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王守仁的「心學」?

知易行難而合一


王陽明和他的心學的核心內容格物自知和致良知。其實就是鼓吹不學而知和不慮而能,大白話就是人人都可以有良知,到處都是聖人。

王陽明最開始學的是朱熹的格物自知,他就去格竹子,結果格到吐血,然後就懷疑朱熹說的是不是不對,然後就走到朱熹反面陸九淵哪裡。

陸九淵認為聖人為什麼知天道,因為聖人有特異功能。😂😂,朱熹認為任何人只要歸納能力強,都能得出天理。這觀點也是錯誤的。古代聖人是通過天文觀測和地理觀察得出來的。

王陽明被陸九淵帶進了溝裡,於是王陽明回到了孟子的懷抱裡,在致良知裡面找到自己思想陣地,可是又學歪了。

孟子所說的良知,如小孩子用思考就知道親近父母,戒備陌生人,這就是不慮而知的良知,人為什麼會失去良知,是因為長大後失去赤子之心。所以有良知小孩子不是聖人。

王陽明把陸九淵那套梨花接木嫁接到孟子思想裡,進兒主張,存在一個先驗的心之本體,不善不惡,只要覺悟到這種心之本體就是有良知的人,就是聖人。

進一步說,人人學習陽明心學的人都可以聖人,這就是唯心主義,想幹啥就幹啥,管這個叫知行合一。現在有些人更是認為知行合一就是理論聯繫實際,人的行為被側底剔除了道德仁義,比如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想打人就打人,想罵人就罵人。都自帶心學氣質光環。😂

明朝後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由於王陽明的思想是我心即宇宙,心在無物,知行合一。資本家就是我想啥就是啥,聖人們滾蛋,別耽誤我賺錢,然後雙方就有利結合到一起了。

王陽明雖然任性,但眼裡對皇帝和孔孟還有點敬畏之心。

日本人為什推崇王陽明,日本人一方面利用王陽明消解日本的皇權,一方面可以利用王陽明消解掉中國在中華文明圈的宗主地位,這樣日本資本家可以完成日本資本主義革命,也可以完成對中國宗主地位的代替,成為哪個時候新的中華文明新一代宗主國。



一介布衣411


王守仁的學說,來自於儒學為根本,佛家為主線,道家為血肉的修心之學,可能應為每個人的悟性不一樣,王陽明最開始喜歡佛道之學,但是又有超出一般人的心性,人家修幾十年的成就他也就幾十天就修到了。儒家偏重於一切向內求只有理論修習沒有實際操作,唯一的格物致知也只是個虛頭不知如何格物能致知,佛家,道家,不但有理論還有實修開悟之法,但是偏重於出離於世的修習,都有不足之處,尤其王陽明由儒入佛進道,覺得儒家道家佛家都沒有入世成就之法。

心學的主要著作就是,王陽明語句集《傳習錄》當他被髮配到貴陽龍場,經歷生死浮沉後,發現了人事的本質是心,心外無物,心外無法,但又提出心需要在具體的事在磨,方能立得住,又提出知行合一。 當日本得到這套理論大量實踐發現,將理論帶入實際,能得到迅速的發展壯大。 具體當他在剿匪時,有遠中近三夥土匪,近的最強,中的最弱,遠的不弱不強,若是按遠近當剿滅第一夥,按難易,當剿滅第二夥,但是他帶兵直驅最遠的一夥,為什麼,應為大家都覺得不會去最遠的一夥,所以出其不意,一舉成功。

