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控制精力分配,而非时间,活在当下

人生不可重来,不可跳过。为此人们每当遇到困难或者厄运到来时,一定要有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帮助自己从容应对。

“我真的很幸运,医生说我还能再活3个月。”

这是2007年国内很多企业老总手里正在热传的一部感人著作——《活在当下》一书开头的第一句话。

要学会控制精力分配,而非时间,活在当下

2005年5月的一天,57岁的尤金·奥凯利,这位美国著名会计事务所毕马威的董事长、CEO收到了人生的一纸宣判书——医生告知他患上了脑癌,并且已经晚期。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时,他掐算自己活不到女儿初二新学期开学那一天了,也就是说,活不过9月的第一周。

然而,在他接过病情报告单的那一刻,从他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竟是:“我真的很幸运”,这是一份“从天而降的礼物”。

也许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这绝不是他的真心话。奥凯利要么在开玩笑,要么就是疯了。谁遇到这样的事情,人生都会急转直下而走入凄凉。奥凯利说:

“因为这份礼物的降临,我不得不去认真思考死亡的意义。”

“假如没有提前100天预知自己的死期,那么我又在忙碌些什么呢?”

要学会控制精力分配,而非时间,活在当下

其实,这样的人生态度发生在奥凯利身上是完全有依据的。

在他的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是告诫经理人的:

“如果不慎驶入了错误的航道,我会马上改变航向,驶入新航道,而不会有任何负疚感。我不会噙着眼泪回望来时路,也不会由于彷徨走上新的征程。在我看来,明明已经不合时宜的事却又偏要勉强,或者把明明是对但却难以承受的强说为错,这些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人们越是能够尽快的把握现实,效果就会越好。这一技能在商业社会里尤为重要。因为商业世界和外面的世界一样,瞬息万变,残酷无情。”

在从医生那里接过“死亡判决书”后,我就轻声地告诉自己:“这就是宿命。现在我需要在剩下的日子里实现可能的目标。”

是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

要学会控制精力分配,而非时间,活在当下

这些年奥凯利的事业一直蒸蒸日上,同时他总是高标准要求自己,也希望员工都能高效的运转。

但是,日复一日的放疗使他从未如此深刻的体会到,其实并非事事皆能如愿。而当未能遂愿时,他发现“周围的一些人就会变得气急败坏,在焦虑中度日如年”。他幡然顿悟:人应该“懂得接受,心悦诚服地接受一切”。他开始使自己安详地面对一切。

每次放疗之旅,也使他更加深了对别人,对不完美的宽容。他过去以为:人这一辈子总是发自心底地追寻自己的地位,总是把自己看作是对社会能做出贡献的一分子。但是现在他清晰地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你心中期望的那个高标准,或者大家根本就不在乎你是否这样做到了。”而“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活在当下”!——“不能再以效率来衡量一切了”。

要活在当下,他说:“就不能过于注重控制时间,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精力分配!因为时光溜走根本不受我们控制,而我们却可以驾驭自己。”

要学会控制精力分配,而非时间,活在当下

很快,这一观念风靡全公司。所有的人都开始审视公司文化,为的是找出“我们最需要重视的是什么”。财富、家庭、开心工作和工作以外的生活、良好的合作、有机会帮助别人......结果公司员工把公司文化的天平几乎全都压向了“养生之道”。由此,公司开始倡导员工改善休息和饮食习惯,倡导大家更好地追求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并付诸具体的措施。这期间,作为一个成熟的CEO,奥凯利从中已经欣慰地看到:恰恰是在追求“养生之道”和工作与生活习惯的调整中,员工实际更加精力充沛了,而不是浑浑噩噩地每天磨洋工。

奥凯利一再告诫企业领导:要控制好精力分配而非控制时间。让每一天都成为生命中最欢呼雀跃的一天吧。

尤金·奥凯利在最后的3个月里的确完成了所有他想做的事情,并留下了生命最后的记录献给那些还在工作着的经理人——《活在当下》。他要以此作为他送给人们的最美好的告别。

尔后,他于2005年9月10日从容辞世。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增刊——《王者的顿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