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醫學家、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教授、研究員劉彤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7月8日11時11分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89歲。

劉彤華院士的逝世是我國醫療衛生界的重大損失,是北京協和醫院的重大損失。她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作出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她的大醫情懷和崇高風範將永駐人間!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劉彤華院士1929年11月13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47年—1953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1952年響應國家號召到北京協和醫學院病理高級師資班進修;1953年—1957年任第六、七軍醫大學(現第三軍醫大學)病理系助教;1957年—1969年任中國協和醫學院病理學系助教、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病理系助教及助理研究員;1969年,因病理學系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研究所搬往四川簡陽,她留在北京協和醫院克服艱難困苦創辦病理科,歷任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1985任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副主任,1985年—1995年任病理科主任。1999年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全國病理診斷的金標準”

劉彤華院士是國內外著名的臨床病理學家,65年來辛勤耕耘在病理學醫教研第一線,對疑難病症的診斷率極高,尤其對淋巴結病理、消化道疾病病理、內分泌病理等病理診斷造詣精深,她的診斷被譽為“全國病理診斷的金標準”。

在科學研究上,她始終堅持基礎和臨床相結合的協和傳統。上世紀70年代制定出的內窺鏡下胃粘膜活檢的診斷標準一直沿用至今,顯著提高了胃癌的診斷水平;國內率先開展細針穿刺活檢快速診斷胰腺癌、胰島素瘤(FNAB)代替術中冰凍切片,避免了胰瘻等損傷,提高了疾病診斷正確率。她與內科張孝騫、外科曾憲九、放射科張鐵樑教授等一起創建“胰腺診治協作組”,開啟多科協作診療模式,在協和史上傳為佳話。

上世紀80、90年代,她帶領團隊在胰腺癌及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開創性成果。其中“胰頭癌對胰內膽管環形壁內浸潤”和“人胰腺癌細胞分子生物學及細胞生物學特性的研究”分別獲1985年和1993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人胰腺癌細胞分子生物學及反義基因調控對其惡變表型的逆轉”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獎章

90年代後期,她敏銳地看到分子生物學和細胞遺傳學在病理學領域的前途和方向,高屋建瓴地提出靶向治療需要靶向診斷的觀點,於2001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創建中國首個分子病理學實驗室和分子病理遺傳實驗室,積極推動了國內分子病理的發展。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1995年,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研究組成員合影(前排中為劉彤華)

“既然不能選擇臨床,那就選與臨床離得最近的學科吧!”

20世紀50年代初,醫學高級專門人才奇缺,“高級師資訓練班”應運而生。按照當時的規定,所有的醫學生只能報基礎學科。“既然不能選擇臨床,那就選與臨床離得最近的學科吧。”從小立志要做醫生的劉彤華選擇了介於基礎與臨床之間的病理學。而此時遠在北京的協和醫學院病理系主任胡正詳教授正在舉辦全國病理學“高級師資訓練班”。即將從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劉彤華毫不猶豫地在志願書上填上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1952年,離開上海聖約翰大學前

1952年,劉彤華從上海來到北京,跟隨胡正詳教授做病理學研究。胡正詳嚴謹治學的態度、敬業奉獻的精神、臨床和基礎相結合的思維,乃至每天工作到深夜、從來沒有節假日的作息習慣,都深深影響了劉彤華。胡正詳說過的一句話——“研究科學的人要沉浸在科學裡,裡外滲透,不能分心”,讓劉彤華銘記了一輩子,堅守了一輩子。

1957年,北京協和醫學院與中央衛生研究院合併成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老協和臨床前期的部分學系並在一起組成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病理系併入其中。1969年,實研所被迫遷往四川簡陽。劉彤華因為是軍人家屬,不在遷離之列。加上她多年來一直負責協和醫院的病理業務,便留在了協和醫院。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1952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病理系高師班師生合影 。前右二:胡正詳,前右三:劉永,中右三:劉彤華