社會上無論什麼事都是人跟人在打交到,人又是慣性思維,與原始本性的奴隸,當你能駕馭自己的行動不受思想本能的控制,只在於根據具體的規矩去辦事,則你很有可能成功。打個比方,當人遇到生死大事的時候,本能會恐懼逃避,但是當你的理智(王陽明叫知)強大到能克服恐懼,按照具體規矩去辦(王陽明叫行)。這就叫(知行合一),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理智的按照事物具體的規矩去辦事。在(遙遠的救世主中,這就叫強勢文化屬性,有強勢文化屬性的人才能成為開創者,才容易成功。)有人說一切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這點沒錯,比如股票,和現在的房市。人性的趨利會買漲不買跌,然而抄底,高賣才賺錢,一般人心理沒那素質,所以大部分人叫肉雞,不是沒有道理的。社會上,無論士農工商,成功的在少數,不是沒有道理的,古言,享千金者,必是千金人物,享萬金者必是萬金人物。

成功的關鍵在於不要相信慣性思維,本性思想,要學習事物的規律,人性的弱點,應為大部分人都是受眾,他們只能被操控,而按照具體規矩辦事,就可以操控事物,人,外在的一切。所以修心,有多重要?


玉龍155173159


心學大法與人生智慧

五百年來王陽明是影響中國人最大的思想家,在歷史的長河裡璀璨奪目, 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都是儒家學說,二者都是傳承孔孟之道,無奈並沒有超越孔孟的軸心時代。程朱理學的理論淵源是《大學》,主張的是窮理,向外求發展,講究的是一種漸變。而陽明心學的理論淵源是《中庸》。中庸篇多處體現的是向內求解決問題,遵從自己的本性。比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遺憾的是心學家沒有看清人性向惡的本質,如果沒有外在的抑制人會變得越來越壞,人得通過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覺悟,這些都說明人生得內外兼修,單純的一種無法達不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當年王陽明“龍場悟道”,頓悟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從而開創心學一派,個人境界有了極大提高,將自己的事業推向了巔峰,培養了中國人善於自省,什麼事兒從自身找原因,這種性格對個人發展十分有利,對企業及國家的發展卻不見得是好事,假如都逆來順受哪來的新中國呀,真正的強者改造環境。偉人及聖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我們前進當中最大的的障礙,面對權威我們多數都是被嚇倒的,困難是用來戰勝的,制度是用來打破的,聖人是用來超越的。當前最大的思想束縛就是迷信權威,專家治國,專家誤國的例子比比皆是,原因在於我們缺乏一顆持懷疑態度的心。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此心妄動,隨性而動” ,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靜如止水,除非他看破紅塵,面對金錢、美女的誘惑不動心幾乎是不可能的,集體觀念對個人行為影響力有限, 唯有靠意志的原則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不過即使勉強忍住了衝動,也會憋夠嗆,如果人能夠真正認識到出軌是可恥的行為,不加檢點的生活不值得一過,心才不會妄動,尤其是一些色念深重之人,將他們從慾望之中拉回來確實非常困難,不過只要有決心、有恆心就一定能夠戰勝自己,苦練內功,不斷的超越自我,才能做到清心寡慾,即使在特殊環境下,面對特殊的人群也不犯錯誤,紅塵修行,只為練心。

與王陽明處於同一時期的德國也處於沒有哲學的黑暗當中,但是自康德開創了古典哲學以後,將人們引向了浩瀚的抽象思維,從此德國人結束了沒有人生觀、世界觀得過且過的生存狀態。遺憾的是心學沒有打破中國沒有哲學的尷尬局面,暫時只能靠文化對一些現象進行膚淺的解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行業不正之風嚴重,說明中國人缺乏德國式的嚴謹、深刻及理性,還是在巧與拙、正與奇、黑與白的簡單思辨及非此即彼的二元定律裡打轉轉,無法深入到思想的內核, 這都與我們的思維方式有關,我們在美輪美奐的感性世界這條道上走的太遠太久了,許多人都自我陶醉其中,整天渾渾噩噩的,為了活而活著,無法進入到精神層面,只能在黑暗中匍匐前進。

