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土耳其進行經濟制裁,是不是在殺雞儆猴給歐洲、日本等盟友看的?

杜達特洛夫斯基


從懂事後大幾十年裡,對美國的認知看,特朗普正在下一盤美國前所未有的大棋。

美國政府一向敵友分明,美國極善於利用其強大武力、厚實經濟實力、美元霸王地位,執意尋找發現矛盾、故意製造矛盾,利用A矛盾去打擊、挫敗、摧毀B矛盾。特朗普沒有埃爾多安那種以一已之力決定國家命運的權力,除了美國憲法給於總統的極少特權,餘者均需獲得保括多數美國人民在內及各個權力機構認可授權。故而特朗普貫行的政策,除少數總統特權範籌內的,其餘其實就是美國政策,並不如一些人所認為,特朗普一意孤行,美國製度並不允許總統為所欲為。

最近數月來美國揮午經濟大棒,連老牌盟友親兄弟都不放過,猛一瞧等於美國在挑戰全世界,這在美國二、三百年立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行為。俗話說人不為已天殊地滅,任何人幹任何事,都或多或少地會參雜自身意圖,愛多事的美國更不例外。美國近日對歐日加盟友“無情”蹂躪,其實是不要臉的特朗普,在幹他幾多前任不恥乾的“髒活”。對歐日等盟友長期對美貿易順差,利用美國軍力,長年縮減自身軍費開支,造成“保護”它們的美國多花錢還買個“冤大頭”當,加之美國經濟正呈下滑狀態,已不堪負重,平衡各方經濟以利長遠發展成了刻不容緩之當務之急,逼迫美國不得不對“致親好友”下手。

埃爾多安用恐怖鐵腕手段,長年霸佔土耳其最高權力,兒子也利用其權力,權錢交易大發橫財。一眼便可看出,埃爾多安嗜權如命,最怕權利旁落。對自已認定美國支持,欲置其死地的前年軍事政變,始終耿耿於懷、疾惡如仇,政變平息後一改常貌,開始無意或故意地跟美國主子叫板作對,扣押美國牧師一案久拖不解,終引發了美土間終局埃爾多安必輸的殘酷經濟戰。

其實,美歐對埃爾多安早有微詞,埃爾多安霸權的土耳其早成美歐日聯盟中異類,礙於土耳其不可多得的戰略地位,以及比較強大的武裝力量,得過且過、隱忍不發罷了。這回美國對土耳其不可謂不狠,在對別個加徵關稅的基點上再加倍。不過本者認為,到目前止,美國還沒有將土耳其徹底打爛的思想準備,只想把埃爾多安打疼、打服、變乖。戀權的埃爾多安會如美願嗎?作為性格狠硬的埃爾多安不會不明白,此戰輸已是必然,如果終了示弱,自已將很長一段時間於世界上抬不起頭,在土耳其人民心中威信失盡,總統寶座可能失去,自已大土耳其美夢將半途而廢……為此本人無膽為美土紛爭作結論。

美國100%不想失去土耳其,特朗普大戰埃爾多安實為了擊垮埃爾多安掌權根基,讓聽話的新人坐上土耳其權力高位。我認為更不能將美國打壓土耳其的行為,當成殺雞儆猴給歐日等看。相信美歐日間經貿矛盾終會以互進互讓方式較圓滿化解,美國需要歐日,歐日很長時期內也離不開美國。歐日等發達盟友,是美國霸權根基,打垮盟友無疑於自殺行為,盟友都毀了,美國必將拱手讓出全球霸主地位,各位大德想下吧,美國會傻到那麼幹嗎?!


魯陽揮弋


這個我的回答肯定是“NO”!

