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大醫院常坐門診的醫生一般都是該院較差的醫生,真是這樣嗎?

益舉多得


其實在門診看病挺挑戰性的。因為在高強度的門診工作中,一上午四個小時的時間,可能就需要看50到60個病人,甚至個別人看得更多。

而在短時間內,聽患者簡短的描述病情和檢查身體,就初步判斷患者是什麼疾病,給予什麼的藥物治療方案,以及對患者病情的解釋,和家屬的溝通,還有用藥的指導治療,以及複診的叮囑等等,都是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來解決的。如果這個醫生不能夠很好的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腦袋高速運轉,就不能在短時間內就想到診斷和鑑別診斷,那麼在門診工作中的壓力還是非常非常大的,如果是比較差的醫生坐門診的話,那麼他的壓力就可想而知,那誤診率相對還是比較高的。

實際上在醫院大醫院門診上坐診的醫生呢,基本上是主治以上級別的醫生,甚至不少是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教授的,當然我們皮膚科也有住院醫生就可以出門診的,這是我們皮膚科的一個特色,因為大多數的醫院皮膚科是沒有病房的。

不管是在門診還是病房,大多數醫院的醫生水平還是不錯的,但是不排除一些水平稍微差一點的醫生坐門診或者做手術,管病人,這是符合正態分佈的。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的醫生還是比較好的,有進取心的,能夠追蹤文獻更新的知識體系的。

但是不得不說的一點是,大醫院的醫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皮膚科,某些人的專長就是看白癜風或者牛皮癬的,另一個專長就是看性病的,還有專門看青春痘和脂溢性皮炎的,所以找相關醫生的時候還要適當的看一下他的專業特長,這樣的話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皮膚科徐宏俊醫生


不是每個人都能做門診,剛剛上班的年輕醫生是沒有資格做門診的,只有晉升但主治醫師以後才會有資格開始做門診!而且主治醫生坐的是普通門診,只有晉升到副主任醫師以上了,才有資格坐專家門診!所以,在門診的都是主治醫師以上的老醫生,這個還真不假!


二、長期門診坐診的有幾種

提問者問的是長期做門診的,估計意思是固定的,只是長年做門診,不到後邊病房的醫生!這樣的醫生也有,大多數有幾類!一是退休後返聘過來的老醫生,這些醫生不再參與病房手術,管病人等事情,所以做門診成了他們的主業!二是一些從事行政工作的醫務人員,比如在醫務科工作的一個副主任醫師,因為其已經脫離病房,所以其看病也只是做做門診而已!三是一些醫院領導,因為已經到了領導崗位,病房也沒有他們什麼事,又不想丟專業,所以做做門診就成為他們看病的唯一途徑!


三、長期做門診的醫生怎麼樣?

作為醫生,我絕對對他們一視同仁!看病,對於他們來說是職業,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真的是較為複雜的疾病,從患者角度出發,個人還是傾向於找正在病房一線工作的醫生為好,畢竟,不管病房,意味著缺乏對病人的長期觀察!而醫學又是一個更新極快的學科,所以,你們懂的!但還是那句話,只能代表大多數,不代表全部!畢竟,都是從臨床摸爬滾打出來的醫生,處理絕大多數問題都沒有事兒!


心健康


對於醫院的門診,多數醫院的醫生是輪流排班,在大醫院裡,至少需要主治醫師以上級別的醫生才能在門診坐診,多數都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級別的,因為這些醫生一般至少都是在本專業從事臨床工作5年以上的,所以能在門診較短的交談溝通時間裡面,瞭解和判斷病情,雖然不可能全判斷正確,至少多數能瞭解疾病的嚴重性,如果考慮比較嚴重的病情,至少不會被忽略。從這點上來說,一般輪班上門診的醫生,多數不會是醫院最差的醫生。這些醫生每個星期坐診2-3個半天,其他時間如果是外科醫生將在病房處理住院病人,或者手術室做手術,內科醫生其他時間會在病房處理住院病人。所以有時候門診的病人,在診斷的連續性上,會有一些侷限性。