雖然心學提倡人人皆可成堯舜,其實聖人之路談何容易。對自己的約束絲毫都不能放鬆,安逸是靈魂墮落最快的方式,要想在道德上有所建樹,僅僅“安貧樂道”還是不夠的,要心中常有逆耳之言,心中常有佛心之事,故意讓自己處在不自由、不自在的環境裡磨鍊自己的心性,道德才能不斷長進。心學的靈魂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讓人時刻保持慎獨,追求一種自我的本性與本心,復歸於嬰兒,見素抱樸。其實人只不過是禽獸與聖人之間的一座橋樑,人的本性是自私、嫉妒的,難道這些本性也要遵循嗎?這些人類的缺點就像一座座橫在我們面前的大山難以逾越,只要整天跟自己較勁,不斷完善自我,強化自身修養, 向著聖人的目標努力,即使不能成為聖人,最起碼也成為一個坐懷不亂的君子。

“ 心即理,心外無物 ”,過於專注自己的感受,不進行聯想不能將觀念整合,思想無法輸出,形不成深刻的抽象思維,對事情的理解會浮於表面,活的自然不夠通透。 比如中醫自成體系呵護了國人健康,助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理論,基本上和算卦差不多,甚至無法證明經絡的存在,許多治療其實還停留在物理療法的原始狀態,無法治療重大疾病。 從書法和圍棋發現國人並不缺乏抽象和散性思維,需要的是換一個角度或者另一個維度的深度思考,賦予純抽象的書法豐富的內涵,給十分精湛的京劇注入深層次的意義,為博大的中醫提供理論依據,提高武術的實戰能力,要讓內容大於形式,而不是形式大於內容,將中國人提升一個層次。

王陽明的“致良知”和孔子的“仁”犯的是一個毛病,都是格局不夠大,沒有老子大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屬於人際關係範疇,王陽明繼承儒家思想,將道德修養做為終生的事業來追求,僅僅強調了做人的道理,沒有達到人生的終極目的,使批判意識只能架設在責任意識之上的,當責任意識逐漸弱化或缺失,自然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且是責任劃分很明確,文人的責任就是提意見,當文人被邊緣化, “文死諫、武死戰”的職能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我們本來就缺乏批判性思維,現在直言納諫的文化又遭到破壞,吏治越來越腐朽,這是中國近代走向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陽明學派的興起,原因之一是明朝中後期,人口增加,科舉通道狹窄,而讀書人增加,這就為陽明學派的發展奠定了社會環境。心學是向內求發展,自然對外界事物之理探求較少,自然科學的發展就停滯了。中國社會一直沿著社會科學的軌道行駛,倫理道德一直是中國文化的主旋律。如果沒有陽明心學,中國歷史發展進程可能會被改寫,中國可能也會出現資本主義的工業革命。即使到了現在國家再次強大崛起,沒有伴隨著思想上的繁榮,沒有出現世界級的思想家、哲學家,將中國人帶入更高層次的精神的追求,結束經濟上巨人,思想上匱乏的不利局面。

“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很明顯有唯心主義傾向,心裡的感受都是感性的,人的思維才是理性的,人的眼睛、耳朵往往會欺騙自己,原因在於眼睛和耳朵接受的信息直接被心接受,通過分析思考得出的結論才更加靠譜,什麼事兒入心入腦才能辦好。 現實工作當中許多幹部要麼過於依賴第一印象,要麼習慣了聽彙報,遇事不進行調查研究,憑感覺做決定,偏聽偏信不說,跟著感覺走的另一個弊端是容易被情緒左右, 一個人看不上另一個人無論做什麼都認為是錯的,絕大多數人的判斷和決策其實都是情緒的,能夠剋制自己的情緒才能處事公正,客觀的進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有的時候善於逆向思維“違心”的做一些決定反而有益於工作。

