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鄧小平的10個春節:他離開已經21年

雨水-鄧小平的10個春節:他離開已經21年(來源:青春山東綜合整理自新華每日電訊、老年文摘、新京報評論)

今年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40個春節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

讓我們一起回顧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

1979年至1997年間的10個春節故事

這是春節的故事

也是春天的故事

是改革開放進程的一幅厚重的剪影

1979年 華盛頓 白宮的中國年

1979年1月28日,鄧小平和夫人卓琳登上飛機飛往大洋彼岸。時間定在大年初一是鄧小平的主意,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在這個舉國上下一片祥和的時刻,

成為新中國成立30年來第一位訪美的中國領導人。

鄧小平在祝酒詞中說:“我們來到美國的時候,正好是中國的春節,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作為‘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而歡慶的節日。此時此地,我們同在座的美國朋友有一個共同的感覺:中美關係史上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1980年 北京 改革已經起航

1980年2月17日,大年初二,鄧小平和華國鋒、李先念三位領導人一起出席首都黨政軍民春節聯歡會。這是一個3萬多人氣氛熱烈的晚會,參加者包括王震、鄧穎超、徐向前等革命元老。剛剛復出不久的鄧小平,無疑在中央領導中最為引人注目。

鄧小平啟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1980年的這個春節,蘊含著一些開端。

這些改革直接決定剛從“文革”中走出的中國何去何從。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的舉行無疑為中國的發展之路指出了方向。大會通過了《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為劉少奇平反,建議全國人大修改憲法第45條,取消關於公民“有運用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權利”等決定。在2月29日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上,鄧小平明確地指明中國共產黨在現階段的政治路線,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這些改變和變革在短短的數年裡激發了全國人民按捺已久的創造力,共同造就了國內經濟和社會形勢一片繁榮。

1983年 杭州 嶽王廟懷古

1983年2月,鄧小平攜全家在杭州視察工作並同杭州人民歡度除夕。這次,小平同志從江蘇到浙江,而後再到上海,主要目的就是考察經濟發展情況,研究到20世紀末能不能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和達到小康水平。

大年三十下午,他和女兒鄧楠及外孫女萌萌一起來到棲霞嶺嶽王廟參觀,緬懷古人,以史為鑑。

晚上,省領導遵循鄧小平“不要宴請,吃頓年夜飯可以”的指示,在下榻地杭州劉莊和衛士、服務員一起,與鄧小平全家度過了簡單而愉快的除夕。

1984年 深圳廣州 小麵包促成沿海大開放

1984年2月1日,是大年三十。這天上午,在廣州白天鵝賓館,鄧小平為深圳特區寫下著名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早在1984年春節到來的前一週,鄧小平就離開北京來到春意盎然的深圳,開始他著名的第一次南巡。1月24日,鄧小平抵達深圳當天,深圳市委書記梁湘指著掛在牆上的地圖,向鄧小平介紹特區開發建設的情況時稱,1983年的工農業總產值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比辦特區前的1979年增長了10倍。據梁湘回憶,當時倍感壓力的他很想得到鄧小平明確的支持態度。但是,鄧小平沒有發表意見,只是在黃昏時分登上深圳國際商業大廈22層頂樓天台,凝望夕陽映照下的深圳新城區時,才意味深長地對梁湘說了一句:“都看清楚了……”

鄧小平一行是1月31日來到廣州白天鵝賓館的。當天中午,鄧小平在賓館進午餐。當時負責西餐服務的伍德林回憶說:“我主要負責上菜、派麵包,當我給鄧小平同志派麵包的時候,覺得他是老人家,就想給他軟一些的麵包,想不到他要硬的法國麵包。”或許,這頓地道的法式西餐令鄧小平回憶起了早年在法國勤工儉學時的日子,觸景生情,他甚至決定掏錢買些帶回去。據賓館服務人員黃抗美回憶,吃麵包時鄧小平曾經說過,看來還要再開放一些城市。在一旁陪同的霍英東先生感慨地說,真想不到,小小的麵包就能給鄧小平帶來這麼大的啟發,竟然能促使沿海的大開放。

1985年 廣州 改革不走回頭路

1985春節,鄧小平再次南下廣東,以“不爭論”的姿態排除阻力推進改革。他再次出現在廣州白天鵝賓館,鄧穎超、徐向前、王震、楊得志等革命元老陪伴左右。初三、初四他分別會見港澳知名人士霍英東和馬萬祺。後來的政治研究著作中,鄧小平這次露面被認為顯示了他對改革開放路線的堅定支持。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進程中,經濟、社會和思想領域的爭論不斷,但鄧小平堅持改革路線毫不動搖。

霍英東對鄧小平改革開放中的一句名言“不走回頭路”感觸良多,因為他是鄧小平這句話最早的現場聽眾之一。鄧小平入住廣州中山溫泉賓館時每天晨練登山。有一天,鄧小平行到接近山頂處才歇腳,隨行人員說,下山那條路不大好走,還是從原路回去好了。這時,鄧小平若有所思地說:“向前走,我不走回頭路!”

