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以來,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演變

1973 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爆發直接引發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作為應對,美國正式提出“能源獨立” 這一政策理念。40多年後的今天,美國“能源獨立”終於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對世界能源地緣政治和我國能源產業安全產生了重要影響。

1992年以來,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演變

美國能源企業在開採頁岩氣的過程中意外地收穫了大量的頁岩油產品,從而使得美國石油產量大幅增長。統計顯示,美國頁岩油產量從 2005 年的 9 000 萬桶增加到 2015 年的 17億桶,十年增長了近19倍。因此,頁岩油氣產業的突破性發展使得美國“能源獨立”理念能夠得以實現。

1992年以來,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演變

我們著重看一下,從1992年至今的兼顧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時期,美國的“能源獨立”政策。

1992年,美國克林頓政府推行了既注重市場價格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同時也注重政府的計劃指導作用;既注重提倡節能、提高能效,也非常注重國內替代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此,克林頓政府出臺了《能源政策法案》。2001年,小布什總統繼續推行兼顧市場和政府作用的美國能源政策。但與克林頓政府的能源政策略不同的是,小布什政府還同時強調增加國內能源產品供應的重要性。為此,小布什政府2005年出臺了《能源政策法案》;2007

年,出臺了《能源獨立和安全法案》。在小布什政府時期,美國國內資源的開採、能源節約、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替代能源的發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地進展。

1992年以來,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演變

2009年,奧巴馬總統繼承了美國克林頓政府和小布什政府時期的既重視市場價格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又重視政府計劃引導作用的美國“能源獨立”政策,希望通過推行美國能源資源的多元化供應(包括能源資源的多元化、能源資源開放主體的多元化以及能源供應渠道的多元化)來加快推進美國“能源獨立”的實現。2011 年,奧巴馬政府在《能源安全未來藍圖》和《2011年戰略規劃》中指出,美國減少對石油依賴的主要途徑有2個:一是在美國國內尋找和生產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品;二是通過開發新能源等更清潔的替代燃料,通過不斷提高美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以減少美國對石油的依賴。奧巴馬總統還表示,未來10餘年內要削減美國石油進口量的1/3,以努力提高美國的“能源獨立”水平。

2008年,美國巴肯等頁岩區帶頁岩油勘探開發活動的成功,對提升美國國內頁岩油和原油的整體產量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大大提高了美國頁岩油氣的開發水平。到2010年,頁岩氣產量已經佔到美國天然氣年總產量的 23%,使美國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為進一步推進美國石油生產量,奧巴馬政府於2015年進一步解除了已經實行40年之久的美國原油出口禁令。

1992年以來,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演變

為鼓勵對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美國政府還於 1992 年、2005 年、2007 年和 2009 年分別通過了 《1992 年能源政策法案》《2005 年能源政策法 案》《2007 年 能 源 獨 立 和 安 全 法 案》 以 及《2009 年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案》。為落實上述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和相應的州政府還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以支持美國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

特朗普總統“美國優先”的能源政策突出美國“能源獨立”及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兩個主要目標。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開發佔據特朗普能源政策的中心位置。為此,特朗普將美國環境保護政策的重點從應對氣候變化轉向保護清潔空氣、水資源、自然棲息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國民健康等傳統目標。另外,特朗普不僅大力推動美國“能源獨立”,還提出了“能源主導”的主張,指出能源主導的美國將把能源出口到世界市場,以增強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和影響力。

1992年以來,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演變

可見,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大力促進了美國“能源獨立”。讀者朋友,美國的能源獨立政策,對我國的能源安全,有什麼啟發呢?歡迎討論。

美國“能源獨立”現狀、政策演變與經驗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