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親!28位烈士找到後人其他烈士後人你們在哪?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李陽煜)烈士後人楊軍一家在尋找自己的大爺爺楊裕富85年後,終於在今年6月份,通過尋人平臺找到了親人。

寻亲!28位烈士找到后人其他烈士后人你们在哪?

攝/記者 李陽煜

楊軍從家人的口口相傳中聽過大爺爺的事。1927年,大爺爺離開家鄉河南信陽新縣去討飯吃,兩年後參加了紅軍。1927年到1933年,楊裕富從一名小兵成長為營長,在一次反圍剿戰爭中,楊裕富帶領的整個營幾乎全軍覆沒。這是楊裕富的戰友在多年後回到家鄉時,講給楊裕富的父親聽的。1957年,楊家收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送來的烈士證。

楊家人曾試圖尋找楊裕富生前的蹤跡,但因各種原因,幾代人一直沒能獲得有效信息。1993年,家裡的土坯房翻新,楊軍無意中發現了藏在院牆裡的烈士證。爺爺和父親講給他有關大爺爺的故事再次湧現。

2015年楊軍根據烈士證,在河南英烈網上找到了大爺爺楊裕富的名字,並留言稱“雖然我沒有見過您,但我從大伯和奶奶那裡聽了許多您的故事,我會學習您的精神。”

尋找先烈的種子埋下,2018年6月份,楊軍在用手機瀏覽新聞時,突然看到手機推送尋找楊裕富烈士後人的消息,楊軍當天就與尋人平臺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繫。核實各方信息後,楊軍終於找到了自己大爺爺生前的蹤跡。

在尋人平臺和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幫助下,楊軍得知,大爺爺楊裕富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的一場反圍剿戰鬥中受傷,送到戰地醫院後失血過多犧牲。

2018年7月29日,楊軍帶著妻子和4歲的女兒來到通江縣川陝革命根據地參加“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活動,在楊裕富墓前他動情地說,“85年了,終於找到您了。”

此次,平臺不僅僅是幫楊裕富烈士找到後人,還幫其他河南新縣的烈士找到親人。

今年50多歲肖琳是烈士肖永貴的曾孫子。近日終於解開了困擾他幾十年的疑惑。

上初中時,父親給他講了英雄曾爺爺的事情。“那時兩個營一起攻打大石山,幾天幾夜下來傷亡了很多人,但始終沒能攻下來。”肖琳回憶著自己多年前聽到的故事,“我曾爺爺當時是營長,眼看著自己手下的兵都倒了,他就決定獨自上山。”

肖永貴獨自牽著馬登上山,但馬卻不配合了,肖永貴連拖帶拽將馬牽上山作戰,配合戰友們將全部敵人擊退,就在他起身決定撤退時,被敵人一槍打中。兩名身負重傷的戰友直到天黑才將肖永貴抬到下山的戰地醫院內。“由於失血太多,在加上當時缺醫少藥,曾爺爺就沒活下來。”肖琳說。

整個過程是肖永貴的戰友講的,這名戰友在解放後才回到家鄉河南新縣。肖琳的爺爺也曾找尋找過親人的下落,但一直沒有進展。一家人只有一張1957年河南省政府送來的烈士證,上面寫著肖永貴於1933年犧牲。

2018年6月份,今日頭條尋人平臺發佈了首批紅軍烈士名單,同時將“尋找烈士後人”的消息發送到烈士家鄉。肖琳接收到了這個消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尋人平臺打去了電話,提供了自己爺爺的名字。經過查詢後得知,肖永貴烈士犧牲在四川通江縣,葬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內,名字篆刻在英烈牆上。

“大石山”是肖琳家人口中常說的詞,肖琳也記住了這個在童年的故事中常出現的地點。長大後,他時常對著四川通江縣的地圖找,但從未發現有個叫“大石山”的地名,一過就是多年。此次在川陝革命根據地內,他詢問工作人員得知,肖永貴犧牲的地點並非大石山,而是大面山。

2018年7月30日下午,肖琳來到川陝革命根據地,在英烈牆上,他找到了親人肖永貴的名字。除此之外,他還找了村裡其他人家英烈的名字,肖琳難以掩飾自己的激動說,“我們新縣當時有很多都參加了戰爭,村村有紅軍,戶戶幹革命。”

2018年,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與尋人平臺合作,幫助葬在該陵園的紅軍烈士尋訪後人。依託精準地理位置彈窗技術,尋人平臺將紅軍烈士的尋親消息,推薦給烈士家鄉的用戶,最大程度找到烈士後人。

據瞭解,今年6月25日,平臺開始了尋找烈士後人計劃的試運行,發佈了第一條尋找革命烈士後人的消息。僅僅2天之後,就找到了江蘇常熟籍烈士任林生的後人;4天之後,又找到了江蘇啟東籍黃加其烈士的後人;7月3日,找到了浙江南湖籍烈士蔣杏富的後人。截至7月27日,一個月時間內,其共整理發佈158位烈士的消息,成功找到28位革命烈士後人。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是全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這裡長眠著25048名紅軍烈士,其中無名烈士17225位,犧牲在通江有姓名的外省籍貫紅軍烈士218人。根據工作人員的梳理,共有87位河南籍烈士的資料,他們大多是在四川作戰中犧牲。之後尋人平臺將陸續推送烈士信息,為烈士尋找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