實研所病理系遷往簡陽後,幾乎將所有的儀器設備、檔案資料,包括屍檢檔案和屍檢大標本全部帶走,只給劉彤華留下了幾間空蕩蕩的屋子和兩名技術員。“外檢病理檔案是協和病人的資料,是協和的財富,留在醫院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劉彤華據理力爭,將27萬份外檢病理檔案留在了協和。幾年後,在原實研所病理系一位黨支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已搬到簡陽的屍檢檔案也順利地回到協和,這為以後的病理教學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脫離了母體的嬰兒不僅要獨立活下去,而且還要活得好。”抱著這樣的信念,劉彤華開始了協和醫院病理科的建設工作。開創性的工作總是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人手不夠,劉彤華就親自幹起技術員的活兒。每天早晨7時,她準時第一個來到醫院,把浸蠟的標本包埋成蠟塊,便於技術員上班後切片製片,以節省時間。白天,劉彤華要處理大量的閱片及報告。遇上疑難病例,她晚上還要留下來反覆查資料。陸陸續續到科裡的年輕人深受劉彤華的影響,全都夜以繼日地工作,病理科的燈常常亮到深夜。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協和醫院的屍檢例數每年都能達到200例。“劉彤華教授親自參加每一例屍檢,在全國各地疑難病理會診時也積攢了大量的標本。她將這些大體標本和組織蠟塊全部編號保存,到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製作成了一套包含十多個系統的國內頭一份教學幻燈片,全國各地病理科爭相索要。”跟隨劉彤華30多年的技術員王德田回憶說。

現在,從1916年起的協和全部屍檢檔案,從1917年起的全部外檢檔案,一共110多萬份,全都完好無損地保存在協和的檔案櫃裡。外賓來協和參觀時,無不對這些“稀世珍寶”表示羨慕,對劉彤華的工作表示欽佩。有人感慨地說,與其說劉彤華保留的是一份檔案,不如說保留的是一種學術傳統。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1979年,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工作人員合影。前排左四:劉彤華

“在病理診斷中,凡沒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決不輕易下結論。”

病理醫生做診斷,要承擔的壓力和風險並不亞於臨床。在當下醫患關係緊張的情勢下,或由於經驗不足,或出於規避責任,一些病理科醫生對跨界或有爭議的問題常不敢下定論,病理報告中有時會出現“可能為A或B,但也不排除C”這樣模稜兩可的診斷。因此有學者撰文,將這種“窮盡多種可能”的病理報告戲稱為“金標準的灰色地帶”。然而,劉彤華簽發的任何一個病理報告都有明確的診斷,體現出幹練、精準、堅定、果敢的“劉氏”風格。

從事病理事業60餘年,經劉彤華之手閱過的片子、簽發的報告達30萬份之多,她卻極少發生差錯。生病固然不幸,但如果其病理切片恰巧到了劉彤華手中,這位病人又是萬幸的。在病理界和老百姓那裡,口口相傳著許多劉彤華“精準診斷”的故事。

上世紀90年代,一塊輾轉北京數家大醫院均不能得到確診的病理切片被送到劉彤華手中。會診之後,經仔細閱片,她寫下了“頸部淋巴結轉移性鱗癌”的診斷。可在接下來的全面體檢中,臨床醫生始終找不到病人的原發腫瘤病灶。病人和臨床醫生都對轉移瘤的診斷心存疑惑,再度請來劉彤華重新閱片。第二次閱片的結論沒變,但劉彤華補進去“建議查口腔”5個字。最後,口腔科大夫在病人的牙齦處發現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原發腫瘤病灶。

1991年,一位來自外地的女孩因發熱、耳悶和鼻咽腫塊,被當地醫院診斷為鼻咽癌。無奈之下,一家人趕到北京求醫,可所到之處都說無法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劉彤華先後3次為該女孩複查病理切片,並明確告知其為重度炎症,只需複查鼻咽部。2001年元旦,劉彤華收到這位女孩的母親寄來的賀卡,上面寫道:“尊敬的劉老師,10年來我女兒複查全部正常,是您為我女兒摘掉了癌症的帽子,使她免受了放療之苦。”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1993年,在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閱片

