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燭龍」是盤古級的大神,那麼「燭龍」是否存在?

傳說“燭龍”是盤古級的大神,那麼“燭龍”是否存在?

燭龍,別名燭陰,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鐘山之神 ,據《山海經》中記載,燭龍長千里,也是章尾山神。

燭龍,燭龍即燭陰,是人面蛇(龍)身的神,據說其身體通紅、長達千里。燭陰居住在中原北部的鐘山,在山上俯瞰世間。它的兩隻眼睛是上下排列的,一隻代表太陽、一隻代表月亮,燭陰放出的神光照耀整個大地,但是如果它同時睜開兩隻眼睛,那麼大地就會被酷熱烤焦。燭陰不用飲食,很少呼吸,古人認為燭陰的吹氣會導致大風,因此認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氣、而夏天則是它輕微的吐氣。

先秦兩漢之書言燭龍,皆本自《山海經》,故稽考燭龍神話的來歷,需從《山海經》入手,縱觀《山海經》關於燭龍的敘述,其要點有三:第一,燭龍的方位。《大荒北經》明言燭龍居於"西北海之外"的章尾山,則燭龍場景居於《大荒經》版圖之西北隅,《海外北經》敘事首起西北隅而終於東北隅,燭陰列此經之首,則其於《海外經》版圖,亦必處西北隅。

《淮南子·地形篇》:"燭龍,在雁門北,蔽與委羽之山,不見日。起神人面龍身,而無足。 以上古代文獻表明,燭龍這個神獸,人面,有龍或蛇一樣長長的身體,不需要吃喝甚至呼吸,終日矗立。當他閉著眼睛的時候,北方的天空是黑暗的,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北方黑暗的夜空就被照亮了。 首先注意燭龍所處的地域。北方。

傳說“燭龍”是盤古級的大神,那麼“燭龍”是否存在?

燭陰為開闢神。袁珂《山海經校注》把燭龍與開天闢地的盤古等同起來,並說:“說者謂此神當即是原始的開闢神,徵於任昉《述異記》:‘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廣博物志卷九引《五運歷年紀》:‘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信然。盤古蓋後來傳說之開闢神也。”

郭璞《山海經圖贊》:「天缺西北,龍銜火精。氣為寒暑,眼作昏明,身長千里,可謂至靈。」

傳說“燭龍”是盤古級的大神,那麼“燭龍”是否存在?

燭龍在北極地區,就是《山海經》所劃定的“海外自東北陬至西北陬者”。這裡有羽山、幽山、鐘山等《山海經》記載的山,說明遠古中國人曾經到過那裡。從形態上看它“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千里”“ 人面龍身而無足”,而且形態多變,《文選·燭賦》有“六龍銜燭於北極”的描述。

燭龍是“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這恰恰是北極光的一個典型的特點。北極圈是夏至以後是半年白晝,而冬至以後則是半年長夜。也就是燭龍睜眼的半年是白晝,閉眼的半年就是長夜。

傳說“燭龍”是盤古級的大神,那麼“燭龍”是否存在?

約百年前,日本的神田選吉氏最早考證「燭龍」即北極光(Aurora Borealis)的現象。 大陸的張明華氏以為「燭龍」即「北極光」,他說:《山海經》中對於燭龍神的描繪,雖然滲雜了神話色彩,但與許多自然神話一樣,多半是古人根據實際觀察的現象而加以記錄的,那它是種什麼自然現象在古人頭腦中的反映?如果我們將我國古籍中關於燭龍神的形態和北極圈內所發生的晝夜變化,北極光等相比較,就會驚奇地發現《山海經》中對燭龍神的記述,正是對北極光最詳盡生動的描繪。

在張氏文發表三年後,大陸的何新氏也出版了《諸神的起源》一書, 其中第十三章「燭龍神話的真相」也同樣提出「燭龍」即「北極光」,他說:詩中的『逴龍』,就是講燭龍(逴、燭同音通假)。而最可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北方寒山,正是燭龍所在的羽山、幽山。而屈原說其地的景色是:『積冰』、『不見日』、天白皓皓(雪景),寒凝凝,是大地的最『北極』。

傳說“燭龍”是盤古級的大神,那麼“燭龍”是否存在?

《文選·燭賦》(傅鹹):『六龍銜燭於北極。』也認為燭龍存在於北極區。(由此看來,燭龍可以同時現形為六身。)我們知道,在北極圈附近,晝夜以冬夏劃分。夏至以後是半年白晝,而冬至以後則是半年長夜。所謂『司幽之國』,所謂『長夜無日之國』,正是我國東北高緯度地區、靠近西伯利亞和北極圈附近冬季半年的正常現象。而『燭龍』恰恰活動在這樣一個地區。只要稍作思索,就不難找到這個謎的真相了。原來,所謂『燭龍』,並不是一種生物性的存在物,而是北極圈附近的一種自然現象--極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古今神秘探案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