中國的改革開放,果然就是“不走回頭路”!

1986年 成都 半個世紀沒在家鄉過年了

1986年2月2日,由北京直髮成都的專列徐徐地開進成都火車北站,在站臺上等候多時的四川省領導一齊擁向車廂門口。鄧小平向前來歡迎他的老鄉們說:“我半個世紀都沒有在自己的家鄉過年了!這次可要多麻煩大家啊!年歲大了時時都想念家鄉,俗話說落葉歸根嘛!”

2月14日,鄧小平離川返京。在金牛賓館平房前的梯臺上,鄧小平坐在前排中間,依次由接待、警衛和賓館員工分別同他合影。

想不到這竟是小平同志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回家鄉過年。

1988年 上海 一次激動人心的握手

1988年2月15日,除夕前夜,鄧小平與上海各界人士共度春節的文藝晚會第二天即將上演。當時上海甲肝病猖獗,鄧小平來上海過年是需要勇氣的。籌措這臺晚會的工作班子十分嚴肅地宣佈了一條紀律:演員就在舞臺與後臺活動,不要到臺前去,更不要與場內的領導接觸和握手。而宣佈這條紀律的最大初衷,就是為了防止甲肝病傳染鄧小平。

根據事先排定的程序,晚會結束後,全體演員謝幕,在舞臺上列隊鼓掌,歡送鄧小平和其他領導離開劇場。出乎意料的是,晚會結束後,鄧小平站了起來,主動向臺上走去,與演員們熱情握手,並祝他們演出成功,新春快樂。當走到表演雜技的小演員、上海馬戲學校學生金恣面前時,鄧小平還俯下身,在小姑娘的臉蛋上親吻了一下。當時上海人都怕傳染甲肝,平時熟人見面都不握手,最多拱手作個揖。所以,演員們握著鄧小平同志溫暖的手,都激動不已。

在鄧小平出席上海春節晚會的兩個月後,時任上海市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在“浦東新區開發國際研討會”提出要結合老城區的改造,建設一個現代化新區的方針。此後的幾年間,一個屬於上海,屬於浦東的春天真的到來了。從1988年到1994年,連續七年,鄧小平每年都會來上海過春節。最長的一次他在上海住了整整72天。上海人如此評價1988年那個春節之於上海的作用:“沒有1988年的那個春節,沒有小平的關懷,就不可能有上海的今天。”

1992年 深圳上海 南巡的最後一站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的專列抵達深圳火車站。下車後,深圳市長鄭良玉說:“深圳人民盼望您來,已經盼了8年了。”

這次充滿激情的旅行使中國恢復了活力。1月23日,鄧小平在廣東省委書記謝非的陪同下去珠海特區。在離開深圳這個城市的時候,當著眾人的面,他又要求深圳市委書記說:

“你們要搞得快一點。”

作為南巡的最後一站,鄧小平在上海與上海人民一起歡度自1988年以來的第五個春節。

1994年 上海 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的春節

1994年2月10日,鄧小平與上海各界人士歡聚一堂。這是鄧小平自1988年以來,第七年與上海人民共度春節。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的黃菊回憶說:“我記得1994年的春節,也是他最後一次在上海過春節,離開上海的時候,火車快要開了,小平同志又把吳邦國和我叫到車上談了10分鐘。他跟我們說,你們上海一定要抓住20世紀的尾巴90年代,這是你們上海最後的機遇。這是對上海人民的囑託,對上海人民的期望,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所以每當想到這些,感到有說不出的懷念。”

1994年的除夕之夜,不僅僅預示著新舊交替的自然規律,在一定程度上也標誌著中國由第二代向第三代領導過渡的完成。

1994年國慶節,鄧小平在觀看國慶焰火時留下了生前公開發表的最後一張照片,從此再也沒有特意公開露面。

1997年 北京 沒有花燈的元宵節

1997年2月7日正月初一,北京301醫院裡看不到一點兒喜慶的氣氛。這一天住在301醫院特護病房的鄧小平沒有回家,病房的醫生和護士也沒有回家,他們都在近旁房間裡守著,一呼即來。

