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般供奉什麼水果?

靜音181705908


水果供佛,是佛徒對諸佛菩薩先聖賢哲表達的一種恭敬心和感恩心,又是莊嚴道場營造神聖氛圍的一種供物,屬於修供養法門。我們現在的一切所有所得,雖然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取得的,但是,做為佛教徒,我們不這麼想。我們信奉我們的一切所有都是諸佛菩薩賜與的、都是上天賜與的、都是國家賜與的、都是眾生賜與的,因此時刻保持著感恩心。現在,我們生活好了,有水果吃了,當然也想起了諸佛菩薩、法師僧眾,於是獻幾個水果供佛,表達感恩。

又,果是表法,有象徵意義,象徵果報。我們現在的處境,這便是我們的果報。果,又讓人想起因,有果必有因,因果是佛教的根本理論。佛教強調信眾深信因果,離開因果信仰,則沒有佛教。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這是佛教因果論的主軸。果,又表菩提果。菩提果是佛徒的畢生追求,佛徒一生起早摸黑千辛萬苦修行就是為了找到這個果。

水果供佛,恭敬聖賢,心有聖賢,敬畏神明,自然就會注意個人的善惡行為,以物促行,見物檢行,起到教育作用。所以,水果供佛,實在也是一種教育。家裡佛壇水果供佛,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家庭教育”。

果為十供養之一

向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亡者等以飲食、物品等,這都是供養。這裡我們講供養,主要對象是三寶。供養,是佛教中的重要行事,許多佛經中都有提到。早期供養以身體行為為多,叫身分供養;後來也有純屬精神方面的供養,稱心分供養。供養的種類很多,有什麼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大家一般比較熟悉的就是《增一阿含經》裡所講到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等四事供養。現在,我們舉行的大型法會在佛前供養香、花、燈、水、果,合稱五供養。如果再加上供養茶、食、寶、珠、衣,那就稱十供養。十供養,我的理解是,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淨,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寶象徵財富,珠象徵希有,衣象徵庇護。

供養,就是修福。一個人沒有福,日子不好過,日子過得辛苦奔命。這個人生活富裕快樂幸福,這就是修佈施修供養得來的果報。供養在菩薩六度中也稱佈施度,不過供養更顯得謙卑真誠而廣大。福德與智慧,是成佛的兩大要素,是走向成佛的兩條必不可少的腿。可見,修福之重要。普賢菩薩修行成佛有十大重要行門,名普賢十大願。“廣修供養願”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第三項,佈施在菩薩六度中是第一位,可想佈施供養功德之殊勝無比!


菩提佛語


敬佛是一件莊重的禮儀。首先要有恭敬心,這點非常重要,在敬佛前,淨手,清口,莊重,虔心。

鮮花和水果敬佛,水果一般宜用蘋菓,桔子為宜。

在佛堂點燃三支香,在佛前要虔誠。

祈願佛菩薩加持護佑時,首先要有好心願,佛菩薩是以普度眾生,慈悲為懷的,是加持護佑眾生平安,遠離災難,祈求這點就很靈驗。至於求升官發財,那是自己的福報,是靠善德或陰德來的,佛菩薩是不會隨便就給錢財官祿的,是要靠自己的修為得福報來的。保平安,遠離災難,就是最好的福報,平安是福,健康是金。

如果一個人出口粗言穢語,就犯了口業,做過很多的錯事和損事,就有業障,在佛菩薩面前就要懺悔,然後就需發願,這樣佛菩薩才能加持護佑,這一點很重耍。有業障在身,果則招至,所以菩薩怕因,眾生怕果。要想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必須從善。頭上三尺有神明,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佛菩薩都清清楚,因果隨時都在,善緣一和業障便在每個人的言行心念之中,最後就在因果中應驗。有一句俗話叫,別人不知,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行善才能積德,厚德載物,有大德才能享受財祿的大福報。偷,搶,貪是在造業,這些是會招來果報的。

