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縣太爺!

諸城晚清時期至1987年

撤縣建市以前的縣太爺

你知道幾個?

諸城縣太爺!

縣 衙

清代,縣衙設知縣,總理全縣政務,下有教諭,主持文廟祭祀、宣傳儒家經典和皇帝的訓誡、教誨,管束所屬人員;典史,掌獄囚,並充兼縣衙事務官;巡檢,設司於津關要地,管理該區次要事務。清乾隆時,縣內設信陽場巡檢、南龍灣巡檢;清末設南陽司巡檢;把總,總管武裝。縣署設班房,俗稱三班六房,辦理各項具體事務。皂班負責站班護衛,壯班負責催錢糧,快班負責緝捕;吏房管理人事,戶房管理收繳錢糧,禮房管理禮儀、祭祀,兵房管理兵役,刑房處理刑事案件,工房管理建設。另有承發房,管理公文收發;庫房,保存管理錢糧;倉房,管理官田收入;雜錁房,管理收繳雜稅。

晚清時期諸城縣歷任知縣一覽表:

諸城縣太爺!

諸城縣太爺!

縣公署·縣政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諸城縣衙改稱縣公署,知縣改稱縣知事,其他行政建制基本沿襲清制。 民國5年(1916),縣公署下設財政科、總務科、民政科、司法科、 勸學所、警察事務所,仍保留三班六房。民國9年(1920),設勸業所,民國14年(1925),改勸業所為實業局。民國15年(1926),改勸學所為教育局。

民國16年(1927) 6月, 國民黨政府明令各省一律採用“縣長制” ,民國17年(1928) ,諸城縣公署改為縣政府,縣知事改為縣長。民國1 9年(1930),縣

政府下設第一科(民政)、第二科(總務)、財政局、建設局、教育局、公安局,裁三班六房,設政務警。民國22年(1933),財政局改為第三科,建設局改為第四科,教育局改為第五科。縣政府下設一、二、三、四、五科,依次為民政、總務、財政、建設、教育,每科設數股,處理不同事宜;另有會計室、秘書室、民眾教育館、電話事務所、民團大隊部、聯莊會訓練處、公安局。

民國26年(1937),日本侵略軍入侵中國,形勢緊張,諸城縣國民黨縣長棄城逃跑,一時呈無政府狀態。同年12月,國民黨軍蔡晉康部入城,蔡自委縣長,縣政府設在孔戈莊。 民國27年(1938)2月,日本侵略軍侵佔諸城,蔡部南逃。此時,城內土豪劣紳陳瑞貞等,受日本侵略軍倡使,組織“治安維持會”,同時成立宣撫班, 向居民進行奴化教育。民國27年(1938)4月,“治安維持會”改為諸城縣政府(偽) 。同年5月,日本侵略軍南侵離諸,偽縣長隨日軍去高密,原國民黨縣長返城。不久,偽軍李壽山部來諸,偽縣長返回,將國民黨縣長驅逃,在縣城正式建立偽諸城縣政府。原國民黨縣政府流亡城南山區一帶,與偽縣政府對峙。

民國27年(1938) 4月,國民黨六十九軍新六師高樹勳部駐縣境南部山區一帶,高自委縣長,縣政府設在戶部嶺(今屬五蓮縣)。同年10月,該縣長去職,縣長由國民黨六十九軍三旅旅長繼任。 民國28年(1939)2月,國民黨六十九軍北去, 同年10月, 國民黨省政府委派縣長, 縣政府仍設在戶部嶺。 民國29年(1940),國民黨山東省保安第二師師長張步雲將省派縣長擊逃,自委縣長。民

國31年(1942)秋,張步雲投降日本侵略軍,蔣偽合流,兩個縣政府合而為一。偽縣政府有日本人江頭作顧問, 下設承審處、 警察局、治安維持會、警備大隊

(保安隊)、賦稅徵收處、教育科、建設科、財政科、秘書科、收發室、自衛團。

民國34年(1945)4月,國民黨省政府委任諸城縣長,來諸城後,受張步雲庇護,組織諸城縣政府未成。 同年8月,日本投降,諸城仍由張步雲把持,張自委其部下副官為縣長。 同年9月,諸城解放,張步雲逃亡高密,組織流亡縣政府。1946年6月, 高密解放,該政府又流亡青島。流亡縣政府下設警察局、社會科、教育科、民政科、秘書室、金庫、庶務室、保安隊。

1947年9月, 國民黨進攻諸城,諸城淪陷,國民黨流亡政府遷回縣城,設民政科、軍事科、秘書科、建設科、情報站。當年10月,諸城二次解放,國民黨縣長被俘,餘孽逃回青島,由原諸城縣保安大隊長代理縣長,然未組成政府。1948年, 國民黨省政府委任流亡縣長,1949年6月,青島解放,該縣政府倒臺。

民國時期諸城縣歷任縣知事、縣長一覽表:

諸城縣太爺!