“她的表達總是簡潔明瞭,但又蘊含著最多的信息。她注重細節,但又不拘泥於細節,她的意見已經超越了技術層面,上升為一種藝術。”一位年輕的病理科醫生說。與其說這是能力,不如說這是責任心的體現。曾在協和進修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病理科主任王立峰,多次看到劉彤華教授簽發術中冰凍報告時的果斷,深深為之折服。

一位21歲的未婚女青年,陰道出血十餘天,宮頸內發現有3毫米×5毫米大小的菜花型小腫物。劉彤華寫下了8個字的診斷: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8個字就意味著患者須切除子宮及附件,將永遠喪失生育能力。王立峰私底下為劉老師捏了把汗:“萬一不是惡性,這該有多大的風險呀?”一個月後,患者接受了手術,術後大病理證明了劉彤華的診斷準確無誤:子宮內膜高度惡性間質肉瘤伴異源性分化,浸入子宮肌層。

“在病理診斷中,凡沒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決不輕易下結論。她這種科學態度至今深深地影響著我。”曾於1962年在協和進修、受過劉彤華指導,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王正國教授說。

“時刻把自己當作一塊幹海綿,隨時準備吸收大量水分。”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劉彤華的博士生鍾定榮在值班期間收到了一份婦科子宮診斷性刮宮的病例。這位女患者52歲,因停經4年後陰道出血1年多就診於協和。根據病理形態,她的病像是胎盤部位滋養葉細胞腫瘤、腺癌、惡性中胚葉混合瘤、血管週上皮樣腫瘤,還像子宮內膜間質肉瘤伴性索分化。到底是什麼呢?免疫組化後,鍾定榮仍覺得不好區分,科裡教授的會診意見分歧也很大。這種情況下,鍾定榮決定端著切片請教79歲高齡的劉彤華教授。劉彤華仔仔細細看了全部切片後說:“我也沒見過這種形態的疾病。我查查書和文獻再說吧。”

過了兩天,劉彤華將一篇於2008年4月發表的英文文獻送給鍾定榮閱讀,同時補開了幾項免疫組化。鍾定榮非常吃驚的是,文獻所描述的病理形態與手頭這一例有很大的出入,但免疫組化的結果卻驚人的一致。最終,這位患者被診斷為類似卵巢性索腫瘤的子宮腫瘤。新文獻統計,該類腫瘤全世界文獻報道僅50餘例,該例為國內第2例。鍾定榮更吃驚的是,文獻都說該類病例絕大部分為良性,但劉老師堅持認為這一例為低度惡性,建議子宮切除。一個月後,切下來的子宮完全證實了劉彤華的判斷:基底部浸潤性生長,並見脈管瘤栓形成。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1995年,於科室工作留影

每當想起這件事,鍾定榮心裡總會湧起無限感慨:一是德高望重的劉老師在學生面前敢於說自己不懂;二是劉老師在79歲高齡仍對文獻追蹤得這麼及時;三是劉老師對一個新病準確的預判斷——這是一位老到的“獵手”的敏銳嗅覺,更是她50年經驗的厚積薄發。

“時刻把自己當作一塊幹海綿,隨時準備著吸收大量的水分。”有人這樣形象地形容劉彤華。

“臨床病理診斷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

從醫60餘年來,劉彤華院士以前瞻性的眼光、深邃的學術洞察力,始終站在病理學科的學術制高點上,推動中國病理學科發展。

1980年9月到12月,受英國皇家內科學院邀請,劉彤華隨同曾憲九教授、陳敏章教授一起來到英國,參觀訪問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大多數著名的大學和醫院。這次英國之行是劉彤華一生中在國外逗留最久的一次,最令她高興的是她拿到了開展免疫組化研究的“第一桶金”。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1980年,在倫敦駐英使館商務參贊處參加國慶招待會。左一:陳敏章,左二:曾憲九,右一:劉彤華

