越幹了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很多人說,不管什麼和田玉,只要盤一盤油性就出來了!其實真不是這樣。有些料子你怎麼盤都是感覺它像一個木頭疙瘩一樣,索然無味。

就比如一些低端的俄料韓料,有些俄料就是幹,手上一摸的感覺像是有一層麻布一樣,這樣的俄料,你怎麼盤都不會感覺到它有什麼油性。

時間越長,你越感覺到它缺失的油性,這就是好與差的區別。

裂出來了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有些籽料盤著盤著,裂就“消失”了,有些籽料盤著盤著會發現,裂變了!

一開始盤玩,看不到什麼綹裂,時間長了可能會發現,裂越來越多,甚至是很多的小碎裂。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很多人可能會懷疑,是自己盤玩的時候疏忽摔的嗎?並不是。是這些裂本身就存在,只不過在一開始你沒有發現罷了。

有些料子在抹油或者經過煮蠟處理後,就能掩蓋綹裂。但時間長了之後,這些油沒了,蠟沒了,裂也就出來了……

色兒沒了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有的籽料,盤著盤著,發現皮色沒了。是皮色經過盤玩之後發生變化,變淡了嗎?其實並不是,是染的皮色掉沒了。

掉皮色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很多染色的料子,盤著盤著就成了另一塊玉。本來是紅皮,後來變成了一個光白籽的青玉……

除了染色,其實在玉石當中還有一種情況,有些玉石的顏色確實會顏色沒了。

比如一些瑪瑙,瑪瑙的一個優點在於它的各種顏色,但有些瑪瑙的顏色會變化,因為它的物理性質不穩定,在時間長了之後也會褪色。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這也是人們喜歡和田玉,喜歡籽料的原因。一個有著收藏意義的玉石,必須首先要保證它的穩定性,就像黃金一樣,就是因為它極為穩定,不會因為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世界上,能叫做玉石的有很多,但真正經得住考驗的,沒有幾個!

我的和田玉,為什麼越盤越“糟”?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玉盤活是一種很傳統而且古老的說法,它夾雜著一定的迷信與信仰,又有著一定現實的基礎。看似不可理解的東西,其實也能找到一些合理的解釋。

盤活一塊玉,放寬一個心,此為玩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