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彩三門峽」 建設省際區域中心城市

中原更出彩,三門峽怎麼辦?

省委書記王國生在三門峽調研時指出,三門峽市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優美的自然生態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進一步把準方向、找準抓手,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探索區域合作發展新路徑,打造省際區域中心城市。

對我市來說,要加快打造以“黃、白、黑、紅、綠”產業為主的“五彩三門峽”,持續推動轉型創新發展,就應深刻把握三門峽在中原更加出彩中的應有地位、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尋求新的突破口,確保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決策部署在三門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三門峽在黃河金三角地區的出彩為中原更加出彩貢獻強勁力量。

2017年6月25日,三門峽市轉型發展攻堅推進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劉南昌強調,要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打造以“黃、白、黑、紅、綠”產業為主的“五彩三門峽”。

打造“五彩三門峽”,其實就是解決三門峽在加快轉型創新發展過程中“往哪裡轉”的問題。三門峽是一個成熟型資源城市,但隨著形勢的發展,以傳統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發展路子越走越窄,倒逼全市走上了轉型創新發展之路。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大做強黃金產業、鋁及鋁精深加工、煤及煤化工、特色農業,重點發展綠色製造、智能服務、旅遊和大健康產業,推動產業之間互融共進,打造結構更優、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的產業形態。

近年來,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市上下深入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以轉型創新發展為方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障,著力發揮優勢打造“五彩三門峽”、建設“三地五中心”,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

“黃”,就是黃金產業,以“黃金硅谷城”為龍頭,打造集黃金創意、創業、創想、創遊“四創空間”,打通黃金產業鏈,努力把三門峽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黃金之都”。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國際黃金大會上,靈寶市以2017年黃金產量62.5噸名列中國十大產金縣(市)第二位,再次榮獲“中國十大產金縣(市)”稱號,這也是該市自1984年以來連續第34年獲此殊榮。

近年,面對資源枯竭和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靈寶市強化傳統礦區資源勘探,積極引導企業到中西部和西亞、中東、非洲等地投資辦礦,拓展發展空間。加強黃金企業技術改造、科技研發及技術管理,做好黃金礦產品和含金物料生產運營流通環節管理,積極參與處理黃金生產中的重大問題,為企業生產經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圍繞拉長金銀產業鏈條、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等,以金銀珠寶工藝品研發、加工製造、博覽交易、旅遊觀光為重點,打造了國內一流的金銀珠寶設計、製造、交易中心。

作為國家“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國家黃金主產區,下一步,三門峽市將積極探索傳統黃金產業轉型升級,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龍頭牽引、部門聯動、市場運作、合力推進”的原則,努力將黃金產業向集約型、加工型、經營型高質量轉變,形成全產業鏈發展的產業格局;大力開發白銀深加工產品;不斷鞏固銅產業已有基礎和優勢,加快向電子信息材料、高檔裝備材料等方面延伸,不斷提升鋰電池銅箔、壓延銅箔國內市場佔有率,著力打造黃金全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白”,就是鋁工業,大力發展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積極研發航天鋁材、汽車船舶配件、軍工板材等高新科技產品,不斷拉長產業鏈條,促進鋁工業向高端化發展。

三門峽市已探明鋁土礦儲量1.6億噸以上,佔全國儲量的近三分之一,位居河南省首位,保有儲量4.2億噸,已發現鋁土礦20餘處,列入河南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鋁土礦有11個,還有已劃定的48處探礦區正在加緊探礦。

近年,戴卡輪轂、同人鋁業等一批鋁製品精深加工企業紛紛在三門峽落地並開工建設。

走進三門峽戴卡輪轂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臺臺井然有序搬運輪轂的機器人,一條條鋁合金輕量化輪轂自動化生產線。該公司採用高端設備和先進流程,是國內鋁合金汽車輪轂製造行業中規模較大、設備技術先進、品種齊全的大型鋁輪轂生產企業之一,目前正在著力打造國際化“私人定製”鋁合金輪轂基地。

2017年以來,河南同人鋁業開始建設年產60萬噸鋁合金鑄造及深加工項目,一期建設年產30萬噸航天航空及汽車鋁合金板項目,總投資58.86億元。該項目屬高端鋁精深加工項目,也是省政府重點建設項目,以生產航天航空、軍事工業、軌道交通、汽車等行業所需的大規模、高強、高韌、高耐蝕的結構件中厚板、薄板和帶材為主,配套建設原料車間和鋁加工技術中心。項目建成投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實現利潤9億元以上。

下一步,三門峽還將加快鋁工業產業升級步伐,不斷推動產業鏈向終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與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園有機結合,以“穩定發展氧化鋁、加快發展特種氧化鋁、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為抓手,圍繞汽車、軌道交通、電子信息、食品醫藥、航空航天、軍工等發展需求,大力發展高精鋁板帶箔、食用鋁箔、電子鋁箔、車體結構件、發動機零部件、輪轂等高端鋁精深加工產品,促進鋁工業向高端化發展,努力培育產業規模合理、特種氧化鋁突出、精深加工終端優勢明顯的鋁工業產業集群,把三門峽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鋁工業基地。

“黑”,就是煤及煤化工產業,全力拉長煤化工的產業鏈,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產業,在鞏固現有產品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切實向蛋白纖維、飼料乃至食品、化妝品等消費領域轉變,不斷提高煤的深度利用率。