1997年2月19日,元宵節前夕。傍晚6點多,鄧小平的病情出現異常。老人的呼吸功能已衰竭,只能藉助機器來呼吸。卓琳帶著全家人向他告別。4天以前,她就寫信給中央,轉告“鄧小平的囑託”: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不設靈堂,解剖遺體,留下眼角膜,供醫學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

那天深夜,很多睡覺晚的人打開電視或者收音機吃驚地聽到播音員用哽咽的聲音哀聲宣告。是夜,一列從香港九龍出發駛往廣州的火車,忽然汽笛長鳴。鄧小平去世的當天,距離香港迴歸日只剩131天。

在人們的印象中,那是一個沒有花燈的元宵節。在很多地方,聽到噩耗的人們把已經掛好的花燈悄然收起,本來已經濃密的鞭炮聲也戛然而止。巨大的悲痛把早已醞釀好的歡樂擊得粉碎。

戮力改革,敢於擔當

偉人雖逝,哲人不萎

繼承鄧小平的思想遺產

戮力改革,敢於擔當

這是對鄧小平最好的紀念

鄧小平同志說:“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從思想觀念的破冰、利益藩籬的跨越,到發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養,今天的改革考卷一點不比上一代人容易。選擇性落實、象徵性執行,逆向行駛、另行一套,必然會造成改革打滑空轉、水土不服等問題。

讓歷史見證我們這代人的改革擔當

人民日報評論員李斌

“改革和發展的任務是攻堅克難、較真碰硬,充滿風險和挑戰,這正是考驗領導幹部黨性、政治覺悟的關鍵時刻。”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一位來自東部地區的學員發言時這樣說。

領導幹部是抓改革的關鍵,抓改革是講政治的重要體現,正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所強調的,“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

改革,我們黨始終勇立時代潮頭的保障,我們國家走向文明富強的必由之路。4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改革宣示給人無窮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催人奮進。

1000多個日日夜夜,進入施工高峰期的全面深化改革進程,呈現出“全面發力、縱深推進”的態勢,給人以“大潮奔湧逐浪高”的震撼。難怪外媒稱讚,“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當今中國這樣,以一種說到做到、只爭朝夕的方式全面推進改革進程”。

事實上,從思想觀念的破冰、利益藩籬的跨越,到發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養,今天的改革考卷一點不比上一代人容易。去年年底,有關部門曾對化解過剩產能不力、甚至搞地方保護、給違規產能充當保護傘的一批予以追究;近期又有新聞曝光,某地以紅頭文件方式“復活”國務院已明令廢止的審批權項。選擇性落實、象徵性執行,逆向行駛、另行一套,必然會造成改革打滑空轉、水土不服等問題。

正是因為這樣,才尤其需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改革,堅決端正思想認識,堅持從改革大局出發,堅定抓好改革落實”,尤其需要“投入更多力量狠抓落實,健全各部門各地區改革督察機制”。尤其是,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敢於拍板、敢於擔當,“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

回首近40年來的改革開放歷程,改革者解放思想、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一以貫之。體現在25年前的南方談話上,是“三個有利於”的正本清源,是“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的點撥提醒,是“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堅定期許。

體現在當下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則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的初心堅守,是“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的堅強決心,是“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的政治要求。改革越向縱深推進,遇到的硬骨頭越多,只有激發奮力一搏的勁頭和無路可退的決心,才能把改革進行到底。

南方談話傳遞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春信”,如今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春信”正在化為衝刺全面小康征程的“新的春潮”。鄧小平同志說:“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

今天,伴隨著“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協調推進,中國已經邁向世界舞臺的中央,開啟了引領時代的發展新徵程。我們不斷開創治國理政新境界,書寫改革發展新面貌,一定可以讓歷史見證我們這代人的擔當。

201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舉行鄧小平誕辰110週年座談會。習近平在會上代表國家和人民說出了心聲:

正是由於有鄧小平同志的卓越領導,正是由於有鄧小平同志大力倡導和全力推進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欣欣向榮,中國人民才能過上小康生活,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以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鄧小平同志為中華民族獨立、繁榮、振興和中國人民解放、自由、幸福奮鬥的輝煌人生和偉大貢獻,將永遠書寫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之上。鄧小平同志始終在人民中間,也始終在人民心間。在這裡,我們要說:小平您好!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您!

紀念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鄧小平同志作為我國優秀的領導人物之一

緬懷他為黨、為祖國、為人民

建立的不朽功勳

銘記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

這盛世,如你所願

讓我們一起轉發,紀念,緬懷!

向偉人致敬!

歡 迎 關 注 | 在市北·浮山新區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