美國經濟以及企業金融槓桿已經到了天花板,為了自己選票為了經濟不在自己任期內崩盤那個70多歲的“老大爺”已經瘋狂了,必須加息必須製造恐慌製造混亂那怕是製造戰爭,當然最根本原因是必須要讓資金(全球美元)迴流到本土,這也就是為什麼近一年多的時間裡美國逆全球種種行動,17年下半年開始為什麼美聯儲一點點的加息提高利率與全球量化寬鬆成反比,18年伊始就開始叫囂著國際貿易規則對其不合理要改變這種狀況,而到了5月份就開始叫囂著要要增加關稅保護本國的製造業,結果開始就選擇基本上對全球範圍內國家進行對鋁和鋼增加一倍的關稅,對你沒有看錯是全球範圍內鋁和鋼的關稅增加一倍,鋁和鋼對全球經濟代表著什麼意義在此我想我也不過多的贅述,5月中旬開始對世界最大的經濟發展“引擎”以及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發起了“準”貿易戰256、330、560、2516調查,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力度一次比一次強,6月敲定對中國3000億美元規模商品對其增加一倍關稅以及再次強調退出《伊和協議》,7月正式退出《伊和協議》與眾多國家鬧掰討論進一步對伊朗制裁,8月確立對伊朗制裁,併發出全球通告制裁與伊朗有任何商貿往來的任何企業並要求任何國家禁止與伊朗進行商貿往來,對土耳其在其鋼鋁關稅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倍。

如此周密、徐徐漸進、攻防兼備、輿論造勢、巧妙偽裝並且如此宏大的“棋局”,制裁土是為了殺雞儆猴未免也太高看土國了,這一次是全球範圍內的大“棋局”,當然中國是很堅挺的,可以說是未來(除美國以外)全球避難資金的人間天堂,當然未來你會發現你手裡的股票突然間大漲並更值錢了,去餐館吃飯大蒜突然間又不免費配備了,豬肉突然間比羊肉還要貴了,信貸公司突然間告訴你原有的額度基礎上你又100萬額度的可以用了,你的一個“自行車飛天”項目突然間有人說給你注資100億並即將要上市了,你的一個傳統機械加工小作坊突然有人告訴你要給你擴大規模並有全球知名企業下單合作了等等等等,那時候的你可能看到新聞上這幾天又有幾個知名大企業破產了這一段又有幾個國家經濟瀕臨崩盤了等等,看的你一臉懵逼!

除非未來發生不可逆的變故,在觸及核心利益中國在沒做好準備的前提下被迫轉入戰爭,你完全可以繼續一臉懵逼下去!當然除非那邊70多歲的“老大爺”不堪壓力外星人說他可以長生不老了他頭上居然能長雙角真瘋了!

未來一段時間這位“老大爺”可能有更多讓你們瞠目結舌的瘋狂的言語和舉動等“大小驚喜”帶給你們,啊油ruai磊?(你準備好了嗎)


創銘匯


其實在分析一件事情的時候,找找始作俑者的動機是我一向非常喜歡用的辦法,而且至今來看,效果不錯。

這裡有兩個很重要的人物,不用說,就是題圖中的兩個了。特朗普,埃爾杜安。

特朗普,最早我是從《名人學徒》這個節目中認識他的,“you're fired!”每次淘汰選手的時候,特朗普說這句話,很霸氣。我很羨慕這種霸氣,開起人來,我從沒有這麼痛快過。直到我知道他要選總統,才知道事情大了,了不得。

不過我還真是一開始就看好他能成,這真不是事後諸葛亮,我當時的微博上是有過這方面的預測的,因為這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果然,他贏了。

特朗普的口號是什麼?“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怎麼辦?富國強兵,順便去掉無謂的損耗。富國又當如何?生財固本,那就得多賣東西多盈餘,總是逆差確實不行;其次,美國打贏二戰的根本在於國內強大的再生產能力,日本人打掉美國人的珍珠港,打掉再多的航母,他馬上能生產出更多的航母和飛機,那麼就需要把製造業拽回美國;那你看看,特朗普是不是這麼做的?還覺得他是亂七八糟嗎?不是。

而埃爾杜安呢?有人叫他“素丹”,就是奧斯曼帝國的皇帝,曾經也兼任哈里發,就是中東地中海等地的王。埃爾杜安骨子裡是一個狂熱的宗教信徒,是一個泛突厥主義者,所以他訪問中國,還特意去新疆的大巴扎去和當地人打招呼。他夢想的是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

這樣兩個人,其實都是很有個性的,一個要讓“美國再次偉大”,而另一個則要恢復奧斯曼帝國昔日的榮耀。美國再次偉大在中東的版本就是繼續維持中東各方的平衡,扶植以色列,建立特朗普剛提過的“中東版北約”,繼續在中東做老大,維持中東四大國土耳其、埃及、沙特、伊朗之間的平衡,打壓伊朗,這是特朗普和美國的真正目標。做老大,要有制定規則的能力,要能賣武器,要能賣其它所有的東西到中東去,這是特朗普想要做到的;