王陽明思想中精髓中的精髓是“致良知”, 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人做事憑良心,圖個心安理得是對的,而政治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幼稚的,項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事物的對與錯都是相對的,良知不能簡單的做為評判事物的標準, 道即良知是一個偽命題,道其實是就是文化,不同地區地域文化是不同的,比如說中國人認為勞動是光榮的,幾乎都是工作狂,而吉卜賽人認為勞動是可恥的,他們的人大都好吃懶做,勤勞與懶惰都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通過三星堆考古發現中國人的祖先來自非洲,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遠的遷移,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從雲南進入我國,在艱難的跋涉過程中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造就了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在我們這個文化的國度裡文化才是破譯一切事物的密碼。

嚴格的說王陽明的心學算不上哲學,甚至不能算心理學,只能算是成功學,很多人靠學習王陽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照其起源及構成背景的生活經驗的原初情境來理解,他的這些學說都是他個人心得體會,心裡發生方法的本質是帶有很強的侷限性,只能應用於個人。看問題要從政治、文化、歷史等多個角度出發,有的時候還需要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一切以自己為中心,過多在乎自己的感受,容易主觀、片面、偏執,甚至剛愎自用,個體經驗代替不了普遍認識,什麼事情最怕先入為主, 容易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何談真理可言,所以心學是中國最好的成功學,但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幾百年來王陽明一直受到崇拜,近年來他的心學再次受到熱捧,說明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日本的稻盛和夫將心學用於企業管理取得的巨大的成功,只要掌握了心學的方法,我們也同樣能在複雜的工作和學習中做到有條不紊,遊刃有餘,實現立功、立言、立名的人生理想。一個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是發自於心,心是輸入和輸出信息的重要通道,心的捭與闔決定著一切。許多人失敗不是能力的問題,是心理障礙造成的,多數情況我們是被困難嚇倒的,中國有句俗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什麼事只要上心就一定能夠做好。


走自己的路tlz


儒家講修道德,要先從修自身做起。禮儀是外在的東西,修道德的實質最終歸結為修心。孔子提倡一個仁字,心中有仁,然後行禮才會成為自然的東西。心中倘有惡念,口中雖善,動作中鉅,那也是虛假的。

儒學教導我們知禮和行禮,但也需要告知我們必須要知禮和行禮的根據。說禮是天地之大義,是人類社會最根本的法則,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循它。這是從外面說,從客觀性上說。如果說人心從根本上都具有追求善與良知的本能,所以遵禮和行禮是人性的自我實現。這是從裡面,從主觀性上說。所以王守仁的“心學”是儒學學說合乎邏輯的發展。

王守仁有一個根本觀點認為理的根據內在於心中,它是主觀的,不需求外求於物。這個假設包含有神秘主義的成分。心與物的關係是哲學上的一個根本課題,現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夠單純依靠思辨和空想,必須要結合心理學的成就。當我們設定了心與物的概念,並要思考二者之間的關係時,就不能夠單純從這兩個概念出發,我們需要考察實際的自然現象及其聯繫。

如何尋求本心中的理呢?由於假設理是內在於人心的,那麼良知良能只能是一個心中先驗的狀態。所以致良知的過程也就是回覆到心靈的這一先驗狀態中。既然這個良知的狀態是每個人先天的心靈狀態,為什麼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良知良能呢?王守仁解釋說,這個良知狀態常常被人們的私心物慾所遮蔽。所以致良知就是滅除私慾和物慾,努力使心靈狀態回覆到先天的先驗狀態中,這個狀態符合天理。所以致良知就概括為滅人慾存天理的過程。王守仁有四句詩根據他的主要哲學觀點。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是這樣理解“知行合一”的,向善和致良知是人心的自然本能,人一旦實現了良知,就必然引導自己的行動,由先驗的良知引導的為善的行動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不分離的過程,良知必然引導良行,良行必然發動於良知。知和行是互為表裡的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但是在人慾遮蔽良知狀態下的行為就不能保證知行合一的。因為良知不能有效引導行動,這個行動雖然表面看符合某些道德標準,但並不是一個知行合一的行為。所以,知行合一也一個先驗的狀態,必須通過修心而獲得。普通人由於沒有去除人慾的遮蔽,所以也不能實現知行合一。

