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創立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等,這是愛因斯坦對於人來最為突出的貢獻。尤其是愛因斯坦引入的相對論全新概念,當時地球上大部分物理學家,其中包括相對論變換關係的奠基人洛侖茲,都覺得難以接受。甚至有人說“當時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人懂相對論。舊的思想方法的障礙,使這一新的物理理論直到一代人之後才為廣大物理學家所熟悉。那麼,愛因斯坦在七十之載的歲月裡,經歷了哪些不朽?

“天才少年·入籍瑞士”

公元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時30分,在德國烏爾姆市班霍夫街135號誕生了一個男嬰。他的父母都是當地的猶太人。九年後,這位小男孩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在學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儀式,弗裡德曼是指導老師。

十歲時,他在醫科大學生塔爾梅引導下,讀通俗科學讀物和哲學著作。兩年後,他自學歐幾里德幾何,對數學表現出狂熱的喜愛,與此同時他開始自學高等數學。

三年後(1892年),他開始讀康德的著作。十五歲時,隨父母移居意大利。次年,他自學完微積分。同年,愛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失敗。愛因斯坦開始思考當一個人以光速運動時會看到什麼現象。對經典理論的內在矛盾產生困惑。

十七歲時(1896年),他獲阿勞中學畢業證書。同年10月29日,他遷居蘇黎世並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就讀。三年後,他於1899年10月19日,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二十一歲時(1900年),他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同年12月完成論文《由毛細管現象得到的推論》,次年發表在萊比錫《物理學雜誌》上並加入瑞士國籍。

次年3月21日,他正式取得瑞士國籍。正是這年,他完成電勢差的熱力學理論的論文。

“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相對論立·重返德國”

二十三歲時(1902年),他被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僱傭。次年,他與同學米列娃·瑪麗克結婚。他們結婚前就已經有了第一個孩子。二十五歲時,他由專利局的試用人員轉為正式三級技術員。第二年3月,他發表“量子論”,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

同年4月,他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博士學位。5月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這一年因此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二十七歲這年,愛因斯坦晉升為專利局二級技術員。這年11月完成固體比熱的論文,這是關於固體的量子論的第一篇論文。次年升職為專利局一級技術員。隨後,29歲的愛因斯,於1908年10月,開始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

次年10月,他離開伯爾尼專利局,任理論物理學副教授。31歲的他完成關於臨界乳光的論文,後於1911年,從瑞士遷居到布拉格。直到33歲時,他提出“光化當量”定律。次年重返德國,他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柏林洪堡大學教授、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柏林歲月·認同列寧”

三十五歲這年,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8月,即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雖身居戰爭的發源地。生活在戰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卻堅決地表明瞭自己的反戰態度。

同年9月,愛因斯坦參與發起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10月,德國的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為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辯護,鼓吹德國高於一切,全世界都應該接受“真正德國精神”。

在“宣言”上簽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當時德國有聲望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就連能斯脫、倫琴、奧斯特瓦爾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簽了字。當徵求愛因斯坦簽名時,他斷然拒絕了,而同時他卻毅然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上籤上自己的名字。

三十六歲時(1915年),他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完整形式,併成功解釋水星近日點運動。次年3月,他完成《廣義相對論的基礎》。5月,他又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8月,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總結量子論的發展,提出受激輻射理論。

三十八歲的愛因斯坦,在列寧領導的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非常支持這個偉大的革命,讚揚這是一次對全世界將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的社會實踐。兩年後,愛因斯坦與米列娃離婚,同年,與表姐愛爾莎結婚。

“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物理巨匠·奪得諾獎”

四十二歲時,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1月,訪問布拉格和維也納。同年1月27日在普魯士科學院作《幾何學和經驗》的報告。2月,去阿姆斯特丹參加國際工聯會議。

1921年4月5日至5月30日,為了給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的創建籌集資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訪問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巴納德勳章。在白宮受哈丁總統接見。在訪問芝加哥、波士頓和普林斯頓期間,就相對論進行了4次講學。6月,訪問英國,拜謁了牛頓墓地。

四十三歲這年,他於1月完成關於統一場論的第一篇論文。3—4月訪問法國,努力促使法德關係正常化。發表批判馬赫哲學的談話。4月,參加國際聯盟知識界合作委員會。7月,受到被謀殺的威脅,暫離柏林。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同年11月9日,在去日本到上海的途中,他通過電報知道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兩年後,他成為特拉維夫市的第一個名譽公民。從巴勒斯坦返回德國途中,訪問了西班牙。3月,愛因斯坦對國聯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國聯提出辭職。

1923年6—7月,他幫助創建“新俄朋友協會”。7月,於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諾貝爾獎金。並講演相對論,作為對得到諾貝爾獎金的感謝。發現了康普頓效應,解決了光子概念中長期存在的矛盾。12月,第一次推測量子效應可能來自過度約束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參與反戰·發文聲援”

四十五歲這年,他加入柏林的猶太組織,併成為繳納會費的會員。6月,重新考慮加入國聯。12月,取得最後一個重大發現,從統計漲落的分析中得出一個波和物質締合的獨立的論證。此時,還發現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四十八歲時,愛因斯坦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簽名。參加國際反帝大同盟,被選為名譽主席。10月參加第五屆布魯塞爾索爾維物理討論會,開始同哥本哈根學派就量子力學的解釋問題進行激烈論戰。發表《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