行善就是積德,每天做一件好事,累積起來就有了福報,給人於笑臉,給人於好言鼓勵是口德,見到有困難的人給於幫助是佈施,行善積德的事每天都可做,這些是行善積德的最好行動,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大德,平時儘量不要浪廢食物,浪費就是在損福報,剩菜剩飯可佈施給餓鬼道眾生,倒入垃圾桶前念“嗡嘛呢叭咪吽 舍”七遍就能讓餓鬼道眾生得食,這個功德也非常之大。

人只要心態好,多行善事,不做惡事,人就能趨吉避凶,遠離災疾,平安順利!阿彌陀佛!🙏🙏🙏


ZZH晴陽藍天風和日麗


供奉什麼水果這個問題就像是去寺廟捐錢一樣,難道認為需要捐某某吉利數字或者是越多越好,其實不然,當年創立佛教的初衷是普渡眾生,是無私奉獻的,是講求眾生平等的,佛祖又豈會因為你供奉的水果不同而對你有特殊對待或者因為你供奉不符合某些要求,導致佛祖怪罪於你,如果你這麼認為,那麼只能說明你還不是一名正真的佛教徒,而是對佛祖有所求、有目的而信奉佛教。


有些人很喜歡用諧音來說明供奉什麼水果,例如梨,(諧音:離),還有其它的很多,就不過多說明了,歸根結底,什麼水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佛那顆虔誠的心。

我們供佛用水果的初衷是為了感恩,現在很多人反而迷失了初心。


佛教徒用水果供佛,是懷有一顆感恩和恭敬的心理。對於佛教徒而言,今天的生活不僅僅是通過自身努力所得來的,還有大家的幫助,社會國家的幫助,還有佛祖的幫助,所以我們是通過水果來表達感恩的一種方式,又怎麼會拘泥於何種水果。

水果供佛,恭敬佛祖,心中有佛,自然會約束自己的善惡,同樣水果也是一種警示自己的作用。

最後佛教供奉什麼水果,你應該知道答案了吧。


老王說文化


注意:我們供奉佛菩薩的鮮花水果是表法, 佛家講究因果(“花”表因,“果”表結果)所以這些水果並不是給佛菩薩吃的,這些要明白 .....

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水果更為合適呢?

首先要是當季新鮮水果其次是我們自己喜歡吃的水果,為什麼呢?按照尊敬他人的角度來說,我 們只有拿出自己認為最好最新鮮的水果才能表達對他人的尊敬,只有自己喜歡的水果才能被自己認可,才是最完美的,所以只有這樣才能表達自己最真的崇拜與尊重。

供奉水果或花的數量擺放也是有講究的:

用水果和花供奉佛菩薩,水果的數量是要單數,是每一層排列都要是單數,而不是總數是單數。如供奉四個蘋果,上層是一個,下層是三個,也就是每一層都是單數。盤數沒有關係。供奉鮮花水果最久不要超過一週才換新的,並且要保持新鮮,如果不新鮮了,就要儘快換掉,哪怕沒有新的換上去,也不能把已經壞掉的供在佛臺上。並且水果要整盤一起換,不能拿掉幾個再把其他的放回去。每個果盤,只放一種水果,不宜多種混在一起。花瓶中可以同時有多種花。水果只能是新鮮的,不宜供乾果、果脯之類的。最好供奉帶有香味的水果,如蘋果,橙子,芒果,菠蘿,西瓜等。香蕉與桃子是不適宜供奉佛菩薩。供奉菩薩富貴竹是好的。菊花、百合花、蘭花、水仙、牡丹花、康乃馨等是可以供奉佛菩薩。帶刺的玫瑰花不宜供在佛臺上。供奉佛菩薩的花,可以通過名字來判斷,如桃花,喇叭花等都是不能供奉的。另外,帶泥土的盆栽不要供在主臺上。一般來說,供奉富貴竹的話,可以兩邊各一個花瓶,每隻花瓶一支、兩支、三支以下都是可以,最好不要太多。鮮花的數量沒關係。


