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調能效等級是越高越好嗎?用這個公式算算,就知道怎麼選了

雖然秋天已經來臨,但是最近天氣還是像往常那麼熱,每天回家都是滿頭大汗,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開空調,看著每個月交電費的賬單,心裡簡直是在滴血啊,不開熱,開了電費蹭蹭的上漲,時常都會感嘆太費電了,將要買空調的朋友也在為這個問題而煩惱,甚至不知所措!

家用空調能效等級是越高越好嗎?用這個公式算算,就知道怎麼選了

那麼重點來了,我們買空調的時候真的是以省電為標準來選擇空調的嗎?

對於消費者來說,高能效等級的空調依然有用,但重點不是在省錢,而是在吹著更舒適的體驗上,購買的時候可以隨意選擇能效比級別高的空調,如果預算不高,那麼就得仔細衡量下能效比怎麼選會比較划算。

家用空調能效等級是越高越好嗎?用這個公式算算,就知道怎麼選了

一、確定空調能效等級確定的範圍

首先購買空調的前提條件是要根據自己屋子實際面積、層高以及其它因素來確定選擇空調的匹數以及能效級別,當然匹數越大製冷效果就會更有效,能效級別越高,製冷效果也會更好,耗電量也會越少,電費也省不少。比如像市面上1級能效空調在單價上普遍偏高,而4級和5級的空調在耗電量上又十分離譜,用戶體驗感上也差很多,所以家裡用一般選擇2—3級就夠使了。

家用空調能效等級是越高越好嗎?用這個公式算算,就知道怎麼選了

空調能效等級怎麼算

空調能效比的計算公式為,能效比(EER)=製冷量÷製冷功率,製冷量是指空調調節室溫的能量,製冷功率是空調製冷的耗電量,例如一款製冷量5000W的2匹空調,製冷功率2000W,能效比就是5000÷2000=2.50;另一款製冷量同樣為5000W的2匹空調,製冷功率1500W,能效比:5000÷1500=3.33。能效比數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調每消耗1000W電功率時製冷量的大小,該數值的大小反映出不同空調產品的節能情況。能效比數值越大,表明該產品使用時所需要消耗的電功率就越小,則在單位時間內,該空調產品的耗電量也就相對越少。

家用空調能效等級是越高越好嗎?用這個公式算算,就知道怎麼選了

空調能效等級越高越好嗎

國家新頒佈的空調能效標準共分五級,能耗比是製冷量除以輸出功率的比值,最低標準是一級2.6。按照新規定,能耗比低於2.6即為不合格產品。一般分為1—5個等級,⒉6~2.8 五級、⒉8~3.0 四級、⒊0~3.2 三級、⒊2~3.4 二級、⒊4及以上 一級

家用空調能效等級是越高越好嗎?用這個公式算算,就知道怎麼選了

能效比越高,空調越省電,但價格也越高。每年空調的利用率並不很高,花很多錢買個能效高的空調,從經濟上講不一定划算。要綜合考慮,比如買個二級或三級能效的就適合家庭使用了。

家用空調能效等級是越高越好嗎?用這個公式算算,就知道怎麼選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