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手工掛麵的由來

“掛麵”一詞,最早出現在元朝天曆年間飲膳太醫忽思慧著寫的一部古代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裡。其實早在元朝大德年間,襄垣手工掛麵便名揚一方。到了明朝嘉靖年間,襄垣掛麵作為襄垣籍南京兵部尚書劉龍晉獻給皇上的貢品,成為名動朝野的“宮膳”。至於清朝的餐桌上,襄垣掛麵仍是津津樂道的話題。它的麥香,它的完美,曾締造了“上黨亭外三千鋪,庶民饒食懸絲緒”的盛況。


襄垣手工掛麵的由來

據《襄垣縣誌》載:“襄垣手工掛麵”始於元大德年間。其純手工製作,選料考究,製作工藝獨特,光筋爽口,面細如絲,色白味美,耐煮不糊,風味獨特歷來受到市場的青睞。1960年,襄垣手工掛麵曾選入全國農業展覽會展出,以其“條細、耐煮、柔軟、爽口”的特點而著稱。2009年6月襄垣手工掛麵製作技藝入選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10月參加第三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被評為“最佳產品獎”。
襄垣手工掛麵的由來​2013年12月襄垣縣手工掛麵協會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申報了“襄垣手工掛麵”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6年12月襄垣縣手工掛麵協會在國家農業部成功申報了“襄垣手工掛麵”農產品地理標誌。


襄垣手工掛麵的由來

千百年來,襄垣手工掛麵漸漸深入人心。由於襄垣手工掛麵有源遠流長、幸福綿長、延年長壽等寓意,為世代民眾喜愛,向來是婚慶迎賓、生辰壽宴、饋贈親朋的上等佳餚。鑑於它具有補血益氣、養陰補虛、增強免疫力等食補功效,一向是病人、老人、產婦、孕婦、幼兒食補的必選麵食。至今,襄垣手工掛麵完整保留了它全手工、原生態、老傳統的製作工藝。
襄垣手工掛麵的由來​每一碗襄垣掛麵都包含了襄垣這一方土地的氣候、水土、產物與節令,包含了襄垣世代人的生活、情感、藝術和習俗


襄垣手工掛麵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