紅與塵


佛教供奉哪幾種水果,佛教並沒有具體說法。

供佛在於自己的清淨心,施捨心,最好供奉自己喜歡的,這樣得到的功德最大。


傳統意義上佛前供奉五種物品:水、燭、香、果、花。

  1. 供奉水:水代表心,佛前供一杯水可使心像水一樣乾淨、像水一樣平等。心清淨、平等,就是功德。

  2. 供奉燭:燈乃智慧、光明之象徵。佛前供一盞燈可滅除心頭火,照破眾無明。

  3. 供奉香:佛前燃一香,頭上燃一香,香表法,可滅萬千罪業,獲無量功德。

  4. 供奉果:所謂種善因得善果,佛教最重視因果法則,在佛前供果,可啟發眾生時刻要懂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5. 供奉花: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鮮花供佛前。用鮮花供佛,可得到長相貌美的果報。


佛教般若講堂


供佛用那些的水果好呢?當然是自己喜歡吃的那幾種。因為自己喜歡吃的、新鮮的、乾淨的、芳香的水果就很好了。有些壞的、不乾淨的、臭的水果不能供佛的。問題來了,那麼自己喜歡吃的榴蓮能不能供養佛陀呢?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


有些榴蓮在很遠處就能嗅到它的強烈的氣味,如果是一種讓人難受的氣味的好榴蓮,能供養佛陀還是不能供養佛陀,很難抉擇。可能帶來這樣的疑惑:來世自己的身體會不會也帶著臭味呢?這也是我擔心的事情。我建議買有芳香的水果,是考慮到來世身體無異味甚至是芳香的。但是,榴蓮能不能供佛,真把我難到了。我也發現有些榴蓮成熟了並沒有臭味,而是一種可以接受的香味,我想如果你也非常歡喜吃這樣的榴蓮,又沒有臭味的,是可以供佛的。

供佛主要是你當時的那顆心,是帶著真誠和喜悅的心,就很好了。曾經有一件事情就根供養有關,雪山下的信眾看到了雪崩,認為在雪山修行的米拉日巴已經遭遇到了不測,大家就在雪山下供養了尊者,下來米拉日巴尊者下山來問起雪崩後的幾天,獲得了很多食品是什麼原因,信眾回答是認為雪崩可能尊者遇害了。可見,供品是可以收到的。所以,有些人的供品一般情形下僅供佛食用,然後放置在清淨的野外就是這個原因。怎樣做,都以當時自己是什麼心態很重要。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適合上拜的水果:蘋果、桃子、棗子、葡萄柚、柚子、橘子等。

不能上拜的水果:梨子,李子、荔枝、西紅柿、櫻桃、番石榴、石榴,釋迦、榴蓮。

原因:

1、西紅柿、櫻桃、番石榴、石榴不可上供(所有的神、佛、仙堂都是)因為以上水果生長的渠道不潔,這幾種水果的種子都是要經過排洩道以後才可以發芽生長,所以認為不潔。

2、佛、菩薩不供釋迦及荔枝。(釋迦,衝撞如來至尊本稱。荔枝音譯為釋迦,亦需避諱)

3、道教神仙不供李子(避太上老君姓,避諱),另外暗含分離,寓意不好。

4、榴蓮,異味過重,衝撞神佛。

5、梨子,暗含分離,寓意不好。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開花蓮藍


供奉含有供養的部分意思,供養是佈施之一,佈施又是六波羅蜜之一,波羅蜜是“渡到彼岸”也就是成佛的六個組合之一。

供奉水果與佛前,是在供養佛法僧,是施主在行佈施,是在行“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之中的財佈施,供奉水果如有願求增福報,如無願求增功德。都是有益的好事情。

供奉水果與佛前,繼續要了解佛.教的規定或規矩,也叫佛教儀軌:

1.“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乃是出自《華嚴經》,佛講發心,初心,發菩提心,這個心,不必講求利人好還是利己好,沒有對錯,所以供奉水果,也需要對您的心情,供什麼水果,供奉多少,都來自您心,不必過度在意他人的說法;

2.佛講人人平等,乃是佛性平等,每個人都具備成佛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供奉水果,是您的修行,增加您的功德;是您自己造的福田,善有善報;利己也是好的,利他就更好!所以供奉水果,你喜歡的都可以,你不喜歡的那就別上了,其實佛的道理也多簡單,只是被某些人神秘化了甚至是妖魔化了!

