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航空公司高薪挖走飛行員致日旅遊業陷困境

在接納持續增加的訪日遊客方面,日本面臨著“空中基礎設施不足”的課題。 日本飛行員短缺,機場設施擁擠。而且空中交通擁堵,航空管制服務跟不上。

日媒:中國航空公司高薪挖走飛行員致日旅遊業陷困境

日本飛航員緊缺致旅遊業遭遇困境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14日報道,業內有傳言稱中國的航空公司以高薪挖走飛行員。日本的主力航空公司和廉價航空公司僅僅依靠錄用有工作經驗者無法確保足夠的飛行員,已開始培育飛行員人才。日本國土交通省也增加了航空大學的培養人數,並將積極利用前自衛隊飛行員。

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預測,到2030年亞太地區需要23萬名飛行員,是2010年的4.6倍。在獲取訪日遊客方面,機票便宜的廉價航空公司發揮了巨大作用。不過,如果離開飛行員就無法航行。2017年日本AIRDO航空因缺少飛行員而決定停航。

截至2017年1月,日本國內主要航空公司的飛行員人數約為6,400人。考慮到退休所導致的飛行員人數自然減少,日本國土交通省推算,2020年必須新確保380位飛行員,2030年需新確保430人。而當前每年只能確保300人,依然存在缺口。

短缺的不僅只有飛行員。在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廉價航空專用的第3航站樓的使用人數在2017年度達到764萬人,突破了750萬的旅客吞吐量。機場計劃新建航站樓,將年旅客吞吐量提高至1,500萬人,不過如果訪日遊客增至6,000萬人,吞吐量將再次迎來極限。

此外,空中交通也很擁堵。對日本上空飛行的飛機實施管理的航空管制1年只能應對180萬架飛機。接受管制的飛機在截至2016年度的3年裡增加了20萬架,達到約175萬架。同一空域飛機過密的時候,會出現航班起飛延誤的情況。

日本法務省將從2018年秋季開始,在全國的主要機場引入機器識別人臉的系統,計劃以較少的人員應對日本人的出入境審查,從而將其他人員調到訪日遊客的審查窗口。2018年秋季,日本國土交通省還將在主要機場的限定區域內啟動自動駕駛的實證試驗,設想通過自動駕駛汽車運送乘客和乘務人員。

報道稱,使用目的明確的機場同時也成為嘗試新技術的試驗場。機場成為新技術萌芽的場所,對面臨人口減少逆風的日本經濟構成支撐。訪日遊客的“2030年問題”反映出日本面向2030年應致力於解決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