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大家都知道,力量訓練後肌肉力量增加時肌肉的線條會變的更明顯,很多小夥伴甚至還會在了後秀一下自己的肌肉,尤其是肱二頭肌和腹肌。

“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因此,本人經常會被問到,如何才能更快的練出線條,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其實更多的人更注重的其實是肌肉力量(爆發力),而以為線條好看就更有很好的運動能力。今天“鬍子西”就來聊聊肌肉線條的問題。

其實,大家會發現健美比賽選手的肌肉線條是所有運動員裡最好的(我說的是平均水平,剛結束的世界盃大家也發現C羅的肌肉線條很好啊)

“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但是你幾乎很少看到健美運動員參加其他項目時有好成績,甚至在高水平力量類項目如舉重,或者大力士比賽中也很少見到有健美運動員來參加,甚至大力士比賽中還見到一些非常厲害的看起來“大腹便便”選手。

“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

首先,健美選手在比賽場上是追求肌肉的線條美,而不是肌肉力量。所以看起來這麼好的線條是要通過嚴格的飲食控制和訓練最大程度的降低脂肪含量,甚至上場前還要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脫水。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的力量水平肯定是會受影響的。極限的完美線條其實並不代表處於個人的最佳競技狀態。

其次,像各種有公斤級別的比賽如舉重、拳擊、摔跤等,他們都是在比賽前完成降體重(減少脂肪為主)來參加比平時體重低一個級別的比賽以期獲得好成績。但是再怎麼控制的好,他的力量水平還是會略有下降的,只是能參加低級別的比賽更有優勢而已,而不是競技水平通過減少脂肪提升運動能力。那麼為什麼他們不平時就保持這樣的體重呢?因為平時保持稍重的體重能保持更好的競技狀態,包括力量、速度的輸出、耐疲勞水平等,這些都有利於比賽水平。這些也提示,脂肪含量略多於極限水平有助於競技水平。

“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最後,像大力士比賽的選手本身並沒有公斤級別的限制,當然不用刻意保持一定的體重,他們更注重的是力量的輸出以及訓練後的恢復,所有在營養補充方面一般也不會刻意限制,所有大家看到的大多是“虎背熊腰,膀大腰圓”。其實他們看起來胖不是肌肉不多,而是肌肉被脂肪所覆蓋了而顯得像“油膩大叔”,且他們的脂肪百分比往往會比較低(但不是極限最低脂肪含量而已),這樣更容易在無級別的項目中發揮出力量的優勢。

“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此外,我們發現在描述古代厲害的勇士時,也大多是膀大腰圓類型的,說明在生死搏鬥的時候,這樣類型的人更容易取勝。

“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除了上述的肌肉力量上的輸出更大外,也有人說“肥瘦相間的勇士,其實要比那些只有肌肉的戰士更耐打耐抗,力量持久度也更高。而且他們可以適應更多的惡劣環境。”

綜上所述,為了格鬥或者增加力量和爆發力玩命練八塊腹肌,效果很難出來的。而拼命減脂加訓練倒是相對比較容易出這樣的體型,這樣看起來很帥,泡妞可以。跟人打架?

“八塊腹肌”比“大腰圓”力量更大嗎?

還不如保保持大腰圓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