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心:做人要堅持原則,教你一招忍心術,建立起你的個人品牌!

你想成功嗎?你希望樹立個人品牌嗎?

一個有個人品牌的人,在人堆裡能被一眼認出;在別人話語裡能被談論起;到哪裡都不會被人小看,不會被隨意欺負。

這些深具個人品牌特徵的人,都成為各類行業成功人士。他們有“強勢女人”董明珠,“不賣假貨”劉強東,也有被馬爸爸求著合唱的“放飛自我”王菲,包括新崛起“數鈔票拿禮物到手軟”的直播平臺網紅。

如何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物?我們先談談第一步,做人可以忍不可讓。

一、

這事在2500年前的戰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就幹過。

說起他真是個悲催苗子,生下沒多久媽媽就失寵了。他老爹晉獻公寵一個叫驪姬的女子,封為夫人(類似王后)。這個時候已經立了太子,已經快成年了。人品好,學問好,大臣們都覺得有這麼個太子帶領晉國,大概有奪霸主的希望。

大家都盼啊盼啊,期待太子快點登基。

驪姬不幹了,她要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做國王,就一邊吹枕頭風,一邊派人責罵太子,摧毀他的自信心。那剛剛成年的孩子能有多大自信?被驪姬天天罵,受不了自殺了。

照理驪姬的兒子能當太子,她該滿意了吧?不,她怕有人和他兒子搶王位,派人去追殺重耳和另一個公子夷吾,永絕後患。要不說“最毒婦人心”,母性上升到極致,是為了孩子什麼都不管不顧的。

輕心:做人要堅持原則,教你一招忍心術,建立起你的個人品牌!

二、

這一次驪姬的兒子是不是順順當當做國王了呢?

沒有,要不怎麼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呢,管太多真沒意思。

驪姬當大臣們是傻子,大臣們要反抗起來,力量可比國君厲害。他們把驪姬,她妹妹,她兒子都殺死。並且迎接夷吾回國繼承王位。呵呵,這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驪姬要是不那麼狠辣,她兒子應該能順利成人,做個孟嘗君之類的貴族,不挺好的。

三、

那這和重耳有什麼關係呢?因為他沒當上王,他親兄弟夷吾做王了,當然要殺他,永絕後患。

本來重耳想太平過日子的,這回被逼著到處流浪。

他第一站到衛國,人家國小還是個勢利眼。先白了他一眼,讓他滾蛋。

重耳沒轍,流浪到一處農場,問村民要飯。村民哈哈一笑,從土裡撿起泥土,放他討飯的碗裡,對他說:”破落公子不如雞,給你點土吃吧。“

我們知道雞吃什麼?米糠,草籽。那重耳連雞都不如,可不知道吃土了嗎?

這個時候重耳的隱忍就顯現了,大臣趙衰對他說:”土象徵著土地,你應該行禮接受它。“重耳立刻正衣冠,束髮帶,把土放在面前,恭恭敬敬對他磕頭下拜。

他身後跪著一群跟他一起流浪的大臣。

輕心:做人要堅持原則,教你一招忍心術,建立起你的個人品牌!

四、

重耳該怎麼辦?如果是你,你怎麼辦?

他只好餓著肚子,帶著土,繼續逃啊。還好,他進入齊國境內,齊王對他不錯,嫁了宗室女子給他,陪嫁20車嫁妝。重耳的小日子過得悠哉遊哉,住了五年。但是,他的志向是什麼?他能磨滅他當初的鬥志嗎?

