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河北無中牟邑,再添新證據

前面我發一篇段連勤先生《北狄族與中山國》摘選,裡面作者說的很清楚:華夏各國沒有進入河北,拱手把河北讓給狄族。作者在下此結論時肯定查閱了很多史料。這也是整個河北無中牟邑的重要依據。但是本著嚴謹治史的原則,需要對自己引用的證據做一下簡單考證。我們選取西晉杜預著《春秋左轉正義》和管仲著《管子》中的記載為例。

一,齊、宋、曹三國軍隊援救邢國,僅僅是“次於聶北”而已。我們先來談談聶北在哪裡:

1,杜預注: “聶北,邢地。” 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實》 以為即 《左傳》 “聊、攝以東” 之 “攝”。據 《元和志》 卷16博平縣載: 故攝城 “在縣 (按博平縣故治即今博平鎮) 西南二十里”。

2,《姓氏急就篇》( 漢 史游):聶本地名,因以為姓。《姓氏急就篇》注:春秋時齊國丁公封其支庶子孫於聶城(今山東茌平西),為齊國附庸,即聶國,其後人以地名‘聶’為氏。

3,《大名府志》十六卷記載(清豐縣元、明、清時期隸屬大名府):“春秋僖元,齊師、宋師、曹伯次於聶北救邢,志以為即此城也。

聶北位置有三種說法,前兩說都在今山東境內,距離黃河很遠,在河東無疑。清豐縣當時也在河東,因為五鹿城在大名縣,前文有講述。

二,《管子》記載:“狄伐邢,桓公不救。”後面還有解釋,當時齊桓公沉迷聲色,政事懈怠,這也是齊、宋、曹三國軍隊“次於聶北”不再前進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當時齊國把主要精力放在討伐南邊的楚國上。後來經管仲勸諫,齊桓公幡然醒悟,再想去救時邢國都城已經被狄族佔領,所以齊桓公才把邢國安置在儀夷城(山東聊城),把衛國安置在楚丘城(河南滑縣)。

三,只有宋桓公還算不錯,他雖然“畏狄”,但還是“宵濟,夜渡”,把衛國潰敗的遺民730人接到河東,安置在曹,並立了國君。“曹邑雖闕,不知其處,當在河東近楚丘也”,可知曹和楚丘都黃河東。

四,再解釋一下鄭國“師潰而歸”的原因。當鄭國聽說邢國受到狄族侵略,派出高克領軍救援。高克是鄭國公子,但是大家都厭煩他,鄭文公也是如此,卻不能疏遠他。於是就借這個機會讓他領兵離開。高克在黃河南岸駐紮了好長時間,再也等不到鄭國的命令。等他知道原因後嚇得丟下軍隊跑到陳國去了。部隊沒了統帥,自然就潰散回國。他們也沒有進入河北。

五,由於以上種種原因,齊桓公在管仲的建議下沿黃河設防,所建築的城池都在黃河以東。至此,河北大部(包括鶴壁、邯鄲)都已經淪陷於狄族之手,不在華夏範圍之內,齊桓公不可能在那建中牟城,河北中牟邑缺乏學說缺乏最根本的依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違章建築,必須徹底拆除!還是重申我的觀點:

1,歷史上只有一箇中牟(城)邑,只能在中牟縣。

2,河北中牟邑是中國史學界巨大的謊言。

3,真正的“河北中牟邑”是代(河北蔚縣)。

整個河北無中牟邑,再添新證據


整個河北無中牟邑,再添新證據


整個河北無中牟邑,再添新證據

整個河北無中牟邑,再添新證據


整個河北無中牟邑,再添新證據

整個河北無中牟邑,再添新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