對於一些長期上門診的醫生,有可能一週連續5天全是門診。這種醫生多數是年齡比較大的專家門診,由於體力的關係,不適合在病房工作尤其是夜班的工作,或者不適合做手術了,所以在基本上是每天出門診。找這類醫生看病,往往在診斷的連續性上會稍好一些,因為今天做的檢查明天還可以找他看。由於這類醫生一般年齡相對比較大,所以可能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分化,一好一壞。好的是一些醫生繼承了老一輩醫生的光榮傳統,由於當時醫療條件的落後,練就了一身查體的功夫,如內科會仔細地使用聽診器,外科會仔細的進行視觸叩診來判斷疾病,並且繼續學習也不錯。不好的是有一些醫生本身年紀比較大,又長期在門診,沒有知識更新,所有的概念還停留在二十年前。所以這類醫生,很多是比較好的,不過也有一些是專家門診,但離患者的希望較遠。

當然這個說法5%正確在哪?的確有個別的醫生,年齡不算很大,但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發生重大的醫療事故,醫院認為不再適合做手術或者管理住院病人的;有部分貪圖門診悠閒壓力較小,又不喜歡學習的人,會長期在門診。但是這畢竟是個別少數。差的醫生不僅門診有,住院部也會有,畢竟正態分佈,一個醫院肯定有技術拔尖的醫生,也會有技術和素質都不高的醫生。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我不敢說現在醫生沒啥用,但我的確遇到了!今年4次去揚州市人民醫院,我簡直無語!年初我腎結石又疼了,我去掛急症,我直接跟醫生說,我腎結石,需要止疼,醫生很負責任的對我說,你自己都知道是腎結石還要我們醫生幹嘛?這是第一句話,下一句就是先去交錢,拍片子,,這就是第2句!

我丈母孃頭疼,掛急症,我跟醫生說頭疼,他一邊看手機電視劇,然後就說,先去拍片子,我看看!我一生氣說不看了,退掛號錢,我很大聲……最後我們換醫院了

我不知道現在要醫生幹嘛,你掛號去看病,基本不跟不交流,也不問什麼情況,就問哪裡不舒服,然後去抽血,拍片,啥滴,機器都說明問題了你們也是按電腦開藥,尼瑪要你幹啥用?


穿山甲網絡


能看門診一般都是主任級別的,主治的都比較少。

不知道在大家眼中,什麼樣的醫生才是水平好的醫生?

還是大家的眼中只有專家???

也許每個人都想看病一下子就是專家給你看,我想說,專家就那麼幾個,這麼多病人,專家看誰好呢???

如果你是疑難雜症,找專家沒錯,雖然不一定解決問題。但是很多病其實並不是,大多都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大多醫生都可以處理。

西醫和中醫還是有區別的。

中醫個人經驗很重要,年資高的醫生會看的更準。但是西醫,各種病的症狀,診斷,治療,都是有一套規範的治療體系,只要符合這種病,大部分的醫生都會治療。

在中國這樣的一個就醫環境,能夠當天掛號,當天就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們應該慶幸,而不是抱怨排隊幾個小時,時間這麼長。

專家號有限,是珍貴的醫療資源,請讓給需要的人,不要浪費這麼寶貴的財富。說句難聽的話,殺雞焉用牛刀,能看門診的醫生都是有兩把刷子的,請信任,如不相信,可以換家醫院。


超聲科小醫生


神內小美醫生;
回答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留言;
互相交流、探討、學習!!!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小美醫生首先想要反問一下:

在這小美醫生很負責任的告訴你:

能出門診的醫師,均是醫院比較優秀的主任或者副主任專家,同時也有部分臨床經驗較豐富的主治醫師!


“門診”作為一個醫院的窗口,是一個醫院的門面,門診擔負著醫院很大部分的診療任務!

通常我們出門診的醫師,一般均是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臨床經驗較豐富的醫師!