我們今天還看待這些觀念,不能抱著盲目崇信的態度,王守仁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而它的一生也必然與他的思想有關,但這並不能證明他的理論和學說是先驗為真的。心與物的關係片面強調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正確。如果我們抱定是求真理的態度,那麼王守仁的學說還不是終極學說,前人給我們指示道路,我們需要沿著他們指示的方向前進,而不是侷限在他們的結論裡面。

而且心物的關係也決不是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心概括了一部分事實,物也概括了一部事實,心與物的關係是這兩部事實之間的關係,探究事物的終極真理仍舊需要從觀察和研究事實開始。


國學新邏輯


王陽明晚年曾將自己的心學概括為四句教: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因此讀懂四句教就讀懂了陽明心學。

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誤解。下面我逐句解釋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陽明心學的要旨: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這句話是對“心即理”的解釋,這是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起點。

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又叫本心)是人類社會一切倫理道德的來源與依據,一個人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會違背道德。

那麼為什麼說心之體無善無惡呢?

因為,心之體(本心)是判別善惡的標準,符合本心的是善,違背本心的是惡。本心的層次比善惡更高,所以不能用善與惡來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為(惡),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還是非法(惡)呢?我們只能說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無善無惡)。因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斷合法(善)或非法(惡)的標準。

再比如,你見到一個小孩子快要掉進井裡去了,第一反應一定是拉一把,這就是你的本心。你絕對不會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沒有善與惡,但只要遵從本心,所作所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這句話,也可以說心體是至善無惡的,這也是王陽明認可的說法。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如果一個人的本心是無善無惡或者說至善無惡的,那麼為什麼還會做壞事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私慾,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貨等等。這些私慾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產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惡。

所以王陽明常常說“存天理去人慾”(這是宋明理家們所共同認可的準則),要求人們摒棄私慾,恢復本心(天理)

知善知惡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斷善惡的標準,因此每個人都知善知惡,這種能力就被稱之為良知。就算一個人的本心被物慾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夠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惡。

很多人吵架的時候會說: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虧心不虧心。這說的就是每個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陽明抓到一個盜賊,他讓盜賊當眾脫衣服。賊脫了一件又一件,最後只剩下一條內褲,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脫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盜賊,但也有羞恥之心,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惡,還是好善惡惡。良知之知,並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餓知冷之知。你知道餓了,一定會找東西吃,知道冷了,一定會找衣服穿。同理,

你知道什麼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麼是惡,一定不想做。

這就“知行合一”。

為善去惡是格物:

當然,在物慾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麼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麼是惡但想去做。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鏽跡斑斑的銅鏡一樣昏暗不堪,因此必須經過一番為善去惡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復良知。

王陽明說的物,指的並不是客觀物體,而是人意識的對象。你想到什麼,什麼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順父親,孝順父親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陽明說“心外無物”,意識的對象當然在你心裡而不在別處。這句話並不是指客觀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麼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實施;想到惡的事情,就去糾正。這就是為善去惡,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你的物慾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復了,你的所作所為就是至善無惡的了。王陽明把這一過程比作磨鏡子,磨去鏡子上的鏽跡、灰塵等等,使鏡子恢復明亮。

關於四句教,王陽明的兩大得意門生:王畿和錢德洪曾產生了一場爭論。

王畿是喜歡獨立思考的叛逆學生,他認為,心體既然是無善無惡,那麼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知也是無善無惡,物也是無善無惡。所以四句教並不究竟。

錢德洪是聽老師話的乖學生,他認為,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但是人被物慾沾染得久了,就會有善惡之見,所以要為善去惡,正是為了恢復本體的無善無惡。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確的。

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相約第二天請教老師。

第二天在天泉橋,王陽明分別聽了他們二人的觀點後說,你們倆說的都對。但是王畿的觀點只能說給上根人聽,而錢德洪的觀點只能說給中下根人聽。

上根人一旦徹悟本心,所作所為皆出自本心,沒有善惡之念,但一切行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雖然見到了本心,但是由於物慾習氣的影響,所作所為有善有不善,必須經過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覆本心。