他的流浪、他的不安,他的動盪、他被迫拜土,都是他親兄弟夷吾造成的。

重耳在趙衰、狐偃咎犯的勸阻和計謀下,離開齊國,開始流亡。這一次,不是被逼,而是主動選擇。他要把別人強加給他的屈辱一併討要回來,讓別人見識到,他重耳不是隨便可以欺負的。

五、

可事情並不是他怎麼想就能怎麼發展的。他到了鄭國,鄭文公非常無禮。有大臣勸鄭文公以禮相待,鄭文公說:”得了吧,重耳逃亡那麼多年,早沒當國王的機會了。我對他好,他拿什麼報答我?“

重耳只好去了楚國,楚成王以諸侯的禮節隆重接待了重耳。

重耳很高興,他以為楚成王能出兵,幫他回國登基。可是他想多了,楚成王是帶目的的。所以說每個人都是被利益驅動做事的,不要利益的只有爹媽。他對重耳說:”送你回去可以啊,我有什麼好處?“

重耳憋著不說話了,他知道楚王要什麼,土地啊。割讓土地,給予金銀,給予百姓,這都是事關國體的大事。他可以接受嗎?不,之前被欺負被羞辱,對著泥土三拜九叩的重耳說:”不行,最多我們兩軍交戰時,我一定對大王退避三舍。“

那楚王當然不幹啦,你現在一個啥都沒有的沒落公子跟我提打仗,當我白痴?

輕心:做人要堅持原則,教你一招忍心術,建立起你的個人品牌!

六、

重耳在楚國住了好多天,啥也沒撈著,他在想怎麼辦呢?

5王也有目的,他要送重耳回國登基,但要重耳娶5個秦國宗室女子。意思是,以後重耳兒子繼承的王位,必須叫秦王外公。

重耳娶了,只一件事,他猶豫發愁。這些女子裡有一個是他侄子的老婆,懷贏。她在晉國內亂丈夫被殺後,逃回到秦國。重耳不想娶她,趙衰勸他:”公子,這是事關自己的小事,你就忍忍吧。

重耳想了想,忍了下來,娶了懷贏。

七、

秦國派兵送重耳回國,那重耳究竟有沒機會回國呢?他弟弟夷吾還在晉國當國王呢。

那就說說夷吾,他也是秦國派兵送去當王的。送他去之前,他答應割讓河西土地給秦國。等他登基後,他毀掉諾言,不割讓土地了。之後秦國饑荒,他派兵攻打秦國,打死秦國老百姓,佔領土地。

這麼個出爾反爾的傢伙,秦王對他失望加憎恨。重耳的迴歸也是理所當然,他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任霸主,晉文公。

八、

重耳流亡十九年,為什麼還所以能回去?因為他對自己個人私事,儘量隱忍;但在原則問題面前,從不隱忍。這是他的大原則,也是他樹立個人品牌的基石。

看一下他親兄弟夷吾,如果他不出爾反爾,秦國會反水幫助重耳嗎?不會。如果他不趁火打劫,不僅不知道感恩,還趁饑荒攻打秦國,別人能看出來他是個卑鄙小人嗎?不能。

夷吾的人品就這麼被自己一步步敗壞了,不僅秦王看出來了,他手下那些大臣將領也看出來了,否則重耳回國哪能那麼容易?

九、

人品是你的個人品牌,是無形的,但是在別人的印象裡。

你可以好好建立它,經營它,在數年之後看到成效,例如重耳。

你也可以好好破壞它,無視它,在數年之後看到結果,例如夷吾。

但是有一個大的原則是不能違背的,就是個人問題可以忍而且必須忍,原則問題不能讓而且絕對不讓。因為隱忍能團結周圍,搞好人際關係;可如果你連底線和原則都沒有,就成為被人隨意欺負踐踏的老好人。

《論語》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孔子說:“只根據自己的利益來行事,必然招致眾多怨恨。夷吾時時刻刻算計,算來算去算了自己。

《論語》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如也。“孔子說:”不擔心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讓人知道自己的本事。

重耳劫難重重,卻在劫難中修煉了人品,提升了境界。向諸侯列國普及了他的原則,樹立起個人品牌。也難怪秦王要去楚國迎接他,因為送他回去登基,就等於消滅了夷吾在自己附近的虎視眈眈,狼子野心。消滅一個見利忘義的敵人,培養一個會幫助自己的盟友,那是秦王做夢都想做的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