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的另一端會是什麼情況?聽聽科學家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宇宙浩瀚無邊,有著無數的星系和星球,而在宇宙中特殊的天體也非常多,像可以自發電磁波的脈衝星會讓人們誤以為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在眾多的特殊天體中,最神秘也最難理解的當屬黑洞。

黑洞最早被發現是在1916年,當時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在質點周圍存在一個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命名為“黑洞”。

黑洞有著超強的吸力,任何物質都可以吸入,即使光和電磁波也無法逃脫黑洞的吞噬,而黑洞我們也無法直接觀測到,而科學家確定宇宙某處是否存在黑洞,是通過觀測這片空間來確定的,黑洞強大的吞噬力,它的周圍必然是一片虛元,不會有物質存在,尤其是光在靠近黑洞的區域也會被吞噬,科學家通過黑洞的這個特性,只要發現在宇宙中某處一片虛元,而且光在經過這個區域也會消失,它基本可以確定這個位置很有可能存在黑洞。

黑洞的另一端會是什麼情況?聽聽科學家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黑洞也是有大有小,大一點的黑洞可以吞噬恆星,銀河系的中心有著一個巨大的黯淡洞,2017年12月7日,美國卡耐基科學研究所科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8億倍。

黑洞似乎是一個大胃王,只要靠近它的物質不管多少都會被吞噬,永遠沒有被餵飽的時候,科學家一直在猜測:黑洞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被它吞噬的物質到底哪去了,是化為粒子消散於宇宙還是到達了其它的地方?

有科學家提出,黑洞可能有兩端,一端吞噬物質,一端在噴射物質,稱為白洞。被黑洞一端吞噬的物質其實並沒有消失,而是在白洞這一端被噴射出來,黑洞類似於一種蟲洞,星際之門,它連接著遙遠宇宙的兩個點,一端進入另一端出去,可能跨越的距離是幾十光年,幾百光年甚至更遠。

如果黑洞真是蟲洞的存在,那對於人類的意義將會非凡,我們知道,人類雖然近幾十年來,太空科技發展非常快,對於宇宙的認識也越來越多,但宇宙太大了,我們現在連太陽系都走不出去,而對於宇宙的探索更多還是靠天文望遠鏡,但望遠鏡觀測到只是一個模糊的輪廓,具體的情況我們是看不到的,比如,天文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幾百光年外的一顆行星的存在,但這顆行星上的具體情況想要了解,只有近距離觀察才行。

黑洞的另一端會是什麼情況?聽聽科學家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可是要實現近距離觀察天體,沒有速度是不行的,而速度也是制約人類文明探索宇宙的最大障礙,如果速度沒有巨大的突破,探索宇宙就是一個笑話。太陽系的直徑只有一光年,可是以目前人類的科技,宇宙飛船想要飛出太陽系,可能需要幾千年以上才行。

可能有人會說,飛船的速度要是達到光速就好了,事實上,光速在宇宙中也只不算快,即使人類的宇宙飛船能達到光速,能夠探索的宇宙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就拿銀河系來說,直徑達10萬光年,飛船的速度達到光速,飛出太陽系也需要10萬年才行。

因此,科學家提出了超光速的概念,只有速度超越了光速,人類才有可能真正探索宇宙,最終揭開宇宙的真相。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物體在真空中的速度極限是光速,超越光速不可能。但超光速現象曾在實驗室中發現過,而在宇宙中,科學家也觀測到過超光速現象,因此在宇宙中超光速是真實存在的。

科學家大膽提出了曲速引擎的理念,它的理論就是通過壓縮飛船前方的空間,膨脹飛船後方的空間,由此可使飛船前後的空間發生扭曲,空間一旦扭曲,就可以帶著飛船高速飛行,這個速度可以超越光速。要問宇宙中最神秘的東西是什麼?那一定是空間,掌握了空間就等於掌握了宇宙,但宇宙的秘密想要破解那是非常非常難的,以人類目前的科技,可能少則幾百年,多則幾千年以上才有可能初步對空間有了解,而超光速想要實現,人類恐怕沒有千年以上的時間根本不可能。

人類為了探索宇宙,研究超光速技術不會放棄,但在研究技術的同時,科學家猜測,宇宙中可能有天然蟲洞的存在,這些蟲洞連接著宇宙的兩個點,要是能夠找到這些蟲洞,穿越蟲洞也就可以實現超光速飛行,這樣人類就不需要等待超光速技術實現的那一天才可以走出太陽系,銀河系等。

黑洞的另一端會是什麼情況?聽聽科學家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宇宙中的蟲洞是什麼樣子?科學家也不知道,黑洞的發現以及它的特殊性,讓科學家懷疑:黑洞會不會就是蟲洞?雖然人類目前還沒有能力靠近黑洞進行研究,但通過遠距離對黑洞的一些觀測和數據的收集,讓科學家越來越相信:黑洞極有可能就是蟲洞的一種存在形式。

等到將來,人類的科技更進一步,我們可以靠近黑洞進行數據收集,一旦確定黑洞確實是蟲洞,那人類真正探索宇宙的日子就來臨了,我們的宇宙飛船可以穿越蟲洞到達遙遠的宇宙深處,走出太陽系,飛出銀河系都有可能實現,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