而埃爾杜安呢?他夢想恢復的奧斯曼帝國暫時是回不來了,現代社會不允許這樣的武力擴張了,但他想做泛突厥的代言人,想做伊斯蘭世界的代言人,他希望能夠由他來整合這兩個世界,所以他才和美國在敘利亞槓,在北約也離心離德。也就是說,他也想做中東的老大。

這兩個目標完全是不可調和的好吧?但這個世界始終是講究實力的。所以這才是美國收拾土耳其的真正原因。露頭就打。當年薩達姆想當中東的老大,就被幹挺了。埃爾杜安應該想想薩達姆的下場。他沒有挑戰特朗普和美國的實力。

至於警告北約、歐盟不是最重要的


江上一峰青


土耳其一直在刺激經濟的道路上狂歡,貨幣超發,外債高起,通貨膨脹,失業增長。尤其是土耳其經濟正在刺激的反作用集中顯現期,這時候對外界的負面影響沒有任何低抗力。世界經濟都受特朗普貿易戰的影響,甚至美國國內的企業及豆農都不可倖免,土耳其哪裡逃得脫?事實上新型經濟體貨幣貶值,土耳其發生的要比阿根廷等國家晚一些,但是經濟內力不行,要比別的國家嚴重一些。

不存在殺雞給猴看的問題,特朗普的貿易戰是面對全世界的,區別是歐洲雖然和特朗普反目,但還沒有達到土耳其與美國那樣水火不容。歐盟和日本抗壓耐力要強一些,不會像土耳其一樣一擊即倒,這也是歐盟率先反抗特朗普貿易戰的低氣。相反,土耳其與美國的對抗主要以地緣優勢作為武器,口氣硬大話多,在經濟對抗上辦法不多。歐盟和美國的貿易戰,在特朗普不再堅持貿易順逆差,而是重新提出零關稅,零壁壘以及歐盟擴大進口美國大豆和油氣緩和了下來,但由於歐盟內部利益不一致,對此仍沒有達成一致。因而美歐貿易戰實質性進展並不大。

美國要想把歐盟和日本打的像土耳其一樣貨幣崩盤可能性不大,所以特朗普才和歐盟快速達成了一個操作性仍然困難的貿易協議,美國嚇唬土耳其還嚇不住,嚇唬歐盟日本更夠嗆。從這點上說,歐盟和日本並不是猴子,土耳其貨幣崩盤自身經濟是主要原因,這隻"土雞"並不是特朗普殺的,特朗普只是向土耳其扔了一根稻草,土耳其就"死下了"。

有人說,只要土耳其認慫了,就沒什麼事了。其實不然,土耳其的刺激經濟副作用正在擴展期,認慫只不過消除了部分投資者的緊張情緒,變"快斬"為慢刀子割,其痛苦過程更長。反擊貿易戰很重要,但把自身經濟搞好更重要,從這個角度講,貿易戰並不一定全是壞事,把經濟中存在的弊端徹底暴露,可能使壞事變好事。


吉祥如意170587193



土耳其與美國本來是盟友,而且是鐵桿盟友。自從2016年美國慫恿土耳其反對派發動政變(未遂)後,土耳其看穿了美國的狼子野心,決定與美國分道揚鑣。近兩年,土耳其在敘利亞、伊核協議等問題上,一直與美國唱反調,美國一直尋找藉口收拾土耳其。


美國悍然挑起全球貿易戰後,遭到德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歐盟等鐵桿盟友的反對,美國很是惱火。如何收拾一下這些盟友,讓這些盟友知道美國的厲害呢?美國首先想到了土耳其。美國製裁土耳其,就是要告訴其他盟友:必須聽我的話,跟著我走,否則就是土耳其的下場!


然而,美國的制裁嚇不倒土耳其,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明確表示,已經開始重新尋找新的夥伴和盟友;更嚇不倒歐盟、德國、加拿大等其他盟友,美國製裁他們,他們至少會同等反制,一個釘子一個眼地對著幹。


美國製裁土耳其,本意是希望殺雞儆猴,但結果可能是,“雞”殺不了,“猴”儆不了,反而是“雞、猴”團結其他朋友,一起共同對付美國,美國最終只能吃不了兜著走!


毛開雲


美國對土耳其進行經濟制裁,是不是在殺雞儆猴給歐洲、日本等盟友看?

