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祕史(四)——台灣四大黑幫上

看過臺灣楊德昌導演的長達四個多小時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都知道臺灣黑幫自從國民黨退居臺灣後便紛鬥複雜。

臺灣有四大黑幫。

一,竹聯幫。

竹聯幫是臺灣最大的外省幫派,成立於1956年,前身為中和幫,以臺北為主要據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幫眾一度達到10萬人。

中和幫由孫培德在中和鄉成立,一次糾紛中孫培德殺死一名少年而入獄,幫眾離散,剩下的人員以聯盟的形式成立“竹林聯盟”,簡稱竹聯幫。竹聯幫以動物名稱作為區分,不設幫主。

1959年,四海幫聯合文山,三環等幫大舉圍剿竹聯幫,竹聯幫一度沉寂。1957年,“旱鴨子”陳啟禮,“白狼”張安樂,吳敦等人重組竹聯幫,逐漸吞併其他幫派,實力大增,取得“天下第一幫”名號。

陳啟禮在擴張行動中嶄露頭角,在“香港西餐廳”一戰成名,以寡敵眾,擊退“牛埔幫”。

1968年,“白狼”張安樂在陽明山召開會議,將竹聯幫組織編制擴大。

1972年陳啟禮因指使槍手在警察面前槍殺他人引起軒然大波而被捕入獄。與學者李敖同監。“白狼”張安樂被推舉為總護法,將組織進行制度化。

後因和幫內另一元老周榕內鬥,張安樂出走美國。

黑幫秘史(四)——臺灣四大黑幫上

竹聯幫

陳啟禮出獄,開始涉足商場。後被當局情報局吸收為成員,借政治撐腰,陳啟禮復出接掌竹聯幫,周榕手下大將紛紛倒戈,陳啟禮實質統一了竹聯幫,成為首任幫主。

經陳啟禮整頓,竹聯幫開始掌握現代化武器,與四海幫相繼發生杏花閣血案,法庭喋血等流血衝突。80年代陳啟禮將竹聯幫企業化,手中擁有18個企業化堂口,還有一支直屬武裝部隊“竹聯突擊隊”。

竹聯幫急速擴充,四海幫為奪回地盤,聯合臺南黃埔幫和竹聯幫進行大規模街頭械鬥,即“荔舫餐廳事件”。

其後兩幫角鬥甚至進入到金融層面,進行股市決鬥,一度引發全臺金融風暴。刑警大隊長曾文奉命調查金融風暴內幕,當查出真相後曾文卻收到一紙調職令。

曾文憤而辭職找陳啟禮報仇,卻慘遭安全局長汪敬熙毒手。此時黑幫與當局已經勾結甚密,親為一家。

1984年陳啟禮奉情報局命令赴美刺殺臺灣日報駐美特派員,疑為大陸臺灣美國三面間諜的作家劉宜良。即為轟動一時的“江南案”。此時臺當局顧及在民眾的形象,發起掃黑行動,陳啟禮被判無期。

1990年臺灣經濟發展良好,推動兆億公共工程,竹聯幫看中這塊肥肉,暗中進行圍標,綁標,吞下了鉅額暴利,勢力版圖再度擴充。

其後黃少岑,趙爾文,李宗奎,胡臺富相繼擔任幫主。

2007年,竹聯幫教父,陳啟禮病逝。

陳啟禮雖然貴為黑幫領袖,可據其好友張安樂回憶,是個翩翩少年,文質彬彬,曾放言,如若臺獨勢力掌權就上陽明山打游擊。是支持中華統一的人士。

至於陳啟禮年輕時如何,你看臺灣青春偶像明星陳楚河就知道了,陳楚河是陳啟禮兒子。看過《大灌籃》,臺灣熱門青春偶像劇《命中註定我愛你》以及《夏家三千金》的都知道 陳楚河是誰。

而作為黑幫大哥的張安樂更是主張一國兩制,創立了中華統一促進黨。在大選中獲得不錯的成績。

而張安樂本人更是一個把讀大學修學位作為副業的黑幫知識分子,是個歷史學者,獲得過數個臺灣及美國博士學士學位。

黑幫秘史(四)——臺灣四大黑幫上

陳楚河

二,四海幫。

四海幫是臺灣第二大外省幫派,成立於1954年,八九十年代時幫眾過5萬人。四海幫是臺灣幫派中經營企業和財團,將幫派企業化的先驅。

四海幫最早為馮祖語和一班臺灣大學學生建立,以四海之內皆兄弟格言取名。早期主要成員為大學生,富家子弟和政黨人士子弟。

60年代四海幫人數近萬,主要為青少年。臺灣當局掃蕩,使得幫內分裂,被其他勢力蠶食版圖。

70年代,劉偉民,陳永和和空軍出身的蔡冠倫復興四海幫,對四海幫進行改建,劉偉民任幫主,幫內經營著建築公司,期貨公司和娛樂公司等。80年代初四海幫和竹聯幫的爭鬥達到白熱化。

黑幫秘史(四)——臺灣四大黑幫上

四海幫

“江南案”後政府嚴打,劉偉民出走日本,在賭場與人發生衝突,被射殺,震驚黑白兩道。

其後蔡冠倫掌權,一度企圖參選“立法委員”,遭到失敗。

後陳永和任第三任幫主,改革組織機構,設立幫主副幫主,中常委,顧問等職務,立規幫主要經由中常委產生。此後由趙經華接任。四海幫和政府打得火熱,連國民黨高層都請求四海幫發動幫眾幫忙選舉。

1996年陳永和在臺北餐廳遭暗殺,案子至今懸而未破。陳永和喪禮上政商各界大佬和島內外各幫派參加公祭,人數超兩萬,堪稱“世紀喪禮”。

後經當局打擊,趙經華出走美國,宣佈辭任。四海幫群龍無首。於是身在大陸的楊光南被推為幫主,卻在上海被逮捕經由澳門交給臺警方。

不料消息洩露,楊抵澳後,臺灣“刑事局”探員會同澳門航空警局進入境室等候,但四海幫人員更神通廣大,直接進入停機坪將人接走。臺警方無功而歸。

2000年楊光南再遭逮捕,賈潤年,張建英,楊玉斌,楊德昀先後接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