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母艦上工作的一些小事,血的教訓讓它變成航母禁忌!

航空母艦大家都知道,它就像一座常年漂浮在海上的城市,不僅是一個高科技軍事裝備,而且還是數千人一起生活工作的作戰空間...所以,在人多事多的環境下,必定會誕生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否則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大禍!比如美軍航母上是嚴禁出現玻璃器具的,無論是酒杯還是生活用品,一律禁止使用玻璃材料,因為在長期顛簸的環境下,玻璃碎片是很容易傷人的。

在航空母艦上工作的一些小事,血的教訓讓它變成航母禁忌!

美軍航母甲板聚會

這個需要注意的細節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美軍航母工作人員實戰的總結。1944年,美軍一艘航母遭到了日軍的襲擊,一枚炮彈落在了航母周圍,雖然沒有對艦體造成損傷,但依然掀起大浪讓航母產生了震盪,而此時給航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的並不是武器,而是玻璃杯,據說當時有3名飛行員和7名機組人員被震碎的玻璃片濺傷...所以從此之後,美國航母上再也不允許出現玻璃器皿!

在航空母艦上工作的一些小事,血的教訓讓它變成航母禁忌!

航母撞殘

長話短說,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在航母上工作需要注意的小細節。第一個,航母拋錨應該是“放錨”,因為航母停靠時需要牽引船引導,而船錨的尺寸和重量又太大,所以在放錨是需要特別注意周邊“小船”的位置,否則拋錨速度太快,一旦蹭到大錨一點邊,都有可能把“小船”擊沉...當然,這個細節也是有教訓的,二戰美軍一艘航母在拋錨時,就曾砸爛了一艘牽引船...

在航空母艦上工作的一些小事,血的教訓讓它變成航母禁忌!

航母火災

第二個,就是航母禁菸區和垃圾處理問題。這個其實不用過多介紹,航母著火事件非常多,比如美國的華盛頓號航母,就因為一位水兵在禁菸區扔菸頭,導致航母內部熊熊大火持續燃燒12小時,30多名官兵因此受傷,80多個艙室被燒燬,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000萬美元,差點讓航母報廢!事後,美軍就嚴格禁止水兵在某些區域吸菸,同時對所有生活垃圾做了粉碎和壓包處理...

在航空母艦上工作的一些小事,血的教訓讓它變成航母禁忌!

航母艦載機起火

第三個,永遠不要在艦載機的尾部繞行,無論它是否啟動。如果看到戰機駕駛艙裡有人,那你就應該認為艦載機的發動機是處於啟動狀態的...這個細節容易理解,美軍航母就曾出現過工作人員被艦載機尾噴口燒傷的事件;另外,也有不長眼的工作人員在大黃蜂戰機下面穿行,被著陸鉤切斷手指的事情,所以美軍才明令喝止所有航母工作人員,在無必要時,均遠離艦載機,不管它是否啟動!

在航空母艦上工作的一些小事,血的教訓讓它變成航母禁忌!

航母工作人員清理甲板

第四個,就是航母工作人員著裝問題。大家都知道在航母上工作的人都會穿著不同顏色的馬甲,而這每個顏色都代表著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紫色代表燃油補給、紅色代表安全管控、綠色代表起降維修、藍色代表吊運和供氣、黃色代表指揮、棕色代表機務、白色代表醫務或臨時上艦人員...除了這些不同的顏色之外,還有相應的作業裝具,比如頭盔、耳機、救生衣和作業手套鞋子...

在航空母艦上工作的一些小事,血的教訓讓它變成航母禁忌!

航母工作人員給艦載機掛彈

而這些顏色和裝具都是非常重要的細節。衣服穿錯,會導致艦載機和其它工作人員誤讀操作信息,對艦勤人員造成傷害;作業裝具佩戴不齊全,會導致自身生命受到威脅。比如美軍航母上一位工作人員不帶頭盔,直接被機腹天線“開了瓢”,不穿作業鞋滑倒抓錯地方,被截斷手掌...總而言之,航母工作被列入世界十大危險工作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有些看著不起眼的小細節,其實個個都與性命攸關,不得不注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