是。但不還完全是。


美國發動的對土耳其經濟制裁,應該說出於兩個原因,一是殺雞嚇猴,做給盟友看,包含警示成份。二是對土耳其不得已而為之。對反美的國家,執行一貫的美國作風“堅決打壓,直至服軟。"

土耳其的政變未遂,埃爾多安指責美國是幕後策劃支持者,要求引渡在美國居住的土耳其人居倫(土耳其指其是政變實際策劃人)被拒,直接引發美國牧師布倫森被土軟禁(土指其是政變協助者)。導致美以此為由經濟制裁土耳其。其實這只是一個引子,深層次主要是土耳其反美。

敘利亞戰爭,埃爾多安積極衝當美國的馬前卒,擊落俄羅斯戰機,且對俄態度惡劣。自土未遂政變發生,俄挽救了埃爾多安,土要求引渡居倫被拒,埃爾多爾就看清了美國的真實面目。“為我所用,不然則棄。”

埃爾多恍然大悟,積極靠攏俄羅斯。就擊落俄戰機事件向俄道歉,賠償俄戰機損失;向俄飛行員家屬致歉問安並給予撫卹。

接著的一系列事件讓美國不能容忍。

一、在對以色列站隊立場上,土耳其反美反以。

埃爾多安抨擊美國在聯合國的“以色列遷移大使館議案"。並在暨後的美國遷館耶露撒冷流血事件中,堅決站在巴勒斯坦人一邊,撤回土耳其駐美、以大使。

二、對美的敘利亞政策不配合,使美國北約意圖落空。

美國扶持敘利亞庫爾德人,意欲在敘土邊境曼比季阿夫林地區,培置

三萬人的“邊境安全部隊",埃爾多安硬懟美國“扶植恐怖勢力,對土耳其國家安全夠成威脅"。出動“橄欖枝"行動圍剿,硬是剿黃了美國的計劃,使美國意圖落空。

三、不聽美國勸阻,執意購買俄羅斯反導武器s一400。

土耳其購買美國對手俄羅斯武器,違背了北約的武器採購“規矩”,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一旦放任自流,必然後者紛紛模仿,後果是北約失去向心力,美國失去軍火武器訂單。

四、在反美路上越滑越遠,公然支持伊朗。

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宣佈經濟制裁伊朗,土耳其公然與美國作對,聲稱:不會停止與伊朗的經濟貿易活動,不會停止進口伊朗石油。


美國宣佈經濟制裁土耳其,有不得已而為之的無賴成份。首先在於美國優先的自私所導致,不顧盟友利益,導致盟友反目。其次土耳其太囂張,有槍打出頭鳥之意。美國在無法說服土耳其的情況下,不得不採取經濟打壓的手段,試圖讓土耳其服軟,回到美國的羽翼下。美國的用意確有殺雞嚇猴的成份:不管是誰,反對美國,都將受到美國的制裁,有著社會黑老大警告下屬的意圖明顯“不管是誰,反對我這就是下場!“為了“美國優先",特朗普手段用盡,將導致兩種可能發生:通過制裁土耳其,讓盟友唯唯喏喏,不敢越雷池一步;另一種可能就是不畏高壓,各自分飛。


老狼48440790


有殺雞儆猴的意思,但這個“猴”,也應該有所指,比如法德意等,這些和亞洲和東歐國家走動得比較近的。但這樣一來,只能讓這些歐洲的老大們更加報團。最近歐盟不是出臺了一個“阻斷法令”嗎,以此來對抗美國的制裁。如果特朗普一味地強硬下去,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想,他最後還得在某些方面和歐洲國家達成妥協,或者有選擇地區別對待,以達到分化歐洲的目的。這和他曾經暗示馬克龍,“勸”法國脫歐,和北約峰會後他在接受美廣播公司採訪時把歐盟稱作美國的敵人,有異曲同工之處。



土耳其與歐盟和日本不同,日本除了在軍事和政治上,特朗普還希望在經濟上也是美國的附屬,甚至他還要改造歐盟。

土耳其在他眼裡就是個“異類”,除了軍事,經濟上從來都不是西方的盟友,而軍事也不過是一個“馬仔”的身份。這些,土耳其人自己心裡也清楚。而埃爾多安是要把土耳其打造成地區大國,乃至阿拉伯世界的老大,這樣他才有資格和歐洲的大佬們平起平坐。但這些美國和歐洲不會給他,得靠自己爭取,這就是他一年來出兵敘利亞、驅逐以色列大使、拘捕美國牧師布倫森、以牙還牙制裁美國政府官員、起訴美軍駐土耳其軍事基地的軍人的動機,甚至還不顧北約的規定買俄羅斯的S400。



