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易經》 難懂嗎?爲什麼?

敦敏慎獨


易經很難學習,這是大家公認的,它難在哪裡?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字數太少,易經一共才幾千字,卻包括了許多內容,有時幾個字是一句話,甚至有時一個字就是一句話,使人摸不著頭腦;二是晦澀難懂,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極其精煉,一個字就可以包括許多含義,許多時知道了這個字的意義,但是採用哪個意義就很難確定,且現代的解釋與古代的解釋是否一致也很難確認;三是卦序的問題,應該說現在我們看到的卦序是存在錯誤的,其中可以看到許多人為排列的痕跡,也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在卦序錯誤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得到正確的卦義,這是易經難懂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四是人們沒有揭示出易經中存在的規律與週期,也沒有徹悟易經所闡釋的哲理,使人們在學習與詮釋易經的時候沒有一個依據,沒有必要的邏輯與規律,也就是綱不舉目不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人撰寫了哲學專著《辯證唯物主義新論》,共45萬字,建立了理論與規律的基礎,形成理論的體系,然後將這些理論與規律應用到易經中,又撰寫了《易經新論》一書,從理論、規律、數學、哲學、週期等角度全新的詮釋了易經,形成數千年來獨一無二的新詮釋,同時得到了許多顛覆性的結論,因為有堅實的基礎,這些結論是難以駁倒的。

本人從哲學、數學與週期的角度對卦序進行了重新排列,又將每一爻精煉為一條哲理,形成384個以上的人生哲理,得到易經詮釋前所未有的效果,這些哲理是指導人們行為與思維的準則,有了這些內容就掌握事物運動的規律,可以明辨前進的方向與方法,可以徹悟人生的哲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收看本人在今日頭條的《易經新論》連載。還有更多的內容在連載中可以看到,如果想從根本上、理論上、規律上學習易經可以看一下,有不同意見可以商榷。

本人排列的新卦序是:略


於雁鳴的哲學與易經


《漢書•藝文志》:"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顏師古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所以,易經是包括周易和易傳的。你的問題應該是"周易很難懂嗎?為什麼?"周易是很難讀懂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歷史原因。1'周易成書在西周時期,字寫在竹簡上,遣詞造句很精煉,所以周易全書不足五千字。例如,"帝乙歸妹"不是帝乙嫁妹,而是帝乙的庶長子微子啟為歸妹,歸妹是先秦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政治婚姻。2'時代久遠,史料奇缺,我們不知古代社會的典章制度。例如,不知歸妹是諸侯國之間的政治婚姻。3'時代久遠,字詞的意思變化很大。例如,《說文》:"有,不宜有也。"有的古義是不宜有,假借為又,引申為大。現今的周易版本都必須用簡化字出版,許多人用簡化字的字義讀解周易,怎麼讀懂?我建議大家在讀周易時,選用段玉裁作注的《說文解字》為工具書。4'周易是筮佔之書,卦象是算卦時得遇之卦,卦辭和爻辭是斷卦時的判斷詞。所以,讀周易,先要學習筮佔知識。5'卦象是有卦象之義的,而卦辭和爻辭是根據卦象之義創造的。所以,卦象之義是我們讀解周易的鑰匙。讀周易難,難就難在讀解卦象之義。6'卦爻的爻位是分尊卑貴賤的。初爻是平民之位,二爻是大夫之位,三爻是諸侯之位,四爻是公卿之位,五爻是帝王之位,上爻是祖宗之位。周易的爻辭是根據爻位代表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創作的。7'讀周易,確實需要悟性。讀周易難,第二原因是那些專家人為所致。"周易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裝","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本義就是被這些專家搞成了一團亂麻。你讀的輔導書越多,你會越糊塗的。


朱清國1


《易經》對新手來說是難懂的,因為全是周代時的古代文字,這種文學跟秦朝以後的文言文又有區別,更別說是現代的白話文了。易經的辭文又不是按主謂賓詞法寫錄,沒有一定的功底很難理解辭文,再說好多《易經》現在譯本是按照字面意義照搬沒變通易經含義。實際上那些翻譯出版書的作者也未必懂《易經》,造成自誤也誤他人。易經說難也不難,其實易經是簡易並非繁易,辭文本是參照大小象集合寫成,但很多翻譯家非搞成考古文學對待。


比如:《周易·同人》,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而同人按解釋是親人的意思,而這句辭言沒有提高親人,而說設伏在草莽中。升其高陵又不無法與前而的“伏戎於莽”連成對接。其後的三歲不興,據說這個並不是準確指三年期。

如果要讀懂易經文就先要了解卦名,大象,小象,動物象,隱象這些意義。因為易經也是由卦名與象變譯出來的。

再說上面的《同人》那就是“同人之無妄”。同人是一家族,而無妄含義是無妄之災即突然發生的不祥事情。那為什麼說伏呢,伏是取於變卦之無妄中的互象艮,但艮在同人本卦中是半象,所說這個是伏(半現)。易大象以艮為高陵,所以說升其高陵。此爻處於三爻,也有說三之數,即三歲不興。不興因無妄之災的原意引伸。


如果在讀《易經》中能結合辭文的翻譯意思和易在原來的設定意象,那才能慢慢理解“易”。


塵緣術數玄學文化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做易經,哦,你把易經,看成是八個卦或者先天八卦,後天八卦,64卦,白話易經,你就進入了一個難懂的誤區。我,換一個窗口,另一種思維,把易經做是一個大道,“大道至簡”,把易經看作是數字一組數字 ,一個公式,一個定理,易經就不能懂了。易經上面是日,下面是月,稱為日月。駕著日月叫做易,左右的日月叫做明。從上下左右去研究易經,就易名 了,不知你願意走哪條路,如果你來向我學易經,我一天包你會。



今古堂868


不難懂`易、簡單的意思、經`書的意思或知識`組合起來、是簡單的知識`它的精彩主要是奇門遁甲`慈喜用遁甲術借上了道光的官運`一生坐官`死前又布了個局把頭頂的痣移到了下巴‘下一代、易經很真實`很實用`馬雲的陶寶和陶珠有一樣的意思(范蠡歷史第一商人,會佈局自然能成功`易、簡單


滿族七八年三月初五卯


我想更多的是文化氛圍和思維方式的改變

如今的社會開放和曾經諸子百家時期的文化思想開放是有很大區別的

現在文學給到當時社會去閱讀一樣會晦澀難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