當時已在神經內分泌領域成績斐然的Polak教授,贈給劉彤華多種肽類激素抗體,使協和對內分泌腫瘤免疫組化的總結成為在國內建立該病理新技術的第一塊試驗田。由於普通的染色辦法無法顯示神經內分泌細胞,早在1978年到1979年,劉彤華就指導她的第一位碩士研究生建立了免疫組化方法並最早用於胃泌素抗體研究。當國內市場上出現商品化的抗體時,協和已將這項技術用於日常外檢。

21世紀,隨著臨床個性化醫療時代的到來,劉彤華看到了腫瘤生物靶向治療上的前途,率先在國內提出了靶向治療需要靶向診斷的理念。2003年,由劉彤華掛帥的國內第一個分子遺傳病理實驗室在協和建成,在腫瘤靶向治療的基因檢測和分析方面均居國內領先,吸引了多個國際知名藥廠慕名前來,將其全球性腫瘤靶向藥物的臨床試驗放在協和。協和關於靶向診斷的研究迅速在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肺癌等多種疾病領域鋪開。這些嘗試,不僅拓展了病理學的發展方向,提升了病理醫生在疾病診治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為發病率日趨增高的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2008年,歐美多國同行閱片討論Her-2檢測的規範化。劉彤華(左)、曾瑄(右)

2004年,一名因骨痛7年伴活動障礙並發現右股骨下端佔位的52歲患者在協和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後病理發現增生的纖維組織及異常結晶沉積。由於對該病變不認識,鍾定榮與上級大夫以描述性診斷的方式發了病理報告,考慮為代謝性疾病。但在臨床病例討論會上,這一診斷遭到臨床醫生的質疑。帶著疑問,鍾定榮請教了劉彤華。第二天,劉彤華把鍾定榮叫到辦公室,從一個發黃的筆記本里翻出一個“342805”的病理號,說:“你把這個病理切片調出來看看,和你這個病變是同一類。”隨後,劉彤華又從一疊文稿中抽出一篇交給鍾定榮:“這是該病例的個案報告,你看完後還給我。”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2001年,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醫生讀片討論。右二:劉彤華

接過文章,鍾定榮發現,這是一篇由張孝騫教授和劉彤華教授合作完成並於1980年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上的個案報道。也就是說,這個病例至少在25年前就已經由劉彤華診斷過了。她居然能如此準確地找出20多年前的一個病理號!後來的文獻查閱更讓鍾定榮嚇了一跳:這個病例居然是由劉彤華診斷的中國首例腫瘤性骨軟化。在劉彤華的指導下,鍾定榮等將腫瘤性骨軟化病例積累到34例,並率先在國內描繪了腫瘤性骨軟化病例的多種形態。迄今為止,這種病在國際上報道僅100餘例。

劉彤華說:“胡正詳老師經常教導我,對某種病變或疾病能總結100例,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臨床病理診斷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才能最終掌握它。這麼多年來,我們就是這樣做的。”憑藉多年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劉彤華在1994年主編出版了國內第一部《診斷病理學》專著,深受全國廣大病理工作者的喜愛,被譽為是臨床病理工作者的必備參考書和“武功秘籍”。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1992年,趕寫《診斷病理學》

劉彤華院士一生熱愛祖國、心繫人民,孜孜以求、追求卓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對黨忠誠、無私奉獻,為中國病理學事業發展和病理人才培養作出了巨大貢獻。

她以傳承協和優良傳統為己任,精湛的醫術博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和全國醫務工作者的無限崇敬;她以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態度,打破陳規、勇於創新的進取心,精心哺育、甘為人梯的園丁精神,終身學習、博覽群書的習慣,展現了老一代協和人的崇高風範。她的學問、精神、品格和境界,是“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的真實寫照,為後輩樹立了學習的典範和楷模。

劉彤華院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深切緬懷劉彤華院士,大醫情懷永駐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