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水與人類的未來

自然的水與人類的未來

2018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借自然之力,護綠水青山”。這個主題亦可翻譯為“答案就在自然中”,其理念是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水挑戰需要尋找自然的途徑。從這個主題中我們可以看出,2018年“世界水日”所希望彰顯的理念是:讓水的可持續性能夠在自然狀態下得到更多表達,通過自然的狀態、方式及力量去保護水資源水環境,創造一種更為自然化的、有利於水資源可持續的生態系統。

這是一種人類用水的科學、低成本、創新性的基礎結構。例如,讓更多的水儲存在溼地中,讓河流有自然氾濫的空間,讓水能夠更好地保持自然循環狀態。

自然的水與人類的未來

今年“世界水日”主題的提出,有深刻含義。根據聯合國提供的背景資料,全球有21億人缺少清潔的飲用水,2050年,這個數字到將提高到31億人。同樣到2050年,全球的用水量將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增加30%。目前,全球80%的汙水沒有經過有效處理便被排放,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與此同時,我們面臨嚴峻的氣候變化影響,洪水、乾旱,以及其他與水相關的氣候災害不斷侵擾人類。這一切除了自然的變化外,還包括人為的因素,如大規模地改變水循環的自然狀態、破壞森林、過度利用水資源等。

水環境保護的最佳途徑是讓其處於自然的循環狀態,儘量不去改變其規律。在過去應對水危機中,我們則過多強調人工干預,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生活需要等。因此,我們必須更加尊重自然規律,用更加接近自然的方法來應對今天的水危機。

自然的水與人類的未來

不能說人工干預等手段不重要,但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水資源不能隨著人類技術的增長被無限制利用。因此,我們不能單純依賴技能的提升去解決水問題,需要認識到迴歸自然也是應對水危機的重要途徑,維持水的自然狀態也是一種重要手段。這就是2018年“世界水日”主題的核心理念。基於自然的解決途徑,國際上也稱為NBS,被應用在環境管理決策及實踐中。

我認為,我們一方面要想方設法保護水的自然狀態,讓水能夠遵循自然循環的規律,讓河流能夠自由流動,不過度開發和改變它的自然狀態,維持人類水資源利用的需求和水資源量的平衡關係。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採用人工措施去恢復自然,如植樹造林去擴大涵養水分所必需的森林面積、建設大規模的溼地、維護河流的自由流動、降低水汙染等等,實現自然環境的再平衡。

自然的水與人類的未來

與此同時,通過推廣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減少人類對大自然的索取和破壞,包括利用水的自然循環、利用節約用水措施、利用雨水資源、減少排汙,等等。

遵循自然的解決方法,與“綠水青山”的生態理念是一致的。“綠水”就是清澈的水,沒有被汙染的自然之水,“青山”就是長滿了森林的山、自然涵養水分的山。

有了綠水青山,才能從根本上化解人們所面臨的水危機。

自然的水與人類的未來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