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沙皇「不割寸土,不賠一個盧布」?別逗了!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沙皇“不割寸土,不賠一個盧布”?別逗了!

1904年2月8日,日本海軍不宣而戰炮擊駐紮在旅順港口的俄羅斯海軍艦隊。隨後俄國指責日本,並向其宣戰,日本亦在2月10日向俄宣戰,日俄戰爭爆發!可笑可悲的是這場發生於日本、俄羅斯東西方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卻幾乎都是在中國的東北。在日俄雙方相互宣戰之後,清政府居然宣佈“保持中立”。

兩國到底為何而戰?

按照通常所見的說法是日俄雙方為了爭奪中國東北的控制權,但根據開戰前雙方的談判內容來看並非全是如此。1900年,八國聯軍進中國,沙俄還趁機出兵東北,十幾萬俄軍已經實際上軍事佔領了東北。而日本方面呢?日本人由井上清所著的《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一書中揭露:實際上日俄兩國早在1898年(即甲午戰爭後第四年),日本外務大臣西德二郎就曾向俄國駐東京公使提出了“朝鮮歸日本,東北歸俄國”的建議(注:此時的大韓政府實際上是親俄的),但是,這個“分贓”提議被俄國公使拒絕了。看明白了吧?日本要的是朝鮮,而沙俄要的卻不止東北。

當沙俄出兵佔據東北並加快西伯利亞鐵路修建速度後,日本擔心俄國會全面控制朝鮮。而英、法、德也擔心俄國派將近20萬大軍進駐東北,損害到他們在遠東的利益也出面干涉要求沙俄撤兵。日本英國還達成了“日英同盟”,一旦日俄開戰,英國會支持日本。但俄國表面上答應撤軍,背地裡卻按兵不動。

1904年2月6日,日本向沙俄發出《最後通牒》,一共有如下六條:

1、沙俄和日本在大清國的商業利益應該均等;

2、沙俄承認日本在朝鮮的特權,日本承認沙俄在中國東北的特權;

3、朝鮮鐵路與中東鐵路實行連接聯運;

4、如果沙俄不從大清國撤兵,則日本就要出兵朝鮮;

5、沙俄不得干涉日本在朝鮮的作為;

6、廢除以往日、俄之間關於朝鮮的一切條約。

沙俄沒有答覆,兩天之後,日本海軍炮擊旅順港口,日俄戰爭爆發。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沙皇“不割寸土,不賠一個盧布”?別逗了!

東方立憲小國戰勝西方專制大國

戰爭一直持續了7個月,最終日本在陸軍上慘勝俄軍,海軍上幾乎全殲俄羅斯第二太平洋艦隊,沙俄在遠東的海軍力量喪失殆盡。值得一提的是,清政府在其王朝覆滅的最後的幾年中在列強中左右搖擺,苟且偷生。當甲午海戰後,日本妄圖佔據東北,清政府採取“聯俄抗日”的戰略,與俄國簽署《中俄密約》。當庚子之變後,清政府看到沙俄更加慾壑難填,索取的比日本更甚,轉而“聯日抗俄”。在戰爭期間還向日本提供幫助,如充當間諜,傳遞情報。日本戰勝俄國後,清政府終於鬆了一口氣,然而國內愛國人士提出“日勝何喜,俄敗何欣”之觀點,認為日俄戰爭無論孰勝孰敗,清政府都是受害的一方。

這場戰爭可以說是20世紀初影響最大的一場戰爭:

1.西方列強看透了沙俄的表面強大。

2.沙俄此後接連爆發革命,並在12年後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徹底滅亡。

3.日本的勝利,讓中國的有識之士認識到“這是一場制度的勝利,是立憲制隊專制的勝利”。也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清帝退位。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沙皇“不割寸土,不賠一個盧布”?別逗了!

日俄談判

中國網上曾流傳日俄戰敗後沙皇尼古拉二世曾說“不割寸土,不賠一個盧布”,讓不少中國青年對他是崇拜不已。現實是這個末代沙皇並沒有這麼有骨氣。

1905年9月,在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調停下,日俄簽訂《樸次茅斯和約》,合約規定:雙方同時撤出東北,東北交由中國政府接收;...... 俄國當與口本國協定允准日本國臣民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今海之

俄國所屬沿岸一帶有經營漁業之權。......庫頁島北緯50°以南割讓與日本

沙俄除了沒有戰爭賠款外,這份條約是完全的“不平等條約”,其在遠東的擴張被完全抑制,庫頁島直到日本戰爭後才收回(可悲的是庫頁島曾屬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主導此次日俄談判的西奧多·羅斯福因成功調停了日俄戰爭,獲得19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美國人。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沙皇“不割寸土,不賠一個盧布”?別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