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伙衣索比亞辦服裝廠,一年銷量上億

浙江小夥埃塞俄比亞辦服裝廠,一年銷量上億

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非洲,貧窮、狂野、奔放,估計會在很多人的腦海中蹦閃出來。

而對於到過非洲的人來說,“機遇”或許才是他們的關鍵詞——這裡是經商、創業的熱土,是希望的田野。用一個浙商的話來講,感覺在非洲,做什麼都容易賺到錢,而且自然風光又好,簡直就是“天堂”。

我們實地探訪了浙商在埃塞俄比亞和津巴韋布投資的一些項目和企業。當年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勇闖非洲的浙商們,通過多年艱苦創業,如今已經在非洲大地闢出了一片新天地。

麗水小夥非洲辦起服裝廠

一年銷量超億元

6月的埃塞俄比亞,涼爽宜人,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白天氣溫也就10多攝氏度。在這座城市,目之所及,很多都跟中國有關,比如雄偉的建築、城市輕軌以及路上跑的大巴等。東方工業園,位於亞的斯亞貝巴東南角,距離市中心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這裡入駐的大多是中國人開辦的企業。老家麗水的鄒海波在這裡有一家服裝廠,以批發生意為主。

當地時間6月22日,我們走進他的工廠,看到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縫紉機的聲音此起彼伏。鄒海波不時湊過去,用當地土語跟黑人員工交流著什麼。“剛接到2萬件的T恤訂單,客戶那邊催得緊,明天就要交貨。”他笑著說。

鄒海波今年才31歲,不過他在埃塞俄比亞打拼卻已有10個年頭了。他說,父母以前在義烏小商品城做服裝貿易,自己也經常過去幫忙。他們的客戶中,有個埃塞俄比亞人,跟他交情不錯。2008年,鄒海波考進了杭州一所職業技術學院,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感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第二年就沒再讀了。”在黑人朋友的介紹下,2009年,他去埃塞俄比亞考察,並留在當地做起了服裝貿易。

“後來有點積蓄後,就決定辦廠了。”鄒海波說,工廠能享受5年減免所得稅的優惠。更重要的是,人工成本相當便宜。“普通黑人員工,一個月工資60到80美元。”看到我們疑惑的眼神,他趕緊又補了一句,“這個工種,這樣的薪資水平在當地不算低了。”

服裝廠目前有中國員工40人,埃塞俄比亞當地員工近千人。生產的“海波”牌服裝在當地賣得相當好。“年銷量在1億到2億人民幣。”生意越做越大,鄒海波把家人都接到了埃塞俄比亞。他曾在義烏給父親打工,如今父親成了他的助手,幫忙打點生意。他的小孩也進了當地的國際學校念幼兒園。

鄒海波還準備擴大生產。他把我們帶到了工業區裡一個在建廠房參觀。“就快建好了。”鄒海波說,原先的廠房是租的,這塊地是他自己買的。“比原先的廠房大很多,等建好後,生產規模至少可以再擴大三分之一,員工增加到1500人左右。”

金華老闆辦的紙廠

高檔紙巾賣到5元一包

原木紙業,也是浙商在埃塞俄比亞辦的一家企業,老闆是金華人。在廠區大門口,看到這幾個中文大字,我們頓時倍感親切。

這家公司進入非洲的時間不長,但從考察到落實項目到開工,卻非常快。公司總經理金康說,2016年10月,董事長帶人過來考察,12月份就拿了地,去年3月動工,今年4月份就開機生產了。一期投資了1個億,組建了一條日產35噸的生產線。“主要還是覺得市場前景好。”工廠以機械化操作為主,員工倒不多,中國員工加埃塞俄比亞當地員工,總共也就100多人。

在生產車間,金康邊走邊介紹,這整套造紙設備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是當前最先進的。讓我們感到詫異的是,董事長和金康的本業都不是造紙的,而是在國內做房地產的。

“這跨界跨得有點大啊。”我們脫口而出。

“要是在國內,我們肯定不敢嘗試。”金康笑笑說,中國國內造紙這行競爭非常激烈了。但是在這裡,商機無限。因為非洲大多數國家,現在什麼都缺,是典型的賣方市場。“我們是埃塞俄比亞規模最大的生活用紙生產商,產品也主要在當地銷售。這個國家1億多人口,市場潛力巨大。公司還預留了一條生產線的位置。”

“我們也能享受各種優惠政策,且水電費又低,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金康說,這裡的電費差不多隻要人民幣1毛多一度。

廠區辦公室裡放著各個品種的成品,標有不同品牌名稱。其中最貴的品牌是Viva,外包裝非常精緻,一個標準的盒抽,要賣人民幣5元一包,但依然很俏。在埃塞俄比亞工作的一名中國導遊,看到“Viva”品牌的紙巾,露出了驚訝和自豪的表情:“這個牌子我也用過,沒想到是我們中國企業造的。”

浙商辦的鉻鐵合金廠

產業鏈不斷延伸

距離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3個半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奎魯市。在奎魯工業園,有一家中國人辦的冶煉廠“津安鉻鐵合金有限公司”,是津巴布韋浙江商會的成員單位。這家公司是津巴布韋主要的鉻鐵生產商,在政商界都有著不小的名氣。走進公司大門,“合作、和諧、共贏”六個字非常醒目。工人們正忙碌著,冶煉爐的火燒得格外地旺。越往裡走,越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浪。

公司總經理周學恭介紹說,他們之前在國內也是做礦石冶煉的,2012年帶了30個人,來到津巴布韋組建了這家公司,看中的正是這裡豐富的鉻礦資源——鉻鐵礦在中國屬稀缺資源,而津巴布韋鉻的原礦儲備世界第二。津巴布韋政府禁止原礦直接出口,大力倡導將鉻礦加工成鉻鐵合金再出口。出口創匯,政府還會給予獎勵。

從冶煉廠開始,短短6年時間,津安已在津巴布韋佈局了5家不同類型的工廠,另外為選礦廠、氧氣廠、石灰廠、洗渣廠,圍繞冶煉的產業鏈越來越全。其實,有些廠剛開始並不是他們想建的,“實在是當地的配套產業跟不上”。比如,冶煉需要高純度氧氣,可是當地的供應完全滿足不了需求,而且價格也非常高。

津安的目標是成為津巴布韋最大的鉻鐵生產企業,他們的產業鏈還在進一步延伸中,目前正在計劃建設年產2萬噸石墨電極廠、年產1.5萬噸鎂磚廠等與冶煉相關的配套項目,“這些耗材津巴布韋全部需要進口,如果建成,在當地的市場前景不容小覷。”周學恭說,現在津巴布韋逐步開放投資政策,投資環境日趨平穩,國內已有企業對這些配套項目拋出了橄欖枝,他們也希望通過合作把這些項目儘快做起來。

浙商在非投資逾30億美元

來自省商務廳數據顯示,去年浙江對非貿易額257.3億美元,佔全國對非貿易額的15.2%。浙江從非洲進口39.8億美元,同比增長77.1%。

與此同時,浙江對非投資迅猛發展。截至2017年底,浙江累計對非投資額達30.8億美元。經商務廳核准或備案的在非浙商企業達525家,已形成以批發零售業、建築業、採礦業、製造業為主的產業投資佈局,投資領域不斷擴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