3.那上多少種水果啊?供奉幾個幾種,不是要單數麼?

沒事的,你要你高興開心就好,歡喜,隨緣,隨喜都是說供奉水果沒那麼多禁忌,我提到的儀軌,也只是說佛教是有規矩的,但是佛菩薩普度眾生,有求必應,不會怪罪在意這點小事的。進入正題,供奉什麼水果,都可以!有人說不讓供奉柿子~出事;不能供奉鴨梨~分離;不能供奉切開的西瓜、香瓜、甜瓜~不能切不能用刀,刀是兇器;不能供草莓~莓不好~黴……這都是誤解。 要供奉蘋果~早升果位,供香蕉~像大金元寶,供橙子~早成佛,供奉桃子~佛菩薩都喜歡桃子,還不如說是孫悟空那個猴子喜歡桃子。這也是誤解。

上述的供奉水果的內容、數量、儀式、要求,我們在任何一部佛經中都找不見佛說過的此類言語說法;所以供奉什麼水果,分幾層分單數,就是壞的誤導的迷信的錯誤的說法。

你只要喜歡的,別人也不討厭的,能開心的,你發歡喜心供奉、供養的都可以。這才是正信,正信的對面是迷信。需要區分。榴蓮能否供奉,您問下自己的心!

供奉水果修行的利己利他均好,佛菩薩級別的不會食人間煙火的,也不要把佛菩薩庸俗化。
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佛告訴我們人如何通過學習修行到達成佛的彼岸,是為佛教。



聞而思之


佛教重實至、不重形式,實至就是依教如理如法修行,但為了方便接引眾生至佛門,也有很多表法的,我們在佛像面前的供養,通常都是以香、花、燈、水這四種供養。水代表心,看到這個水就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乾淨,沒有汙染表清淨心,供燈,燈在從前點是油燈、蠟燭,那個表法的意思非常明顯,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我能夠捨己為人,供燈是表這個意思,香代表信香,聞到香味就想到佛在經典裡面的教誨,要依教奉行,花代表因,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花代表因行。看到花,我們要做得好,就像花開得好一樣。花代表六度、六波羅蜜,花開得好,果就結得好,表因果,統統是表法全是教育的意義,所以不要去糾結要怎麼供供什麼,心誠則靈。祝吉祥。


緣善


佛對信眾來說是非常神聖的,每個人都用一顆恭敬地心來供養佛,就怕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得罪佛。拿用什麼水果來供養佛而言,很多居士信眾怕有什麼忌諱,供的不對。佛的意思是什麼,佛是覺悟了的人修成正果,修到佛的果位。佛包容一切,好像我們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孩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父母也不會和兒女計較,更不會在意吃什麼。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兒女能夠孝敬父母嘛。所以有句話說父母就是我們最大的佛。直白的講佛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當然更不會在意計較你拿什麼水果來供養佛,主要是讓我們有一顆恭敬心,誠心,包容心,慈悲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如果這些都做到了比供養什麼水果都重要。我們為什麼沒有達到佛的標準,是因為我們的分別心在作怪,我們拿自己的心自己的想法去代替佛的思維,所以才會生出很多忌諱顧慮。其實佛很簡單,心中有佛,佛就在你身邊。人最大的障礙就是自己的心,供佛學佛不在於任何形式上,也沒有攀比虛榮可言,更不是面子問題,世上有佛也有魔,是佛是魔皆自做。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