這是開香立堂的節奏,犯了美國的大忌,而美國反制他的手段又不多,政治上他敢頂嘴,軍事上有北約盟規約束,就只有經濟上的手段了。把經濟政治化,狠狠地教訓教訓他一下。

又有媒體消息稱,白宮放話,土耳其不放布倫森,美國的制裁還要加碼。

但,這些絕對不會發生在歐盟和日本的身上,不管他們在制裁伊朗的事情上如何和美國對著幹,美國也不會向對待土耳其那樣對待歐盟和日本。


燕北林叢


殺雞儆猴不假,立足中東才是謀略.

特朗普執政以來,一直有染指中東之意,從想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到撕毀伊核協議,再到宣佈制裁土耳其.都能看出美國的意圖,不想放棄中東這塊肥肉.

美國製裁土耳其,是土耳其想脫離美國的控制,是覺得和美國在一起撈不到過多的好處,處處受到美國的限制和刁難.更重要的是土耳其當局可能明白了美國的野心,因為中東的戰略地位,擁有世界上最豐富和昂貴的石油資源.美國對於中東的定位,應該是為了將來的絕對控制.所以土耳其有意向俄羅斯示好,並且違背北約共識,向俄羅斯購買武器,這就讓美國這個北約的大哥尷尬了,自己的後院起火了,自己能不能惱羞成怒嗎?其次土耳其這樣的方式,會不會引起連帶反應,北約各國紛紛公然挑戰美國的權利,會不會因此讓北約名存實亡.美國種種擔憂,終於下定決心,拿土耳其開刀,給北約各國提個醒,如果你們敢向土耳其一樣,這就是下場.一些北約國家必然引以為戒,處處小心謹慎.

特朗普還有一個目的,誰敢挑戰美國權威,下場很慘.誰不聽從美國的安排,下場同樣很慘.中東別的國家會不會因此而繼續向美國示好呢?是有這個可能的,強權之下,必有膽小之人.那會未來美國在中東點燃戰火,不就有國家放棄抵抗,委曲求全嗎?美國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對於主導中東市場,美國政府及那些靠能源吃飯的美國財團,是把中東看作是天堂,是利益的天堂.

美國背後的真正意圖,是中東!中東!中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如果中東不團結,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中東各國將逐一被美國政府瓦解並進行金融掠奪,屆時中東戰火四起,中東河山滿目瘡痍.


老鱷魚交易分析


.自蘇聯解體後,美國一家獨大,"老子天下第一″,順者昌逆者亡,稱霸世界多年。在特朗普之前的幾屆政府,儘管有恃強凌弱,搞經濟制裁,武力打擊不聽話的國家,但至少還會庇護和照顧盟友,還有一點規律所循。到了特朗普時代,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為了實現"美國優先″的目標,六親不認,出爾反爾,任性枉為,動輒實施經濟制裁,甚至不計後果地挑起世界貿易大戰。什麼國際秩序和規則,什麼國家道德和誠信,統統拋諸腦後,美國的需要就是秩序就是規則,所有國家只能服從。

.在特朗普看來,道德不值錢,耍賴不羞恥,有錢就是老大,就可以高高在上,就可以繼續稱霸。從目前看,美國發動的貿易大戰,確實有效,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大受影響,金融市場出現激烈震盪,土耳其就是其中一例,里拉大幅貶值,美國卻坐收紅利。土耳其雖是北約國家美國盟友,美國不但不出手相救,反而落井下石,在緊要關口,對土耳其鋼鋁產品的關稅翻番。此前,美國支持的居侖運動在土國內發動軍事政變,就是對自家兄弟背後打黑槍,從此,土美關係漸行漸遠,夢醒了的土耳其,迅速拉攏了俄伊關係,不配合聯軍打擊敘政府軍,不顧警告購買俄防空導彈S一400,更是觸動了美國的神經,美國強力制裁土耳其就不足為奇了。面對美國氣勢洶洶的經濟制裁,土耳其一點也不示弱。8月11日,埃爾多安在土耳其發表講話時說:"誰覺得通過經濟操縱就會迫使我們屈服,那就太不瞭解我們了。″他呼籲民眾將手裡的歐元、美元和黃金換成里拉,"我們將會成為這場經濟戰的贏家。”看來土耳其要與美國決一死戰了,與美國徹底反目為期不遠了。

