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蒂尔访华:共克时艰,力促中马合作“提质升级”

亚太日报评论员 葛红亮

根据中国外交部8月13日消息,马来西亚新一任总理、“中国人民敬重的老朋友”马哈蒂尔将于17日至21日到访中国。

关于马哈蒂尔访华,舆论界目前主要聚焦于两点,一是马哈蒂尔到访北京是“老朋友”来访,二是今年“509大选”马来西亚政坛变天前后马哈蒂尔关于中资项目的言论及随后被暂停的“东海岸铁路”及其他相关中资项目。实际上,如同这两个聚焦点的一热一冷,中马关系的发展也面临着冷热两个层面的因素。

马哈蒂尔访华:共克时艰,力促中马合作“提质升级”

一方面,马哈蒂尔作为“老朋友”,不仅有着丰富的对华发展务实合作的经验,而且在当下也呈现出积极的发展对华关系的姿态。在马哈蒂尔的第一个执政周期(1981年-2003年),他作为马来西亚总理曾先后五次访华。在与中国领导人频繁的往来与交往中,马哈蒂尔逐渐建立起他对发展与中国合作关系的务实态度。而从他第一次访华开始,经贸往来为主轴与庞大的经贸代表团均成为访问的两个凸显特征。如今,马哈蒂尔所领导的“希盟”政府同样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政策纲领主轴,重商重发展依旧构成新政府对外交往和与他国发展合作关系的中心。而在这一逻辑下,马哈蒂尔的涉华言论和涉中资言论实际上也都包含着他对持续发展对华务实合作的积极意愿。因而,马哈蒂尔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表达了明确的看好与支持态度,并希望扩大目前的铁路路线;而在他看来,中国依旧是马来西亚的主要市场。在马哈蒂尔特使访华与王毅外长访马期间,他的这些意愿也都得到呈现。

但另一方面,必须直面的是,中马关系的发展确实存在着相关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既存在于战略层面,也存在于两国的实际合作中。

众所周知,马哈蒂尔对中资项目“发难”有其国内原因,也符合其长期形成的领袖特质。针对纳吉布执政时期的中马关系与合作,马哈蒂尔提出了批评,认为纳吉布政府与中国走得太近,而马来西亚则可能因此遭到中国“殖民”。实际上,这也是马哈蒂尔对外交往哲学“马来西亚第一”和均衡外交的体现。在马哈蒂尔看来,马来西亚可以与所有国家发展务实合作,这种合作不仅要符合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需要,而且要使马来西亚避免陷入大国竞争的漩涡及避免对哪一个大国产生过度的依赖。鉴于此,在对外往来中,马哈蒂尔所领衔的新政府将如何就对华关系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将深刻影响着中马两国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马哈蒂尔访华:共克时艰,力促中马合作“提质升级”

而在实际上合作中,以“东海岸铁路”为代表的中资项目则成为观测中马关系务实合作温度的参照物。就在8月13日,马哈蒂尔接受了美国媒体的访问,而他在访问中表示将争取取消由中国支持实施的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他同时也表示,如果全部取消这些项目不可行的话,那么马来西亚将要搁置这些项目,待今后出现相关需求时再加以实施。

“东海岸铁路”等中资项目的暂停是马哈蒂尔落实选举期间“严查中资项目”等言论的表现,而他所领衔的“希盟”政府更是声称,将有权针对不平等合约条例提出意见和重新商议部分条款。如若从马哈蒂尔领袖特质来看,这实际上不难理解,是他对外合作哲学“马来西亚第一”或马来西亚国家利益“至上”的体现;而在马哈蒂尔看来,巨额的建造成本将给马来西亚带来巨额的国债。

马哈蒂尔访华:共克时艰,力促中马合作“提质升级”

如今,“东海岸铁路”等中资项目的前景已经捉摸不定,而这也给中马关系带来了不确定因素。针对项目的停工,作为主要投资与建设方的中国交通建设公司虽然表示尊重,但却承受着各种额外的费用和大量的损失。因而,无论从中马关系稳定发展的角度,还是考虑到中资企业的投资与项目建设,“东海岸铁路”等中资项目的前景应该通过友好协商来妥善处理。犹如王毅外长所言,

“这是公司之间的、企业之间的一个合同。如果对这个项目有疑义的话,还是由企业之间本着契约精神来进行一种平等的协商。”

目前,中马两国关系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起点上。不过,由于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中马两国的务实友好发展眼下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这一情势下,马哈蒂尔这位“老朋友”选择中国作为他东盟地区以外的第一个正式外访国家表明,马哈蒂尔积极发展对华合作的意愿依然强烈,而这对于双方共克时艰及为中马合作“提质升级”注入新动力,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作者简介:葛红亮,亚太智库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马来西亚研究所所长。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马哈蒂尔访华:共克时艰,力促中马合作“提质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