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禪,是感情和理性達到最平衡點的境界。此外,禪亦可解釋為不二法門的圓滿現量。所謂不二法門,是指在現實生活中獲得超越和解脫,因此不能離開現實的煩惱而求解脫。因為離開煩惱,也是找不到解脫境界的。

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好比說有的人習慣每天吃山珍海味、大魚大肉,那天餐桌擺的是青菜粗飯時,他可能感到氣憤、很丟臉、沒味口。但是,禪的意境,是讓我們把物質降到最低點,才比較容易體悟到真理平凡、平淡的一面;唯有當精神生活領域昇華到最高點時,我們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所以在禪的境界中,是絕不會因為吃得少,或缺乏大餐而不高興,因為在聖者眼中,這不過是一種幻化的東西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氣。

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個女孩受外道指使喬裝成孕婦來毀謗釋尊,她見到釋尊,劈頭就罵:“喬答摩,你真沒良心,我懷了你的孩子,你卻不聞不問。”釋尊聽了並不為所動,且笑臉依日。面對這種情況,若換成是現代人還得了,你敢毀我清譽,那就是等著法庭上見吧!“以諍滅淨只有更增加困擾”,爭論、氣憤、對簿公堂並非真正解決之道;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超越你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才是不二法門的圓滿現量,換句話說:眼見、耳聞、口說,都不會在你的內心裡造成壓力。

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生活就是佛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現實不離超越,超越不離現實,這才是修行最高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