日常的門診工作,對於醫患雙方來說,門診就診存在就診時間短暫,病史資料不足等缺陷,醫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問診、查體、病歷資料的收集,醫生對於患者的診治往往只是通過簡短的數分鐘的問診,這就需要門診醫師需要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來進行診治,所以門診醫師均是臨床經驗比較豐富的!

想想看,對於一個醫院的門面或者形象,當然要將最優質的資源放在體面的地方!


此外,小美醫生糾正一個很多就診患者或者家屬的常見的“誤區”:

  • 門診醫生並不是單純的“門診醫生”,並不是週一到週五所有工作日全天待在門診;

  • 門診醫生一般都是個臨床科室的大夫輪流出診,通常是一週門診2-3次,半天/次;
  • 門診醫生通常是臨床住院科室的管床醫生兼任出門診;

在一週的規定時間出門診,剩餘時間來大理科室住院部的患者的日常診療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讓你更加了解我們各醫院的門診診療工作,避免對我們的臨床診療工作產生誤解;
歡迎關注“神內小美醫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

神內小美醫生


說說我們神經內科。門診醫生組成如下:

1.長出門診的,一般都是資歷較大的醫生,因各種原因不回病房。找這類醫生看病的好處是今天開的檢查第二天出結果的可以繼續找他看,不好的地方,因為門診多一走而過,查的肯定沒有仔細,長期門診看疑難雜症的水平可能會稍差。

2.輪轉型門診醫生,多由病房副主任和主治醫擔綱,不是每天都出,壞處是今天看了,明天結果出來了可能找不到了,好處是這類醫生門診病房結合,水平較高,而且收住院概率大。

3.主任級醫生,一般主任多為專家門診或特需門診,主任級別的多數看病都是很厲害的,但是不同主任有不同的擅長疾病。

總之,去門診看病,輕症區別不大,重症疑難最好先打聽一下看看哪個醫生擅長此病,少花冤枉錢。


眩暈頭暈茶屋


這個畢竟不靠譜,我說個親身經歷。孩子病了,新生嬰兒。地方的三甲醫院去看了兒科,開了一堆檢查之後說讓我去看皮膚科,皮膚科又開了檢查後讓我去看婦科,婦科又檢查完了讓我去看外科,外科倒好讓我去武漢兒童看!幾乎全身都檢查完了,能上的設備都試了一番,啥也沒定下來。去大醫院去看,掛了號,醫生看了一眼,就確診了!啥亂七八糟的檢查都沒有開,你說牛不牛?


尚昆


誰說的,一點科學依據都沒有!

能長期上門診,我覺得可能情況有以下幾點:

1、年齡偏大

不適合臨床忙碌工作,身體吃不消。

2、科室需要

有的科室門診需要長期有人駐守,像我們科就有一個固定的醫生長期上門診,保證人流量,不會說有病人來,找不到醫生這種情況的發生。

3、有個別的關係戶

大家都知道臨床肯定是比門診辛苦多了,好多有關係、有背景的人員就會尋覓門診相對輕鬆而又必須設計的工作,既是工作需要,有滿足了自身不會太累的想法。

4、專家

真正的專家,一般醫院都會安排科室門診,都是科室裡的主治以上級別的醫生,一般的疾病都是可以搞定的。而專家門診一般人員較多,所以醫院可能會考慮多安排上門診。

所以,不要小看長期上門診的醫生呦!


消化科小護士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個完全是無稽之談。我們當地規定,必須高年資醫生,也就是主治醫師以上的醫生才可以上門診,為什麼?因為門診工作量大,相對病房理化檢查少,必須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很快做出正確的判斷,減少誤診。而病房理化檢查更豐富,更全面,高低年資醫生搭配,更利於年輕醫生學習和實踐,利於年輕醫生積累經驗,所以病區面對病人更多的是年輕醫生。而且很多醫院門診病房都會定期輪換醫生。基本所有正規醫院都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