圍繞煤化工產業發展,義馬市先後成立了義馬氣化廠、開祥化工、綜能公司、義煤煤生化公司等骨幹企業。

走進煤化工產業集聚區義煤綜能公司,樓房鱗次櫛比,工人們朝氣蓬勃,生產裝置高聳雲霄,一個擁有高新技術產業的現代化大型企業,正矗立在人們面前。在甲醇蛋白產品展區,可以看到木聚糖酶、脂肪酶等食品添加劑和甲醇蛋白纖維及纖維紡絲,這些都是該公司由以煤氣為源頭,實現高灰、高硫劣質粉煤就地轉化,衍生出的高新煤化工及煤生化產品。這是三門峽市延長煤化工產業鏈條,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的有力探索。

開祥化工1,4-丁二醇項目二期工程是河南能化集團義馬公司精心打造的煤化工深加工項目,該公司是全球單體最大的1,4-丁二醇工業化生產基地。該項目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打通全流程,生產出合格產品,純度穩定在99.7%左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並填補了我省的空白。

近年,三門峽市煤化工產業依託現有的產能、人才、技術等優勢,逐步走上了高端化、精細化、規模化、循環化之路。下一步,三門峽還將在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新型煤化工項目建設,在現有產業化基礎上,延伸產業鏈、開發新的煤基化學品,切實圍繞長遠、圍繞市場、圍繞經濟效益,以綠色循環發展、提升產品競爭力為核心,重點打造“煤氣化—副產品”延伸加工、新型煤生化、煤制清潔能源、精細化工四大產業鏈條,努力構建節約型、清潔型、循環型煤化工產業集群,把三門峽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煤及煤化工產業基地。

“紅”,就是以蘋果、大棗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和包含紅色文化在內的文化產業。

2017年,“靈寶蘋果”被農業部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目前,靈寶市蘋果種植面積90萬畝,年產量14億公斤。“靈寶蘋果”品牌價值183.4億元,穩居全國縣級第一位,先後榮獲“中國生態原產地知名品牌”“中國十大名優蘋果”等稱號。靈寶蘋果遠銷北京、上海、湖南、廣東等19個省、直轄市62個城市168個市場,出口到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以及東南亞、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仙坡果品基地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設施最優、管理最好的大型優質果品基地之一。在三門峽二仙坡果業有限公司的果品基地,放眼望去,滿樹茂密的蘋果正被雙層紙袋套著,個大飽滿,豐收在望。果農正在田間管理果樹,臉上洋溢著即將收穫的喜悅。在節能日光育苗溫室,該公司正在利用植物組培技術培育良種苗木,為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的800多萬畝果園提供果苗。這裡還有豫西庫容最大的果品冷藏庫,總庫容2萬噸,是鄭州商品交易所指定的河南省唯一一家蘋果期貨交割倉庫。

當前,三門峽正在以標準化生產、綠色化種植、品牌化運營為抓手,推動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全力打造全省特色農業強市

作為我市文化建設項目代表,7月4日晚,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年河南省優秀現實題材劇(節)目展演月的優秀劇目——現代曲劇《大山的兒子》,從全省眾多的作品中脫穎而出,在河南省兒童劇院隆重上演。該劇自2017年7月搬上舞臺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今年被選為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河南省唯一參演節目,於6月23日至26日進京連演三場,為首都人民和全國觀眾獻上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我市正在以一個電影、一臺劇目、一個演出、一本小說、一套叢書“五個一”為載體,深度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仰韶文化、老子文化、虢國文化、紅色文化、豫西民俗文化等,打造三門峽文化高地。

“綠”,就是重點發展綠色製造、智能服務、旅遊和大健康產業,全力叫響“白天鵝”旅遊品牌。

“五彩三門峽”中的“綠”和五大發展理念中的“綠色發展”一脈相承。

當前,三門峽正在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其中,位於陝州區的三門峽大健康產業園,已先後引進實施了一批高端洗浴、商務、休閒類三產項目,由香港金怡集團總投資80億元的高陽山溫泉國際度假區項目,一期商務會議度假區溫泉中心自投入運營以來,累計接待遊客100餘萬人次,高峰期日接待遊客達到5000人。

為打造“五彩三門峽”,建設省際區域中心城市,三門峽市認真貫徹中央網絡強國戰略和大數據發展戰略,搶抓河南省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的重大機遇,作出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重大決策,計劃用三年時間,把三門峽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知名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先行區、智能產品製造集聚區、數據經濟創業創新高地。

經過1年多的探索與實踐,我市現已基本形成了“智慧三門峽”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條“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協調發展”的市、縣一體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道路,也為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作出了有益探索。

同時,三門峽還將以悠久的文化底蘊為依託,以白天鵝和美麗山水為名片,著力打造一批高層次文化山水景觀、新型特色鄉鎮、醫療養生基地,使旅遊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三門峽是河南省的西大門,地處豫晉陝三省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是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作為與兄弟省相鄰的地區,我們更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城市中心轉移規律,重新審視周邊和自己,揚長避短,再創優勢;要加快建設快捷高效的樞紐之城、商貿繁榮的流通之城、功能齊全的宜居之城,建設“三地五中心”;全力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提高區域核心競爭力,努力把三門峽打造成為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地區的省際區域中心城市,讓以“黃、白、黑、紅、綠”主基調的“五彩三門峽”更加熠熠生輝,光彩奪目。(記者何東昇王婉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