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黨政代表團赴陝西考察文化旅遊產業

中國網8月16日訊 為進一步解放思想,學習外地在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和扶貧搬遷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深化與陝西省寶雞市對口扶貧協作,8月15日到17日,江蘇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率徐州市黨政代表團赴陝西省咸陽市、寶雞市、漢中市考察學習。

15日下午,黨政代表團首先在咸陽市考察學習。

緣兩座城市的血脈勾連,“八百里秦川,千萬裡江山,鄉情唱不盡,故事說不完。”徐州是布衣劉邦出生之地,咸陽是漢皇劉邦埋葬之所。從文化血脈上來說,徐州與咸陽,像琴絃的兩端,分別繫於淮海與秦川。

今天的徐州,正以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為主線,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以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主抓手,積極探尋轉型發展的全新路徑;今天的咸陽,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板塊,航空、鐵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咸陽國際機場開闢航線337條。這裡人文厚重,資源豐富,鄉村旅遊業興旺,“馬欄紅”蘋果、涇陽茯茶遠銷海內外,電子、建材、食品、醫藥、紡織等支柱產業實力突出。

2017年11月,徐州與咸陽同批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兩座城市在未來發展的前景中,也將面臨相似的機遇和挑戰。

2016年,時任陝西省委書記的婁勤儉在省委扶貧移民搬遷工作專題會上強調,要以更堅定的態度、更科學的方法、更有力的措施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公共服務,儘快讓貧困群眾過上有質量、有尊嚴的生活。

相距千里,相隔河川,徐州的農民也和黃土地上的百姓有著一樣的盼望。在扶貧搬遷方面,徐州也在進行積極的嘗試。

在7月31日舉行的徐州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指出,脫貧攻堅方面要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以精準扶貧為突破口,以實施整村整組扶貧搬遷為切入點,帶動扶貧攻堅實現新突破。

在沛縣,通過分類推進,以楊屯鎮、安國鎮的6個自然村搬遷為試點,實施總投資55.2億元的47個壓煤村莊搬遷,推動人口向縣城和鎮區集中。

在睢寧高黨集中居住區,新增土地流轉租金和門面租賃費等,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50萬元收益。

2010年至2017年,賈汪區共完成村莊搬遷項目47個,其中採煤塌陷地村莊搬遷34個,涉及潘安湖片區、青山泉片區等,搬遷面積212.15萬平方米,搬遷戶1.19萬戶, 惠及4.73萬人。2018年正在實施採煤塌陷地村莊搬遷項目3個,搬遷面積61.37萬平方米。

曾幾何時,咸陽旅遊業與省會西安歷史相近、文化同源、產品同質、市場相近,地位一度十分尷尬。近年來,咸陽市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帶動縣域旅遊,激活文物旅遊,成功促進咸陽旅遊轉型升級。

咸陽市白村新型農村社區就是扶貧搬遷的經典案例。經過短短几年的發展,袁家村從一個環境受汙染的村變成了一個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典型新農村社區。先後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全國鄉村旅遊示範村、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村、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生態示範村”等稱號。

徐州在全市層面上,“全域旅遊”也將成為推進徐州高質量發展的新關鍵詞。目前徐州市已經擁有國家A級景區70家、省級旅遊度假區3家、旅遊星級飯店52家、旅行社207家、省星級鄉村旅遊區61家。去年全市接待外地遊客69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45.5%,徐州市已經具備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良好基礎。

上月底,徐州市委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門研究《關於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到2018年,賈汪區力爭通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到2021年,雲龍區、泉山區、新沂市、銅山區、鼓樓區、沛縣、邳州市、豐縣、睢寧縣力爭全部通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全市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全域旅遊”不僅要有一系列的資源整合,也要突出一地的鮮明特色。在旅遊大城西安之側,咸陽找準自我定位,一步步做深做透,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徐州文化資源同樣非常豐富,兩漢、戰爭、山水等文化IP價值巨大。結合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徐州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全域旅遊”的發展潛力更加廣闊。

8月16日,徐州市黨政代表團在寶雞、漢中考察學習。

(劉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