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貧:拔窮根助脫貧防返貧

因病致貧一直以來都是貧困人口致貧的重要原因。

為了不讓“病根”變“窮根”,近年來,贛州經開區著力推進健康扶貧工程,通過不斷完善“四道醫療保障線”、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健康扶貧政策助力脫貧攻堅,同時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陣地建設,確保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健康扶貧:拔窮根助脫貧防返貧

“四道醫療保障線”兜底貧病之家

“小病變大病,大病要人命”。這是很多貧困患者看不起病的無奈。

今年47歲的蘭華英此前飽受疾病折磨,因為患有子宮肌瘤,經常吃不下飯,睡不安穩,也沒有辦法幹農活。如今,蘭華英做完手術已經快兩個月了,“身體現在好了很多,再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痛了!”

蘭華英家中有五口人,是村裡的低保貧困戶,有兩個兒女正在讀初中,還有一個女兒身患殘疾,她自己也因受長期慢性病的折磨而沒有工作,家裡全靠丈夫羅維榮在外打工賺錢以做補貼。正常情況,做一個子宮肌瘤手術需要1萬6千多元,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不過,在有了“四道醫療保障線”後,他們家實際只需要付1600多元。

“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保障貧困人口有效救治的

主要目標,也是健康扶貧的底線工作。”贛州經開區社管局副局長羅為富告訴記者。

為了讓像蘭華英這樣的貧困戶能看得起病,贛州經開區築牢“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貧困人口疾病醫療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四道醫療保障線,實施扶貧病床、先診療後付費、三免四減半、減免目錄外費用5%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並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尿毒症、重性精神病等10種重大疾病實行免費救治,對患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等15種重大疾病進行專項救治,為貧困患者看病花錢兜底,進一步減輕貧困戶看病負擔。

截至8月1日,贛州經開區享受“四道醫療保障線”待遇的城鄉貧困人口累計9271人次,醫療總費用4031.67萬元,“四道醫療保障線”報銷金額達3654.2萬元。全區共辦理“光明微笑”46例、兒童“兩病”12人、尿毒症免費血透95人、重性精神病免費救治476人、婦女“兩癌”免費手術4人。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走進千家萬戶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健康扶貧:拔窮根助脫貧防返貧

8月3日,三江鄉衛生院趙鵬宇來到三江鄉斜角村貧困戶郭世樑家中為他檢查身體,並指導其調整用藥。

在贛州經開區,像郭世樑一樣享有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貧困戶有19586人,基本實現全覆蓋。為了能夠給貧困戶提供精準的醫療服務,贛州經開區組建了57個家庭醫生團隊,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配有1名家庭醫生和3至4名其他醫務人員

三江鄉新江村的貧困戶嚴章著的兒子嚴訓民是贛州經開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受益者。嚴訓民患有精神分裂症,早年因為家裡窮,買不起藥,導致時不時會發病,也沒有辦法出門工作。2017年贛州經開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以來,家庭醫生工作隊在上門摸查情況的過程中,幫嚴訓民辦好了慢性病簽約服務和免費救助服務

健康扶貧:拔窮根助脫貧防返貧

如今,嚴訓民不僅可以免費領到所需藥品,每個月都能吃上藥,還享有了家庭醫生一年免費健康體檢一次、四次隨訪和精神狀態評估。“我現在天天吃藥,在家庭醫生的幫助下,病情控制得很好”,嚴訓民告訴記者,現在他已經在工地上打起了零工,能夠幫著補貼家用。

15分鐘服務圈實現就近看病

在三江鄉新江村,鄉村醫生嚴由健每天都會在村裡的產權公有村衛生計生服務室,為前來看病的村民診療、開藥。

省級貧困村新江村的產權公有村衛生計生服務室是三江鄉首個投入使用的村衛生計生服務室,“衛生室能滿足15分鐘行程醫療服務圈,確保有病能夠及時看、就近看”,三江鄉衛生院趙鵬宇說道。

健康扶貧:拔窮根助脫貧防返貧

三江鄉村衛生室

基層醫療機構是貧困人口健康服務的主要力量。村衛生計生服務室承擔著為廣大村民提供基本醫療、計劃生育、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能,是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最基層的技術服務機構,是農村三級衛生計生服務網絡的“網底”。

據贛州經開區社管局衛生科科長肖昀介紹,今年贛州經開區計劃建設24所產權公有村衛生計生服務室,之前已建的有17所,今年新建的24所已竣工2所,完成主體5所,剩餘的在建,預計今年年底將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實現全區每個貧困村有一所公有產權村衛生計生服務室。

此外,為了進一步夯實基層醫療,讓貧困患者在家門口放心就醫,贛州經開區還建立了醫療衛生專業人才引進機制和全科醫生培養機制,深化城鄉醫療對口支援,提升基層診療能力,確保每個鄉鎮衛生院有3名以上全科醫生,並對長期在基層工作的醫療衛生人員優先評定職稱,建立了一支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農村衛生人才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