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鼓足勇氣把「愛情公寓」看了,還是在首映當天的下午。

別問哪來的勇氣,梁靜茹給的。

當時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沒有見到過的神奇現象——

一個一百零八線小城市的影廳,幾乎座無虛席。

而且,縱觀整個影廳,別說拖家帶口的,就連發育成熟的青年都找不到幾個。

清一色的中學生。

原來,那些無論得知「愛情公寓」出現什麼情況。

都會說“我不管,我就是要為我的情懷買單”的那些人,很有可能就是他們。

一下就釋然了(無貶義)。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電影開始後,一群奇怪的東西出現在了熒幕之上。

青銅門、張起靈、無邪、胖子······

就算我這個沒看過盜墓筆記,只是在網站上被動看一看廣告的傢伙,都看得出來這是在講什麼。

影廳中出現了咦?嗯?哦?誒?啥?一系列此起彼伏的質疑聲。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科科,幸虧我早有心理準備。

在電影上映之前,「愛情公寓」就已經被爆出了強行蹭情懷。

本來是一個叫做什麼「新次元冒險家」的片子,因為沒啥自信,緊急叫停,搖身一變才成為了「愛情公寓」大電影。

上映前片方採用的宣傳方式也很獨特,和“改名風波”相互呼應,別有一番風味。

按照常理,每一個將要上映的電影,片方都會想盡辦法,極力剪輯出各式吸引觀眾眼球的宣傳片。

劇情的剪故事,愛情的剪甜蜜,冷門的主打怪異,沉重的主打深刻,爆米花大片也會用各種特效包裝自己。

而「愛情公寓」電影看起來卻不太屑於這種宣傳自己的方式。

一直到上映,也僅僅放出了一個只有30秒時長,基本等同於沒有的所謂“宣傳片”。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而其他的宣傳,也只是放出了幾個愛情公寓的混剪以及演員的互動。

關於劇情,觀眾一無所知。

宣傳方面避重就輕,有意地把觀眾的注意力悄悄地引到了另一個方向——

情懷

在電影進行了10分鐘的時候,劇情依然還在盜墓筆記。

在公寓人物出現之後,用一個“主角光環升級盛典”強行把愛情公寓和盜墓筆記兩個不相關的故事雜糅在了一起。

“愛情公寓”的人們就這樣理所當然地進入了“盜墓筆記”的世界。

愛情公墓”果然實至名歸。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自開始以來,「愛情公寓」系列一直就不光彩。

“抄襲門”早就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飯後談資。

「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廢柴聯盟」「老爸老媽浪漫史」「IT狂人」等經典作品早就被抄了個遍。

雷同臺詞,雷同故事,整集照搬抄襲手段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事實證明,粉絲可以包容。

畢竟中國人的外語水平有限,看過那些經典劇目的人只是極少數。

畢竟「愛情公寓」的“搬運”也給他們帶來了太多快樂。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愛情公寓」可以抄襲,可以不發宣傳片來吊胃口,可以找藉口改變檔期。

很多粉絲,就算是與整個社會輿論為敵,都義無反顧的站在了「愛情公寓」的一邊。

可是。

粉絲可以接受抄襲,可以接受販賣情懷,唯獨不能接受的就是欺騙

有愛情,有公寓才能叫做“愛情公寓”。

明明是盜墓題材的片子,明明和愛情公寓的設定八竿子打不著。

偏偏要找來愛情公寓的原班演員,偏偏要扣上一個“愛情公寓”的殼子。

實際上呢,除了演員,一點點愛情公寓的元素都找不到。

掛羊頭賣狗肉,說白了,不就是為了騙錢麼?

如今,十二萬人參評「愛情公寓」,評分2.7,一星率超過了80%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片方自以為安排得天衣無縫。

可事實上現在的觀眾也不是傻子,心裡有數得很。

恰巧幾天前看到了「詐騙」的定義——

用虛構的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一來,片方心虛,有意隱瞞劇情,就是為了騙預售票房。

二來,片方有預謀地把首映時間拖延到週五下午,很明顯是害怕早上上映觀眾吐槽,會對下午到晚上之間的黃金票房時段產生影響。

而且,在電影的圖片單元,百分之九十都是不含盜墓風的劇照,非常具有欺騙性。

「愛情公寓」大電影簡直就是一場有預謀的詐騙!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首映當天,「愛情公寓」就收穫了3億票房,排片高達38.7%,上座率57.7%,各方面都遠超了話題新片「一出好戲」。

然而到了上映的第四天,票房卻剛剛突破五億小關。

單日票房更是連巨齒鯊的一半都追不上。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撈一波就跑的粉絲電影時代過去了。

這類電影因為粉絲效應,很容易就能拿下漂亮的預售票房和首日票房成績。

但往往因為質量低下,之後票房開始“斷崖式跳水”。

當初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便是如此。

而這次的「愛情公寓」電影。

不僅質量低下,還刷新了電影史全新的底線。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很多人都欠了王傳君一句道歉。

當初有很多人道德綁架他,說他忘本,說他出了名就忘了捧紅他的「愛情公寓」。

估計這些人根本沒弄清楚什麼是「本」。

觀眾才是是電影的“本”,有了觀眾,電影產業才能夠蓬勃發展。

在電影的世界中,欺騙觀眾才是真正的忘本。

和一個毫無底線、欺騙觀眾、消耗情懷、掛羊頭賣狗肉的無恥班底徹底決裂。

這叫覺醒!叫做返本!

“粉絲效應”弱化,想要藉著一個情懷點連續撈錢越來越難。

看完「愛情公寓」我很欣慰。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 「愛5 Coming Soon」 的背後包含了多少的野心和試探。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客觀理智的態度來對待電影。

觀眾,是未來電影的希望,而我卻看到了觀眾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