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明照——堅定信仰,無怨無悔跟黨走

在我縣有這樣一位老人,他將青春獻給了黨,一生忠誠矢志不渝,無怨無悔跟黨走。戰爭時期出生入死、衝鋒陷陣,和平年代紮根故土,投身建設。北隍城鄉山後村建國前老黨員鄒明照用自己的一生詮釋著共產黨員信仰的力量。

當記者在北隍城鄉山後村見到鄒明照老人的時候,他正在村裡的漁業碼頭上整理著自家的漁船。老人告訴記者,自己雖然已90歲高齡,但身體倍兒好,兩年前還排了一條新漁船,常常在大海中縱橫馳騁、大顯身手,載著滿滿的收穫凱旋而歸。

說著說著,老人的思緒就回到了以前的烽火歲月:1949年8月11日,解放長山列島戰役正式打響。19時15分,攻島部隊戰船齊發,揚帆擊浪,以排山倒海之勢撲向長山列島。

鄒明照 北隍城鄉山後村建國前老黨員

那個心情的話確實沒法說這個心情,日日盼夜夜盼,就盼解放長島這一天。俺們那天在城牆頂上(整整)趴了一宿,就等著(解放軍的)船什麼時候到長島,打信號。

在城牆上等待一宿的鄒明照親眼見證瞭解放長山島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當時的鄒明照被分配到長島縣公安局,作為攻島第二梯隊,他們於12日早上9點登陸長山島。公安局負責維持治安,看管還鄉團和國民黨軍俘虜家屬。

就在看押近百名還鄉團和俘虜家屬時,鄒明照忽然從人群中看到一個永遠都不會忘記的身影,此人就是他的北隍城老鄉李世華!

鄒明照 北隍城鄉山後村建國前老黨員

他就是混在國民黨那些(俘虜)家屬裡面。他是俺一個島裡(的人),我認識他——李世華。當時就揪出來了。當時就在那抓著了,他是(中統)渤海工作站的站長。李世華在(長島欠)好幾條人命呢!抓到以後押在公安局,弄過來以後開公審大會,在這裡槍斃了。

重新踏上長島的土地,鄒明照的心中禁不住感慨萬千。

鄒明照 北隍城鄉山後村建國前老黨員

過去家裡窮,家裡姊妹也多。俺冬天的時候有時候(揭)不開鍋蓋,家裡可以說一點兒糧食也沒有了,我和俺父親上北山頂上,薅野菜,回來煮野菜吃,家裡一點兒糧食也沒有。共產黨來以後才好了,不跟共產黨走跟誰走。

1947年,國民黨軍攻佔山東並進入北隍城島,鄒明照隨長島縣委轉移大連。原以為兩、三個月就能回來,鄒明照沒想到一等就等到了1949年3月。當時山東局勢好轉,長島解放在即,鄒明照再次冒著敵人的封鎖乘著漁船返回膠東半島。

鄒明照 北隍城鄉山後村建國前老黨員

那會兒沒有車,往煙臺走,俺當時走的時候,腳上走的光是大泡,走些大黑泡。弄頭髮捅進去,把(水泡)戳碎了接著走,走了兩天。那會兒心情確實是了不起的心情,高興的要命。

1949年4月,喜悅的一刻終於來臨,鄒明照通過了組織考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回憶起這一難忘的時刻,老人仍是激動不已。

鄒明照 北隍城鄉山後村建國前老黨員

心情的話就是進家一樣的心情。(當時)機關裡面沒有幾個黨員吶,成為一個黨員也都不簡單。共產黨好,窮人不跟共產黨走是沒有好日子。那會兒島裡吃不上、穿不上,共產黨來了以後才有吃有穿的。

1963年鄒明照響應黨的號召,支援農業第一線,回到自己的家鄉---北隍城。回鄉後,他擔任山後村支部委員12年。當時,村民貧困,鄒明照就領著大家去海中謀生。他帶領船隊先後到榮成、江蘇、舟山群島、上海等沿海海域捕撈魚蝦。豐收時候一個月打了三十二萬斤鮐魚。

鄒明照 北隍城鄉山後村建國前老黨員

正月十五就出去了,回來時候都封凍了,汽船跟山頭都不能跑了,冰都能把船一壓,一拍(起水)來都凍了,最後沒有辦法了從內河往裡跑,大海不好走了。

現如今,日子雖然過得平平淡淡,但鄒明照老人常常拿自己與戰鬥中那些犧牲的戰友和烈士相比,所以每天高高興興,天兒好了,就開船打個漁,生活倒也樂的自在。

鄒明照 北隍城鄉山後村建國前老黨員

咱從(機關)回來還是不錯的,比出去那些犧牲的(戰友)、比那些烈士,咱還強的要命。我今年已經九十了,俺那些戰友現在活我這麼大歲數的,還不多。

憶往昔,談今朝,老人常說,共產黨領導人民把社會主義建設得這麼好,我心裡由衷地高興。作為一個老黨員,我能發光發熱的機會有限了,但我願意盡到一個黨員的責任和義務,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對於國家的未來發展老人更是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