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爲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

農業就是靠天吃飯

山東突降暴雨 蔬菜大棚被淹

就在前天,山東突降暴雨,導致很多蔬菜大棚被淹,一個大棚成本10萬塊,得賣多少菜才能挽回啊?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視頻▼

https://v.qq.com/x/page/n1346sa85uy.html

高溫致遼寧海參絕收超80%,損失至少300億元

同樣就在前段時間,遼寧迎來了大部分地區37~39℃,局地可達40℃的高溫。難耐的高溫對當地的海參業帶來了毀滅性打擊!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視頻▼

https://v.qq.com/x/page/g1345oedrw1.html

還是洪水,廣西柑橘產業今年很受傷

上半年,廣西各地連番遭受暴雨襲擊,不少柑橘園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澇害。

面對一片狼藉的橘園,廣西柑橘產業很受傷,洪水對柑橘的影響極大!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不治之症!獼猴桃的潰瘍病之殤

潰瘍病之於獼猴桃,如同黃龍病之於柑橘。該病無法根治,甚至被認為是不治之症。

今年,紅心獼猴桃原產地“蒼溪”就備受潰瘍病困擾。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農業不是靠天吃飯

對此,筆者採訪了蒼溪華樸農業的王貴,這次潰瘍病,他也損失嚴重,但他沒怪老天爺,而是反思——

他呼籲整個行業,即使在受損嚴重的情況下堅持不早採,蒼溪紅心獼猴桃9月後才能上市。

王貴認為,我們這幾代人都被忽悠了,“農業是靠天吃飯的”,其實農業不是靠天吃飯的,農業是一門可以量化的自然科學!

為什麼中國農業靠天吃飯?

我們的農業參與者太多太散,投入有限,知識結構有限,所以導致沒有運用科學技術去發展整個產業,中國農業這一千年來原地踏步。

不是農業靠天吃飯,而是我們的農業過於傳統過於守舊。比如說水災,首先選址就不合適,受災只是時間問題,開溝、水渠等基建沒有做好,受災也是必然的。

選址要科學,基建要具備面對自然災害的能力,這些都沒做好,當然只能是靠天吃飯。

應該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減少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對產業的影響,提高農產品的抗風險能力。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潰瘍病真的不可治嗎?

獼猴桃潰瘍病沒那麼可怕,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獼猴桃潰瘍病其實沒那麼可怕,潰瘍病多在極端天氣後爆發,但王貴認為主要問題還是農業過於傳統。

潰瘍病就像人的皮膚,表面都會有很多細菌,但真會致命嗎?不會!

傳統農業看不到細菌在哪,當它發病後再去治療,為時已晚,這就造成獼猴桃潰瘍病的不可治。

但實際上,就像人體有哪些細菌?什麼樣的環境能誘發什麼細菌?都是可以預防的。所以,在潰瘍病沒有發病之前,我們就應該用科學方法去檢測和防治他,而不是亡羊補牢。

最近,王貴跟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觀察和檢測土壤中潰瘍病細菌含量,想通過細菌的活躍程度,來判斷將來發病的情況和趨勢。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病菌在進化,防治技術也需要與時俱進

以前使用農鏈黴素能有效防治潰瘍病,現在為什麼沒效了?

這就跟人一樣,因為土壤中的潰瘍病細菌已對農鏈黴素產生抗體。但這些年,我們依然同樣的劑量,原來的藥去防治。

如果能通過科學方式檢測到細菌的情況,可以做到更加量化、更加針對性去防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靠經驗。

中國農業為什麼這麼慘?靠天吃飯!

冬病需要夏治

有個說法叫“冬病夏治”,因為人在冬天體質比較弱,病菌活躍度高,就很容易生病。

同樣,獼猴桃潰瘍病也是在溫度5度以下才容易爆發,25度基本就不活躍了,傳統農業都是採摘後再去防治,但為時已晚,病菌已經很活躍,很難幹掉它。

所以,防治獼猴桃潰瘍病,是否可以在頭年的7-8-9月就開始。

成功案例:

紹興之前也爆發過潰瘍病,但是這兩年獼猴桃基地加蓋大棚後,就沒有過潰瘍病了,因為風不傳播,溫度可控,病菌就不活躍。

這種情況下,農業還是靠天吃飯嗎?真不是!

新農堂堂評:

不是危言聳聽,靠天吃飯的農業就是賭博!

用傳統思維和方式做農業,必然導致靠天吃飯,從傳統農業上升到現代農業,需要我們痛定思痛,王貴反思,還是我們投入不夠,重視不夠。

第一件事就是要解放思維,先明白——

我們都被“農業靠天吃飯”忽悠了,實際上,農業不只是靠天吃飯,農業是一門可以量化的自然科學。

免費直播課程,可以關注新農堂公眾號獲取直播鏈接

中國蜜柚第一品牌

教你農產品品牌運營

直播免費回聽收費

所以鎖定今晚8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