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疫苗事件」背後」爲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日前,假疫苗事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注射假疫苗對兒童造成了終身的傷害,牽動著數萬家庭的父母。李克強總理也第一時間作出批示,徹查疫苗事件,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安全用藥,事關重大。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特別在能夠事先被瞭解、預防避免的情況下,給予孩子最有力的保障。那麼,這些兒童禁用藥,你知道嗎?為了孩子,一定要牢記!

一、雙黃連注射劑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案例:患兒,女,10歲,體重25公斤。因咳嗽就診,給予雙黃連注射液50ml(正常劑量為2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20分鐘後,患者出現呼吸困難、面部發熱,立即停藥,測血壓、脈搏正常,給予抗組胺藥對症治療,20分鐘後好轉。

2018年6月,國家藥監局先後發佈《關於要求修訂雙黃連注射劑說明書的公告》、《關於要求修訂丹參注射劑說明書的公告》、《關於要求修訂天麻素注射劑說明書的公告》。對於藥品說明中的【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和【兒童用藥】項進行修訂。

【禁忌】項應當包括:

1.對本品或黃芩、金銀花、連翹製劑及成份中所列輔料過敏或有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禁用。

2.4週歲及以下兒童、孕婦禁用。

二、柴胡注射液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案例:一名6 歲的孩子,因上呼吸道感染髮熱肌注柴胡注射液 ,身體廣泛分佈彌溫性水腫紅斑且大片表皮壞死 ,出現大小不等大皰 ,診為大皰性表皮鬆解型藥疹 ,住院治療 1 星期後搶救無效死亡 。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2018年5月2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發佈《關於修訂柴胡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根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安全性評價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決定對柴胡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項進行修訂。

根據《柴胡注射液說明書修訂要求》,應增加警示語,內容應包括: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使用者應接受過過敏性休克搶救培訓,用藥後出現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須立即停藥並及時救治。

“禁忌”項應當包括:1、對本品或含有柴胡製劑及成份中所列輔料過敏或有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禁用。2、兒童禁用。

公告提醒,柴胡注射液為處方藥,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用藥前應當仔細閱讀說明書。

三、參麥注射液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案例:對6名10歲的兒童進行臨床研究,其注射麥注射液原因為 : 腎病綜合徵、意外燙傷、急性腸炎、新生兒硬化病 、急性支氣管炎 ; 不良反應表現為 : 寒戰 、 發 熱 ( 2 例 ) ,紅斑疹 ( 3 例 )、全身瘙癢 ( 1 例 ) , ADR /ADE 雖無嚴重後果 ,但臨床應用的適應證亦不嚴格 ,應避免在兒童使用參麥注射液。

2018年4月28日,國家藥監局發佈公告,決定對參麥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修訂。

明確提到,【禁忌】項應當包括:“新生兒、嬰幼兒禁用”,“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注意事項】項應當包括:“心臟嚴重疾患者、肝腎功能異常患者、老人、兒童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應慎重使用”。

四、生脈注射液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2017年11月28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公告,決定對生脈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修訂。

明確提到,【禁忌】項應當包括:“新生兒、嬰幼兒禁用”,“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項應當包括:“對兒童、年老體弱者、高血壓患者、心肺嚴重疾患者、肝腎功能異常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應慎重使用,加強臨床用藥監護”。

五、賴氨匹林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2018年1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公告,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決定對注射用賴氨匹林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適應症】【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兒童用藥】等項進行修訂。

【兒童用藥】修改為:“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兒童用藥後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徵,參見【不良反應】”。

六、感冒清製劑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2016年9月30日,國家食藥總局發佈公告,決定對感冒清製劑說明書警示語、【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和特殊人群用藥項進行修訂。

【禁忌】明確提到:“本品含馬來酸氯苯那敏:新生兒和早產兒、癲癇患者、接受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治療者禁用;高空作業者、車船駕駛者、危險機械操作人員工作期間禁用”。

【兒童用藥】提到:“本品含馬來酸氯苯那敏,嬰幼兒慎用。新生兒、早產兒禁用”。

七、多潘立酮混懸液(“嗎丁啉”小兒版)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嗎丁啉是一種胃動力藥物,用於緩解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噁心、嘔吐症狀。近年來由於心臟方面的不良反應案例較多,備受爭議。服用這款藥物,風險遠大於收益的。

2018年6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其進行註銷。

即便是獲批兒童藥,部分也存在國內外安全用藥標準差異的問題,很多藥品被錯用濫用。

八、小兒偽麻美芬滴劑(艾暢)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小兒偽麻美芬滴劑(艾暢)是一種複方感冒藥,它主要成分為鹽酸偽麻黃鹼與氫溴酸右美沙芬,對兒童來說發生不良反應風險高。

2018年6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其進行註銷。

九、對乙酰氨基酚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對乙酰氨基酚有肝腎毒性,據文獻報道,在歐美國家,對乙酰氨基酚是引起肝功能衰竭最常見的原因,因此,肝腎功能不全的患兒須慎用此藥。3歲以下的兒童因其肝、腎功能發育不全,最好避免使用。

3歲以上兒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也有嚴格的要求,當體溫超過38.5℃時才能用,兩次用藥間隔在4-6個小時,24小時內不能超過4次,切不可大量使用。

十、含可待因藥品

「“假疫苗事件”背後」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這些兒童禁用藥

2017年1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公告,決定對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不良反應】、【禁忌】、【兒童用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等項進行修訂。

【禁忌症】增加以下內容:“12歲以下兒童禁用;哺乳期婦女禁用;”

【兒童用藥】項下,應註明“12歲以下兒童禁用本品。對於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12—18歲兒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內容來源 | 轉自網絡,如涉嫌侵權,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