.有人認為"美國對土耳其的經濟制裁,是殺雞儆猴,給歐盟、日本看的″的觀點,未必正確。理由是,在特朗普主導的美國政府發動這場世界貿易大戰的初期,美國股市屢創新高,經濟指數節節攀升,已經償到了甜頭,以後有任何發財的機會都不會放過,何況之前巳對歐盟和日本加徵了鋼鋁關稅,不存在再警告的意義了。特朗普還會肆無忌憚地將貿易大戰打下去,現在制裁土耳其,下一個制裁目標可能是木耳其、水耳其,大家就耐心地看戲吧。難怪有人說,特朗普會成為美國偉大的總統,我卻以為,特朗普與這些人一樣目光短淺,貿易大戰才剛剛開始,大戰的結果一定是雙輸或多輸,沒有贏家,最終輸得最慘的一定是美國自已,大家走著瞧吧!


日月明5948292471


我個人的見解,特朗普提高土耳其鋼鋁的稅率,不是殺雞儆猴,並非警示歐日。

美國與土耳其的衝突,主要是政治因素而不是經濟因素。

政治方面的原因是,土耳其在北約國家中屬於邊緣化角色。它不像北約主流國家那樣屬於基督教文明,崇尚自由人權,也不像希臘那樣宗教充分開放和自由化。埃爾多安上臺後,違背了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世俗化路線,強化宗教意識形態,積極干預穆斯林世界的事務,同時鼓動民族主義。這樣,他的路線遇到秉承凱末爾教誨的軍界勢力的反對,自然也引起美國的反感和警惕。另一方面,埃爾多安對土耳其經濟增長有一定的貢獻,土耳其民眾在經濟增長中獲益,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下層民眾的奧斯曼情結,因此埃爾多安不乏國內民眾的支持。兩種勢力較量的結果,軍方發動的政變流產。背後與土耳其軍方勾搭的美國成為惡人,通風報信的宿敵俄羅斯成為埃爾多安的座上賓。

冷戰中,土耳其堅定站在北約一方,現在由於埃爾多安,土耳其的立場動搖了,與美國產生對立。埃爾多安扣押美國牧師,拒不放人,絲毫不給特朗普面子。此外,美國與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有立場相同的一面――都想消滅巴沙爾政權,又存在利益不同的一面――美國想推銷價值觀,土耳其想擴大地盤。在庫爾德人的問題方面,美土幾乎是對立的。以前,美國把庫爾德工人黨列為恐怖組織,討好土耳其,現在卻與以色列一樣,明裡暗裡支持庫爾德人自治。這樣,土耳其即是美國的北約盟友,又是一個不聽話的競爭對手,地位十分尷尬。

土耳其和美國的矛盾有擴大化的趨勢。在這個時刻,特朗普開始對土耳其實行制裁。一方面,凍結兩名土耳其部長在美國的財產,另一方面對土耳其的鋼鋁進口加徵關稅,涉及金額16.7億美元,其實不足道,但美國卻是土耳其第一大鋼鐵出口國,從而引發了脆弱的土耳其經濟開始動盪。

綜上所述,美國製裁土耳其主要是政治原因。

美國與歐盟以及日本的關係不同於美土關係。美國與歐日是鐵桿同盟關係,特朗普的外交總路線是“文明國家聯合起來”,因此,歐、日都是特朗普的團結對象,而不是打擊對象。美國與北約盟國的關係,是經濟利益衝突,主要有軍費開支比例(安全保護費),貿易平衡等問題。

隨歐盟和日本成功簽署零關稅貿易協議,美國也在躍躍欲試,打算建立新的美歐日零關稅貿易體制。然而特朗普一味魯莽,仗勢欺人,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這一招要動搖日本的國本,日本人勢必不會答應。

從上面情況看,特朗普政府雖然盛氣凌人,指南打北,指東打西,堅持美國利益至上,但是在對待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和歐日的態度大不相同。制裁土耳其不存在敲山震虎,殺雞儆猴的問題。

特朗普的做法自有其軟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