次年1月,他被選為“德國人權同盟”(前身為德國“新祖國同盟”)理事。春,由於身體過度勞累,健康欠佳,到瑞士達伏斯療養,併為療養青年講學。發表《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變化》。4月,海倫·杜卡斯開始到愛因斯坦家擔任終生的私人秘書。

1929年,在發表《統一場論》後,他度過了自己50歲的生日。在第一次訪問比利時皇室時,與伊麗莎白女皇結下友誼,直到去世前也一直與女皇通信。9月,愛因斯坦同法國數學家阿達馬進行關於戰爭與和平問題的爭論,堅持無條件地反對一切戰爭。

五十一歲這年,他不滿國際聯盟提出辭職。5月,在“國際婦女和平與自由同盟”的世界裁軍聲明上簽字。7月,同泰戈爾爭論真理的客觀性問題。12月11日到次年3月4日,愛因斯坦首訪美。後訪問古巴,發表《我的世界觀》、《宗教和科學》等文章。

次年3月,他返回柏林。5月,訪問英國,在牛津大學講學。11月,號召各國對日本經濟封鎖,以制止其對中國的軍事侵略。12月,他再度去加利福尼亞講學。為參加1932年國際裁軍會議,特地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講。發表《麥克斯韋對物理實在觀念發展的影響》。

“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移民美國·深度研究”

五十三歲的他,和妻子離開德國去美國。原來打算訪問美國,然而,他們從此再也沒有踏上德國的領土。兩年後,愛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觀》由其繼女婿魯道夫·凱澤爾編輯出版。1935年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這也是他最後一次離開美國。

而後,他同波多耳斯基和羅森合作,發表向哥本哈根學派挑戰的論文,宣稱量子力學對實在的描述是不完備的。為使諾貝爾和平獎贈予關在納粹集中營中的奧西茨基而奔走。

五十七歲的他,開始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同年發表《物理學和實在》、《論教育》,至12月20日其妻艾爾莎因病逝世。

此後的歲月裡,他依舊反戰並致力於科學研究,次年3月—9月,他參加由英費爾德執筆的通俗冊子《物理學的進化》的編寫工作。3月,聲援中國“七君子”。6月,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論文《引力方程和運動問題》,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推導出運動方程。

“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世界享譽·罹患腫瘤”

六十歲的他,希望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國搶先掌握原子彈,並於次年發表《關於理論物理學基礎的考查》。5月22日,致電羅斯福,反對美國中立政策。10月1日,取得美國國籍。同年寫下著名論文,為他的這一命題進行辯護,即“我不信仰一個人格化的神”。

六十五歲這年,他為支持反法西斯戰爭,以600萬美元拍賣1905年狹義相對論論文手稿。發表對羅素的認識論的評論。12月,同斯特恩、玻爾討論原子武器和戰後和平問題,聽從玻爾勸告,暫時保持沉默。

次年3月,他同利奧·西拉德討論原子軍備的危險性,寫信介紹西拉德去見羅斯福,未果。4月,從高等學術研究院退休。9月,連續發表一系列關於原子戰爭和世界政府的言論。

六十七歲這年,他發起組織“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擔任主席。5月,接受黑人林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寫長篇《自述》,回顧一生在科學上探索的道路。5月,妹妹瑪雅因中風而癱瘓,以後每夜唸書給她聽。10月,給聯合國大會寫公開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

次年,愛因斯坦繼續發表大量關於世界政府的言論。9月,愛因斯坦發表公開信,建議把聯合國改組為世界政府。六十九歲這年,其前妻米列娃在蘇黎世病故。12月,他作了剖腹手術,在腹部主動脈裡發現一個大動脈瘤。

“愛因斯坦”史上最孤獨的科學家、世紀偉人

“老而彌堅·溢血而逝”

七十歲這年,愛因斯坦出院。寫《對批評的回答》,對哥本哈根學派在文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中的批判進行反批判。次年2月13日,他發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製造氫彈。4月,發表《關於廣義引力論》。《晚年集》出版。

同年3月18日,他在遺囑上簽字蓋章。內森博士被指名為唯一的遺囑執行人。遺產由內森博士和杜卡斯共同託管。信件和手稿的最終貯藏所是希伯萊大學。其他條款當中還有:小提琴贈給孫子伯恩哈德·凱撒。

七十二歲這年,他連續發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國的擴軍備戰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嚴重障礙。6月,其妹妹瑪雅在長期癱瘓後去世。9月,“原子能科學家非常委員會”解散。

次年,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和空間問題》、《關於一些基本概論的緒論》。11月,以色列第1任總統哈伊姆·魏茨曼死後,以色列政府請他擔任第2任總統,被拒絕。

七十六歲時,愛因斯坦同社會學家羅素通信討論和平宣言問題。3月,愛因斯坦著述《自述片斷》,回憶青年時代的學習和科學探索的道路。4月13日,在草擬一篇電視講話稿時發生嚴重腹痛,後診斷為動脈出血。4月15日進普林斯頓醫院。

4月18日,愛因斯坦被診斷出患有主動脈瘤,18日午夜在睡夢中感到呼吸困難,主動脈瘤破裂導致大腦溢血破裂,而逝世於普林斯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