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網貸平台是否有跡可循 小白投資者要小心!

问题网贷平台是否有迹可循 小白投资者要小心!

眾多P2P平臺在2018年的夏天合唱了一曲“涼涼”。入夏以來,已有超過100家跑路、清盤或逾期,其中不乏百億級的大平臺。(東方IC/圖)

眾多P2P平臺在2018年的夏天合唱了一曲“涼涼”。入夏以來,已有超過100家跑路、清盤或逾期,其中不乏百億級的大平臺。投資者人人自危,困惑情緒甚至在從業者這些局中人之間瀰漫開來,隨著監管繼續從嚴、從緊,新一輪“大浪淘沙”仍在持續。在此之際,新華網財經部推出系列策劃《當網貸平臺撞上“雷七月”》,此篇為《問題網貸平臺是否有跡可循 小白投資者要小心!》。

P2P作為近年來一種熱門的投資產品,憑藉高曝光度、高收益回報和便捷的投入取現方式優勢,儘管投資平臺良莠不齊,產品也一直存在較多爭議,仍然不妨礙其成為倍受許多人青睞的產品。

然而,近期,隨著唐小僧、錢滿倉、聯璧金融等廣為人熟知的平臺接連出事,P2P行業陷入了密集爆雷潮。據不完全統計,自6月以來,爆雷平臺已超過百餘家。

對於單個投資者而言,一方面對P2P較高的收益率難以割捨,另一方面可能要面對血本無歸的慘痛結局,是否真的只有自認倒黴?其實通過梳理,可以發現那些爆雷平臺並非無跡可尋,東窗事發前似乎都存在著某些共性。

發標異常

如果一個往常發標頻率並不高,且利率一般的平臺,突然出現發出大量短標,且資金量過度集中的情況,那麼需要小心了!

通常來說,這類“詭異”標的的出現,多少與平臺缺乏資金有一定聯繫。平臺有可能想通過假標來以舊還新,或是想撈一筆跑路等。

比如,4月12日善林金融旗下網貸平臺在被查後仍可正常發標,旗下官網披露的最新投資動態還顯示,仍有投資人在善林金融總部被查封后進行投資。

利率畸高、“優惠”活動頻繁

一般來說,正常的P2P是依靠收取手續費盈利,不太會給出過高利率。不過,也不乏有些平臺在成立之初,確實有可能會通過給予較高利率的方式來吸引人氣。但隨著平臺壯大,利率也將逐步恢復行業平均水準。

通常來說,平臺在成立一年後,基本會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而此時若再度出現奇高利率,或者以變相返現、免費購方式吸收資金的情況,那麼不排除平臺已遇上兌付危機了。

比如錢寶網,去年底爆雷前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了20%-40%。而前不久出事的唐小僧平臺,儘管收益率不如錢寶網,但卻一度被譽為“民間四大高額返利平臺”之一,為了吸引用戶註冊投資,最高返利甚至達到100元返現30元。

此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便曾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要努力通過多種方式讓人民群體認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超過6%的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運營數據異常

有些投資者,投完錢就完事大吉了,對於平臺的運營情況並不是很關注。但事實上,平臺每月或者每季度出的運營報告中,其實也能反映出不少問題。

諸如,借款人數量、投資人數量、待還資金、營收數據,以及逾期率和壞賬率,尤其要注意平臺的風控資金是否足夠覆蓋壞賬和逾期。

比如唐小僧就曾被曝出運營數據造假。據唐小僧公佈的數據,其交易量在2016年9月到11月這三個月裡,增加了130億。但單月數據統計表卻顯示,這三個月的交易量累計應為106億。兩個數字之間出現了高達24億的誤差。

此外,唐小僧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2月底其累計交易額為486億。而網貸天眼對其單月數據累計相加後發現,唐小僧的累計交易額大約為417億,兩個數字誤差高達70億。

提現困難

正常來說,產品到期後投資人即可從該P2P平臺正常支取資金。即便出現問題,平臺也會發布公告予以說明。

但有時平臺突然出現限制用戶提現的情況,那就一定要當心了。這很有可能是公司在經營上遇到了困難,為了給跑路做準備而限制平臺的資金流出。

比如,2018年6月中下旬,同為“四大高返利平臺”之一的聯璧金融平臺已無法正常提現,並且發生了聯璧金融APP無法正常訪問的狀況。

问题网贷平台是否有迹可循 小白投资者要小心!

因此,當平臺發佈公告限制取現,或大批量提現申請不被通過時,投資者需要對此抱以高度警惕,必要時及時採取針對措施。

負面消息頻出

如果在各種社交工具以及第三方網貸資訊平臺上,不斷出現該平臺的負面消息,比如提現困難,壞賬率高等問題,那麼投資者就需要多留個心眼了。

儘管確實存在競爭對手惡意中傷的可能,但投資者最好增強對信息的辨別力,一方面過濾掉惡意攻擊性信息,另外一方面可採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及時調查核實,謹防平臺遭查,蒙受損失。

比如,在QQ上搜索唐小僧維權,便可搜出眾多群組織:

问题网贷平台是否有迹可循 小白投资者要小心!

再如錢寶網,早在2017年4月,就已被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而理由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问题网贷平台是否有迹可循 小白投资者要小心!

人事調動過於頻繁 發不出工資

除此之外,還應留意的是其人員調動問題。儘管在職場中,員工辭職換工作並非什麼大事。但正常的人事調動往往是較有規律的,而如果一家公司員工大量跳槽,那投資者就應當引起注意了。在這之中多少會折射出一些問題,比如:

1.資金流不行,工資無法按時發出。

2.平臺面臨停業壓力,員工出於自身考慮另謀出路。

3.本身就是詐騙平臺,不宜久留,或者不願意擔責。

因此,員工大量離職很有可能是一個平臺是直接的跑路先兆。例如:

e租寶在2015年12月被立案調查,但早在7月份就有人在網上曝出其拖欠員工工資。

華贏凱來在2017年7月被定性為非法集資,而早在2016年就有媒體報道,該公司因欠薪被南京分公司員工報警。

巨如集團在今年5月被媒體報道實控人失聯,兌付困難。該平臺實控人曾在4月份發佈一封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稱集團出現了資金困難,未能按期發放員工工資。

投資提醒

那麼,作為投資者究竟應當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守護自己的財產呢?對於投資者自身而言,加大自身理財投資知識的積累是前提條件,不能盲目偏聽偏信一些平臺廣告或者他人的推薦,自己先應該有一雙“慧眼”。

1、天上不會掉餡餅 莫貪心

高收益必定面臨著高風險,因此,當面對高收益誘惑時一定要三思。與此同時,儘管確實存在一些不明真相的投資者,但也著實有部分投資者,明知是“旁氏騙局”,卻仍抱有僥倖心理,認為自己不會是那最後一棒,最終深深跌入陷阱之中。

2、掌握多方信息 不迷信宣傳

無論平臺宣傳的多麼天花亂墜,投資者也都應保持理性,擦亮雙眼,自行評判。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建議,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中國裁判文書網等權威信息發佈平臺進行背景調查,通過多信源交叉核實平臺此前的經營情況。

3、謹慎投資

在打破剛兌的大背景下,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業內專家指出,P2P投資的實質是發生債務關係,也意味著存在還款逾期甚至是借方喪失還款能力的風險,投資者需理性謹慎投資,俗話說,“不要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更不要把雞蛋放到不同的P2P籃子裡”。

4、保留證據 及時報案維權

對於慘遭“平臺跑路”的投資人來講,首先,要及時保存證據;其次,要向公安機關報案。不論最終能否拿回本息,提供證據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