因此把兩人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沒毛病了,無論什麼根基的人,都可以憑藉這四句話而領悟聖人之道。

這件事就稱之為“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最後對學生們的教誨開示。因為說完這段話,王陽明便出征剿匪去了,並在半途病逝。


夢露居士


王守仁,我們稱之為陽明先生,關於其學說“心學”我是這麼理解的。

首先,先生是繼承和發揚宋代學者陸九淵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並把心看成是萬物的根本。先生說的心,也稱為良知,又稱為天理,“心即理”是學說的核心思想,所以便成為“心學”。


其次,先生認為認知的源泉不在客觀世界,而在於“吾心”(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更是注意到人性存有善與惡兩面,從而提出:人雖有良知還得需要“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充滿全身,這就是心學中的“致良知”,即:去人慾,存天理;

曰: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

最後,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並反對把知和行分開,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兩者是一個功夫的兩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解更無先後之分。

心學(陽明學)的中心我們知道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亦是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統一,從中也提出“欲”是萬惡之源,“人慾”妨礙著道德的貫徹和發展,因此必須破除它。

方方面面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陽明學說的作用於何處,它給人以清醒和自覺,啟發人們的思想,同時也維護了人格和尊嚴,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哲學史上的一位心學大師,更是流傳至今,且經久不衰的影響著更多後來人。


夢歸秦淮


“心學”屬於唯心主義學說。其核心是四句話: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去惡揚善,提升道德,促進文明。

怎麼做到去惡揚善呢?王陽明給出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性行合一?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小張想學游泳,他買來游泳書籍,還請了游泳教練,刻苦學習,很快游泳理論知識就爛熟於心了。光講理論小張可以稱專家了,但是他還是不會游泳。小張這不叫知行合一。

小王在海邊長大,沒有人教他游泳,但他水性特棒。有人問他,怎麼才能學會游泳,小王說不出來。小王也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小李是游泳教練,游泳水平一流,教游泳也非常棒,他把要領講得頭頭是道。小李對游泳才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能做到知性行合一,現實中很多表現。比如平時我們說,某某人眼高不低,這就是不知性行合一的表現。還有,有人愛讀書,讀了很多書,卻感覺沒啥長進,這也是沒做到知行合一的結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知行合一,能做到很不容易。

比如眼高手低,以為自己知行合一了,其實沒有。知行合一具有自我欺騙性。

再比如游泳、開車,理論學得再好,不經練習還是不會。這說明理論和實踐還有一段距離。

又比如減肥,你知道了肥胖的危害,知道了減肥的方法,做了一個月,減了10斤,效果很好。減肥這件事你知道怎麼做了,也達到了減肥10斤的效果,是不是知行合一了?不是。一個月後你堅持不住,又反彈回原來的體重,這還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道容易,做到很難。因此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難點,也是重點,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豫有得


理解是不可理解的,就像《金剛經》裡說的不可思議,虛空不可思議,心學同樣不可思議。

需要的是感悟,《易傳》所謂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寂然不動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從定靜安慮得,這個慮得就是悟得,所以需要去感悟心學。

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莊子》

說通即心通,如日處虛空。——《壇經》



不滅的聖光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除惡是格物。以上是心學的核心內容,要達到心學以上的的高度,是須自三綱、八目、七證的艱難歷煉,這歷煉之艱程和求索便是大學之道。三綱為: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至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知行合一是個體人的人生努力方向,是對理想、信仰、知行合一等理念所表現內容的堅持程度和正確程度的衡量。總之,知行合一是一種信仰,是一種人生方向,其基本要求是存良知,立信仰,以良知指引實踐,踐行實踐。知行合一的歷程之艱如柏拉圖所言: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為歡樂。陽明心學亦正如此!


善護念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