諸城縣太爺!

抗日民主政府

1943年7月, 諸城縣抗日民主政府在仁裡區宋家莊子(今屬五蓮縣)成立,駐宋家莊子、 長城嶺及馬耳山附近村莊。縣長張甦平。1944年2月,張甦平調濱北行署工作, 由籍瑞三繼任。1944年6月,籍瑞三調部隊工作,由牟友民繼任,縣府駐地未變。時縣政府下設民政科、人事科、文教科、財政科、公安局、工商局、郵電局。

1943年10月,諸莒邊縣抗日民主政府在石埠子成立,縣政府駐晏峪等村。縣長王東年。1944年6月,王東年調濱北地委工作,由王伯泉代理縣長。1945年6月,選舉劉子玉(劉策)任縣長。同年10月,該縣撤銷。時諸莒邊縣抗日民主政府下設民政科、財糧科、文教科、公安局、司法科、優救會、戰時工商局、戰時郵局。

1943年11月,建立諸膠邊辦事處,作為這一地區的政權機關,主任郭友鄰和楊凌波。1944年8月,撤銷此辦事處,建立諸膠邊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楊凌波。1944年10月,諸膠邊縣和藏馬縣合併,稱諸膠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於雲光,縣

政府駐魯山、楊家山裡一帶,下設秘書科、民政科、財糧科、文教科、公安局、

司法科、工商局、郵電局。1945年8月該縣撤銷。

1945年8月, 在諸膠高邊沿區,建立濰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張秀潛,縣府駐喬家巴山。縣府下設一科(秘書)、二科(民政、司法、教育)、三科(財糧)、公安局、郵政局,併成立了縣大隊。同年10月,該縣撤銷。

人民政府

1945年9月6日,諸城解放,9月9日,諸城縣抗日民主政府遷入城裡,並召開大會,宣佈成立諸城縣人民政府。1955年,諸城縣人民政府改稱諸城縣人民委員會。政府直屬機構幾經增減,到1966年,設辦公室、人事局、民政局、工業局、商業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財政局、稅務局、糧食局、物資局、教育局、公安局、檔案局、文化科、衛生科、財貿辦公室、計劃委員會、計劃生育委員會。“文化大革命”期間,諸城縣人民政府被奪權,代之以“革命委員會”。革命委員會成立於1967年3月6日。 1969年9月,成立諸城縣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實行一元化領導。1970年,恢復中共諸城縣委,黨的工作部門從諸城縣革命委員會中析出,縣革命委員會仍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繼續存在。至1980年4月,諸城縣革命委員會直屬機構有政治部、生產指揮部、生產指揮部辦公室、人事局、民政局、社隊工業管理局、工業局、輕工局、交通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農機局、財政局、商業局、物資局、糧食局、勞動局、公安局、衛生局、統計局、廣播局、教育局、經濟委員會、城鄉基本建設委員會、財政委員會、體育運動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

1980年5月11~15日, 諸城縣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作出決議,廢除諸城縣革命委員會,建立諸城縣人民政府。

1987年7月1日,改諸城縣為諸城市,縣人民政府改稱市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機構有辦公室、檔案局、公安局、司法局、人事局、勞動局、民政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僑務辦公室、審計局、計劃委員會、統計局、物價局、農牧局、林業局、水利局、經濟委員會、交通局、鄉鎮企業局、財貿委員會、財政局、稅務局、糧食局、工商局、商業局、城鄉建設委員會、環境保護局、體育運動委員會、教育局、文化局、計劃生育委員會、衛生局。

諸城縣人民政府歷任領導人任職情況一覽表:

諸城縣太爺!

諸城縣太爺!

諸城縣太爺!

諸城縣太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